主考官維護科舉公正,選拔最優人才,為何卻被愛才的朱元璋痛殺?

公元1397年,朱元璋選85歲的劉三吾當科舉主考官,可放榜後,錄取的51人皆為南方人,民間十分不滿。未免事端,朱元璋命他換幾個北方人,他卻拒絕。朱元璋不禁大怒:朕讓你改黃榜,你改還是不改?

明太祖洪武30年舉行的開國第9次科舉會試,朱元璋很是重視。於是,他親自選定剛直不阿的劉三吾來當主考官。

主考官維護科舉公正,選拔最優人才,為何卻被愛才的朱元璋痛殺?

可誰知道,就因為這個決定,改寫了劉三吾以及許多人的命運。甚至讓從隋朝時期開始,一向尊崇考試公正的科舉制度,也會被朱元璋親自重新審閱。

而朱元璋審完後,不僅推翻了此前的結果,重新選出61位皆是北方人的貢生,還殺害了當時維護考試公正的一大批主考官。

雖然朱元璋本人也確有自己的苦衷和深遠的考慮,但其所作所為卻為後世埋下隱患。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

主考官維護科舉公正,選拔最優人才,為何卻被愛才的朱元璋痛殺?

在明朝時期,科舉會試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往往能夠參加考試的都是透過鄉試選拔的舉人。他們將會獲得殿試的機會,一旦殿試入選就能夠獲得進士的尊稱。所以能夠在科舉會試當中被選中,對於全天下的舉人來說絕對是仕途發達的一次大好機會。

在黃榜公佈那天,所有參加了科舉會試的考生都聚在轅門外,舉人們一同上前,爭相觀看黃榜上是否有自己的名字。

可這時,突然有一位落選的學子高喊道,“為何這黃榜竟如此奇怪?51名貢士都是南方人,難道我們北方人沒有一個合格嗎?”

大家聽到他的喊話後,也紛紛注意到這個榜單,發現竟然真的都是南方人。

於是,落榜學子想到主考官和副主考官都是南方人,他們自然是氣不打一處來,認為這之間存在徇私舞弊的情況。

主考官維護科舉公正,選拔最優人才,為何卻被愛才的朱元璋痛殺?

高懸在轅門上的黃榜也被不少激動的考生用泥團給砸得看不清字跡,這些不甘心的考生們將事情越鬧越大。

禮部的官員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趕忙彙報給了朱元璋。

此時的朱元璋正在為北方的統治尚未穩固而操心,看到這黃榜選出的51位貢士,竟然都是南方人,心中也是激起了一股怒火,難道對於朝廷如此重要的科舉會試也會出現紕漏?

對於此事,朱元璋自然是很重視,要親自查清楚。

很快,朱元璋就找到了此次科舉會試的主考官劉三吾,這劉三吾雖然已到耄耋之年,卻依然精神矍鑠,目光如炬。劉三吾也早已聽聞轅門之外考生的騷亂,但是他卻依舊不慌不忙。

主考官維護科舉公正,選拔最優人才,為何卻被愛才的朱元璋痛殺?

劉三吾當初被朱元璋啟用,年齡已高達73歲,此前曾在翰林教書育人,才高八斗,譽滿江南,朱元璋當初也是深深的被他的才學所折服。在被選為科舉制度的主考官後,劉三吾也是對科舉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開科取士的改革。

在見到朱元璋之後,劉三吾主動地彙報了自己是如何審閱考生的試卷,如何在深思熟慮後確定貢士的人選,但朱元璋很快問到,“為何在這黃榜當中竟全是南方人?”

劉三吾躬身回答:“北方尚處於元虜統治之下,文學根基飽受摧殘,相比之下,南方的舉子自然是捷足先登。”

朱元璋聽了這番話,卻覺得對方是個“老頑固”,不懂得政治,就讓對方選幾個北方人加進去。

主考官維護科舉公正,選拔最優人才,為何卻被愛才的朱元璋痛殺?

可劉三吾卻說:“臣為國選才,只判斷文學優劣,不考量南北依據。”

氣不打一處來的朱元璋,大喊道:“朕讓你改黃榜,你改還是不改?”

結果劉三吾以“恕難從命”被停職,直接將他轟回了家。

後來,朱元璋又找到文采並未那麼優秀,性格並未那麼正直的張信,讓他帶著十多人一起復審。

本以為將自己的旨意已經說明白,張信就能給個好“結果”。

於是,朱元璋還特意讓張信當著滿朝的文武百官面前宣佈重審結果。

誰知道,原榜確實是被推翻了,還真選出來一位,但那位的文采卻不及歷屆被選上的最後一名,所以,還是不能被入選。

張信的這個結論,好像一顆重磅炸彈,他有節氣,當著眾人維護了會試的信譽,可他也重重打了朱元璋的臉。

於是,一氣之下的朱元璋,將劉三吾、張信等二十餘人都關進了監獄。

主考官維護科舉公正,選拔最優人才,為何卻被愛才的朱元璋痛殺?

苦於沒有罪名落案,朱元璋就從他們的家屬,與他們有過來往的一切人員開始找“線索”。就這樣,在嚴刑拷打,威逼利誘之下,這些人都被安上了不同的“罪名”。

結果,涉案諸官員皆受到嚴懲,劉芳的流放,死的死。只有兩位曾在複核試卷後,開列出的中榜名單上有北方士子的戴彝和尹昌隆二人,得以免罪。

後來,朱元璋親自策問,欽點韓克忠為狀元﹑王恕為榜眼,焦勝為探花,是為夏榜。這次所錄用的61人,皆為北方人。

就此,這場科舉重選案件,終告段落。由於是以南北區域劃分,所以,它在歷史上也被稱作“南北榜”事件。

或許朱元璋選擇篡改黃榜是出於國家形勢考慮,為了平衡明初的政治關係,為了籠絡人士,為了進一步維護北方政局穩定。但這個事件也帶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從這之後,明朝便時常發生科場冤案。

這絕對稱得上是明朝建朝以來最大的一起科舉冤案,朱元璋在處理完這起案子之後,第2年便駕崩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