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雖然剛正不阿,但在皇權面前,還是不敢造次

歷史上最受百姓歡迎的官員,我想非那些清官莫屬了,比如宋朝時期的包拯、明朝時期的海瑞,或者是清朝時期的于成龍,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為官清廉,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他們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不斷被神化。

關於包拯和海瑞的事蹟我們今天暫且不說,就來說一說清朝康熙時期的清官于成龍,很多人覺得於成龍為人正直且剛正不阿,就連當時的大將軍赫裡,于成龍也根本不放在眼裡,甚至將其殺掉,這一切真相真的是如此麼?

于成龍雖然剛正不阿,但在皇權面前,還是不敢造次

于成龍其人

于成龍出生於明末清初,當時的很多制度尚且不夠完善,再加上于成龍對讀書方面的天賦有所欠缺,所以在一開始的科舉考試中,于成龍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從來就沒有考中過。

不過於成龍並沒有放棄機會,在44歲的時候終於得到順治皇帝的重視,任命其當了一個羅城縣令,在當時而言,縣令就是一個芝麻小官,不過也是于成龍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基礎所在。

羅城剛剛經歷過明末清初的那些戰爭,現在不僅人煙稀少,而且百廢待興,更加糟糕的是,羅城這個地方在戰亂之中造就了一群趁火打劫的土匪,如今雖然戰爭結束了,可是這些土匪依舊生活在這裡。

因為土匪的影響,羅城的其餘人員都不斷搬離這個地方,整個羅城如今僅剩6戶人家。于成龍來到羅城之後,不畏土匪強權,就算駐紮在關帝廟中辦案,于成龍也在所不辭,面對那些作惡多端的土匪,于成龍一邊威懾一邊教化,經過三年時間的艱苦奮鬥,終於將這些土匪搞定,同時羅城也得到空前發展。

于成龍雖然剛正不阿,但在皇權面前,還是不敢造次

朝廷看到于成龍的所作所為,斷定於成龍是一個可造之才,於是就將其以“政績斐然”的理由升職為四川合州知州,在合州任職兩年後,當地得到不錯發展,人們安居樂業,于成龍又被以政績斐然的理由升職為湖廣黃州府同知。

在黃州四年,于成龍繼續創造出空前盛世,又被上級提拔去到武昌。在武昌期間,適逢三藩之亂,當時很多人想要趁著戰亂髮財,尤其是麻城的一群土匪,公然挑釁朝廷權威,知縣也不敢得罪他們,上級命令徹查的時候,知縣就狼狽為奸亂抓一群百姓來頂罪。

這種行為引起于成龍不滿,于成龍親自出馬,隻身前往土匪窩中勸誡土匪下山做正事,這些土匪沒有想到于成龍如此膽大,同時也沒有想過於成龍還能夠擁有如此寬廣的胸懷,於是紛紛答應于成龍的勸誡,放下武器下山從事正業。

于成龍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憑藉著自己的膽大心細解決諸多問題,事實上在於成龍的官場生涯中,處理過太多這種棘手的事情,從這些事情當中,我們足以看出于成龍的為人,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為人正直,為民著想,膽大心細的好官員。

于成龍雖然剛正不阿,但在皇權面前,還是不敢造次

得益於成龍一直以來較好的表現,到了康熙後期,于成龍終於被任命為江南江西兩省總督,這個職位就相當於是江南和江西兩省的省委書記,總管這兩個地方的所有事務,權力可謂極大了。

也就是在於成龍成為封疆大吏之後,很多人就不斷神化于成龍,說他能夠殺掉大將軍赫裡,這件事情真的如此麼?還是背後另有真相,我們繼續深入分析。

于成龍能殺赫裡麼?

事實上于成龍殺掉赫裡的情節,主要還是在一些影視劇、文學作品以及民間野史當中,正史記載中是絕對沒有這樣一件貽笑大方的事情的。根據真實歷史來看,別說于成龍殺掉赫裡大將軍,就是挑戰一下都有些困難,為何這樣說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是于成龍的官職和赫裡大將軍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于成龍當時最高職位是江南江西兩省總督,在清朝的官銜當中,于成龍這個職位僅僅算是正二品官員,而赫裡大將軍那可是正一品官員,兩人在品級上相差較大,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于成龍雖然剛正不阿,但在皇權面前,還是不敢造次

清朝的官銜制度不像唐朝那樣分得過分細緻,也沒有唐朝那麼嚴格,在唐朝時期,要說擁有實權的官員,正三品就已經屬於宰相級別,而清朝時期是可以有正一品的,只有超品屬於爵銜,但是在清朝的歷史背景下,超品的那些王爺更沒有人敢得罪了,換言之在清朝時期,官員品級的大小,是直接決定了這個官員權力大小的。

既然于成龍只是正二品官員,而赫裡是正一品官員,那麼于成龍從職位上而言,都是不能殺赫裡的,也沒有直接對赫裡進行審判的權力,這種品級的官員,生死大權必然只能掌握在皇帝手上,于成龍壓根沒有這個資格。

第二點是于成龍手上的兵權遠遠不及赫裡大將軍,

于成龍身為總督,在當時手上也確實有幾百個綠營兵保護自己或者處理一些突發事件,而赫裡作為大將軍,手上擁有至少五千以上的八旗正規軍。

于成龍雖然剛正不阿,但在皇權面前,還是不敢造次

在清朝康熙時期,八旗正規軍實力還是很強的,至少是遠遠超過綠營兵的戰鬥力,所以就算于成龍想要審判赫裡,也需要先將赫裡抓回來,可是就算于成龍手上的綠營兵全軍出擊,也不是赫裡手下八旗軍隊的對手,或者說得直接一點,赫裡可以輕而易舉直接把于成龍給殺了,于成龍拿什麼去和赫裡大將軍抗衡呢?

第三點是康熙會偏向於赫裡而不是于成龍。

清朝時期是滿族統治時期,他們對漢人一直以來都心存芥蒂,壓根不敢重用漢人,在康熙時期,還處於比較嚴重的時候,就算于成龍確實能力很強,但他始終只是一個漢臣,註定是得不到康熙信任的。

反觀赫裡則是正兒八經的八旗子弟,深得康熙信任,要是于成龍和赫裡之間發生矛盾,必須達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康熙當然首先聽信的是赫裡的建議而不是于成龍的建議,換言之於成龍想要自己收拾赫裡沒有希望,想要藉助康熙收拾赫裡一樣沒有希望。

結語

清朝時期特殊的歷史背景,註定了很多事情我們只能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來娛樂一番,千萬不可當真,于成龍就算再厲害,就算多麼剛正不阿,在皇權面前,也是絲毫不敢造次的,歷史上諸如海瑞一樣敢直接臭罵皇帝的人,一般都活不久!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