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是與康熙同時代的西方大帝。他以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法蘭西王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使法語成為整整兩個世紀裡整個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使自己成為法國史上最偉大、也是世界史上執政最長久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幼年繼位,23歲時才開始正式親政,但令所有人吃驚的是,他相當擅長此道。路易十四統治法國長達72年之久。因曾在話劇中出演過太陽神阿波羅,而被稱為太陽王。在他執政的54年中,路易十四把一個羸弱落後的法蘭西一舉錘鍊成強大的帝國。

那麼,路易十四為啥這麼愛折騰?他又為何建造凡爾賽宮呢?李涵說歷史,今天為您講述:太陽王時期的法蘭西帝國。

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在法國曆史裡,路易十四極富盛名和威望,他統治法國長達72年,是人類歷史上君主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超過了中國所有的帝王。據記載,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康熙和乾隆祖孫倆,前者當了61年皇帝,後者為了表示對祖父的尊重,在統治了60年後宣告退位。由此,康雍乾三朝又被稱作“康乾盛世”。

但如此盛世,在整個大清統治時期裡,卻找不到一個響噹噹的思想家,因而被龔自珍斥為“巷無才偷,市無才駔,藪澤無才盜”的社會,意思是,街巷裡沒有能幹的小偷,集市上沒有能幹的商販市儈,草野山林中沒有能幹的大盜。龔自珍認為在清朝愚民政策的統治下,舉國上下都沒有人才,就連有才能的小人也很少。清朝帝國相比路易十四時代可謂大相徑庭,反差強烈。

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與康熙

路易十四的父親路易十三是個不太成功的國王,為了逃避繁瑣的政務,總是將工作交給首相去處理,這位首相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鐵血首相黎塞留。黎塞留對王室忠心耿耿,盡職盡力,全力樹立王室的尊嚴,但鐵血往往意味著暴政,他為法國社會生活變動埋下了禍根。

黎塞留死後,法國王室啟用了馬紮然。馬紮然固然聰明機智,對國王也不缺乏忠心,然而私慾卻遠遠超過了黎塞留,他沒有繼承黎塞留的清廉,卻繼承了黎塞留的嚴苛。馬紮然當上首相不久,路易十三也於1643年去世,繼承王位的正是路易十四。

1638年9月5日,路易十四誕生於聖日耳曼的王室城堡。他是法王路易十三和王后西班牙公主安娜的長子。路易十四在當時被看做一個奇蹟,因為他的父母結婚23年沒有子女,直到有了他。不過路易十四登基時還是個年僅5歲的孩子,他的母親安娜代他執政。但此後的18年中紅衣主教馬薩林和首相馬紮然才是法國的真正統治者。年幼的路易十四不僅無法維護自己的統治,而且處處受制於人,聽人擺佈。

投石黨運動爆發後,曾逼迫年幼的國王兩次出逃巴黎。正是這樣離亂的生活,培養了小國王剛毅果敢的性格,使他認識到,只有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才能確保自己以及國家穩定,哪怕代價再大也在所不惜。

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最初暴露他高度政治野心的是在其登基儀式上。由於投石黨運動,本該在登基時舉行的塗油儀式一直推遲到1654年,這時的路易十四已經是一個16歲的翩翩少年。但年輕並不等於沒野心,在他看來,祖宗的規矩從來就不必效法。塗油儀式是天主教中極為神聖的一種儀式,顯示國王的權力是由神授予的。過去列祖列宗都是站著進行儀式以示對教廷的尊重,可是路易十四卻坐了下來。這個小小的變化,使人察覺到了這個年輕國王的勃勃野心,果然,他親政以後即表現出了強硬的作風。

1661年3月,馬紮然去世,23歲的路易十四開始親政。執政伊始,他就表現出自己強悍的一面,那些習慣向首相彙報工作的大臣們,在馬紮然死後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於是詢問國王:“我們今後有事找誰?”路易十四回答:“找我。”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設定過首相的位置。

親政當年,法國大使與西班牙大使為爭禮節上的優先權發生衝突,法國大使受到一些委屈。原本不大的一件事,路易十四卻立刻表示將對西班牙發動戰爭,嚇得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派人當著各國駐法大使面前宣佈:“西班牙大使今後將不再和法國大使競爭。”

此後,他於1662年購買了英屬的敦刻爾克,並且武裝了這個城市,使之成為戰爭中的橋頭堡;1663年他強迫洛林公爵割讓馬爾薩爾要塞;1664年他幫助德國人打敗了土耳其;1665年又幫助葡萄牙在戰場上戰勝了西班牙。僅僅親政4年,他就做出了一系列不同凡響的動作。伏爾泰說他:“甚至還未興師征伐,就已被視為好戰喜徵、手段靈活的君主,他甚至還未發動戰爭,歐洲就已經對他心存恐懼。”

在國內,大約是為了報復在投石黨運動中遭受的屈辱,他對高等法院大動干戈,取消各地終審法庭,規定他們不得討論和表決國王的敕令,免去或流放對自己不忠誠的法官,這樣,能夠掣肘他的司法體系遭到了破壞。此外,他還停止召開三級會議,立法系統也失去了作用,國王就是法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巴洛克式的專制王國。在大臣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增強了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力量。他曾有一句名言:我就是國家。在法國,他可以為所欲為了。

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戰爭是路易十四成為歐洲霸主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親政的54年中,法國處於戰爭狀態長達31年,他開打的第一場大規模戰爭是“王后權利戰爭”,又叫“遺產爭奪戰”。

路易十四的王后瑪麗·泰蕾絲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與首任妻子、路易十三的妹妹所生的女兒,也就是路易十四的姑表妹,菲利浦四世既是他的姑父也是他的岳父,這是一場典型的歐洲式的家族婚姻。菲利普四世在女兒出嫁時允諾了一筆豐厚嫁妝,國王去世後,法國提出了繼承遺產的要求,結果卻遭到西班牙的拒絕,因為在瑪麗·泰蕾絲出嫁時“並沒有規定把任何城市作為公主的嫁妝”。但路易十四的野心勃發,揮兵入侵西班牙,強迫西班牙割讓了大量城市和土地。

由於在戰爭中荷蘭支援了西班牙,路易十四把一腔怒火發洩在這個蕞爾小國身上,率兵入侵荷蘭,卻遭到荷蘭的頑強抵抗,對荷戰爭打了7年之久。當然,最終獲得戰爭勝利的還是路易十四。戰爭的勝利使得路易十四的威望如日中天,他專制,全法國也陷入信奉專制的狂潮中。

路易十四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此後的兩個世紀裡法語成為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甚至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還多。但與此同時,由於連年戰爭耗盡了法國的國庫,使國家陷入高額債務之中,法國人民的生活窮困潦倒。

其實,當路易十四1661年開始正式執政時,法國就已經瀕臨破產了。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稅、鹽稅和土地稅,而稅收制度規定貴族和僧侶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落到農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身上了。後來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的不滿。

路易十四的財政部長柯爾伯透過克服貪汙和整頓官僚機構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降低法國的鉅債。

柯爾伯實行重商主義,他認為國家的財富越多越好,財富越多,國力就越強。因此,他鼓勵出口,限制進口,大力發展工商業。這些措施促進了法國經濟的發展,也導致各個國家爭相效尤,引發了商業競爭。

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凡爾賽宮

1661年,路易十四開始修建歐洲最宏大、最豪華的皇宮——凡爾賽宮,直到1689年才告全面竣工。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力的策略之一,他將貴族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作為地方長官的權利,以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1682年5月他宣佈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遷往凡爾賽,搬進了這座位於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宮廷的規矩迫使貴族為衣裝付出鉅款,他們從早到晚都得待在宮殿裡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這是宮廷生活的一部分。據說路易十四記憶驚人,他進入一個大廳後一眼就可以看到誰在場,誰缺席。因此每個希望得寵於國王的貴族都必須每天在場,這樣,他們就沒有時間去過問地方的問題,慢慢的也就失去了管理地方的權力。

專制帝王的特徵就是好折騰,只有折騰才能增加自己的權威,才能宣示自己的存在。很顯然,路易十四對平靜的生活絲毫不感興趣。1685年,他做出一個驚人舉動,廢除《南特敕令》,其結果不僅導致宗教爭端,還促使歐洲反法同盟建立。《南特敕令》的歷史背景是法國的天主教和新教衝突,導致多次宗教戰爭,特別在胡格諾戰爭中,大量胡格諾教派信徒遭到屠殺,當時的法國國王亨利四世頒佈這個敕令,規定了法國國民有信仰自由,是歐洲第一個實行宗教寬容的法令,起到宗教和解作用,具有進步意義。新教的產生不僅對瓦解中世紀起到推動作用,對現代資本主義的產生也起到催生作用,路易十四的舉動顯然是文明的倒退,因此引起許多國家的共同反對。

宗教寬容、宗教和解是歐洲在經過近千年宗教專制下才換取的一個重要經驗,宗教權力不能凌駕於世俗權力之上,世俗權力也不能剝奪人們信仰的自由。信仰,關涉人心,任何透過強制力的簡單限制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患。廢除《南特敕令》使得大批法國優秀男女出逃,五十多萬新教徒為逃避路易十四的迫害,帶著他們的技藝和對法國國王的仇恨逃離法國,成了法國的新敵,並在全歐洲進一步煽動已經受到慫恿進行戰爭的強國。他們把自己積累的財富和經驗帶到歐洲其他國家,成為反對法國的重要力量,法國固然不會因此在一夜之間衰敗,卻為自己樹立了強大的敵人,法國成了歐洲公敵。

路易十四的滑頭之處在於,宗教對於他不僅是種信仰,也是自己專制統治的工具,他一方面迫害法國新教徒,另一方面卻暗中保護匈牙利境內的新教徒和造反者,因為這些人能為他效勞”。

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進入18世紀,路易十四漸入老年,可他人老心不老,擴張的野心一刻也沒有消停過。這次他所覬覦的是西班牙。由於波旁家族與西班牙王室存在姻親關係,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的去世將使法國有權繼承西班牙王位,同時還將繼承西班牙對美洲殖民地、半個義大利和荷蘭的統治。為不使王位落入好戰的路易十四手中,從而破壞歐洲的既有格局,圍繞西班牙王位,整個歐洲紛紛捲入一場陰謀之中,上演了一部精彩的人類陰謀戰,不停地談判、簽約、威脅、恐嚇、戰爭。

在伏爾泰筆下,路易十四時代的法蘭西天空不僅能掉餡餅,而且還能掉下西班牙。透過法國駐西班牙大使,騙取了垂死的查理二世的信任,結果路易十四的孫子輕而易舉成為西班牙的國王,即菲利普五世。法國的行為引起了全歐洲的憤怒和恐慌,他們對法國群起而攻之。

這時的法國已不再是17世紀中期的法國,路易十四的陽光僅剩下一抹餘輝。經過長達11年的交戰,雖然法國繼承了西班牙王位,但兩國宣佈永遠不得合併。這場長達11年的戰爭結束後,法國被迫將過去佔領的地區幾乎全部吐出,法國又回到了從前。正如歷史學家尖銳地指出:路易十四用“勝利榨盡了法國的生命”。在這場王位爭奪戰中,法國喪失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同時喪失了海權,法國經濟也陷入崩潰。

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在一片黯然和蕭條中走到了生命的最後,1715年9月1日,77歲高齡、在位長達72年的路易十四去世,法國為這位老國王舉行了盛大的葬禮。

臨終前,路易十四對自己的曾孫、即將即位的路易十五說:“你不久就要成為一個偉大王國的國王。我特別囑咐你:別忘記你對上帝應盡的職責。要記住你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所賜。要盡力同鄰國和睦相處。我過去太愛戰爭。這一點你不要學我。也不要像我那樣過度揮霍。遇事要多徵求意見。要力求瞭解哪個意見最好,並且照辦。要儘快減輕百姓負擔,完成我不幸尚未完成的事業。”有意思的是,路易十五這時也僅是個年僅6歲的孩子,而在他後來59年的執政生涯中,所繼承曾祖的“事業”就是把法國搞垮。當他在1774年去世時,法國已經到了大革命的前夜。

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戰爭並不是路易十四的唯一“功績”,他“贊助”了著名的古典文藝時代,他的時代也是為啟蒙運動奠定基礎的時代。在他統治時期,法國的文化藝術達到了歐洲的最高水準:哲學上有笛卡爾、帕斯卡爾;在文學藝術上更加群星璀璨,有高乃依、拉辛、拉·封丹、莫里哀、博絮埃、塞瓦涅夫人等。路易十四還從1661年開始陸續成立了舞蹈院、羅馬法蘭西學院、科學院、建築學院,並改組了皇家繪畫雕塑院和皇家音樂院。

國王透過這些院所,對藝術家們進行犒賞、資助,藝術家們則以最優秀的作品給國王帶來滿意的報答,並將國王的名字放在其作品首頁,藉此向國王表示崇高敬意。巴黎成為歐洲的中心。那個時代的人都以為國王效勞為榮耀,他們花錢向國王購買職位,以獲得為他服務的機會,國王則巧立名目設定各式各樣的官銜,然後將其賣掉,這些賣官的錢則用於戰爭。路易十四曾經對羅什富科公爵說:“我作為您的朋友,祝賀您得到御衣大師的職務。”看來,大師並不具有什麼重大象徵意義,花錢也能買到。

凡爾賽體的鼻祖——最愛折騰的法王 路易十四

伏爾泰在《哲學通訊》中寫道:“無論在世界上任何國家,差不多都有大學,可是隻有在法國能找到那些對於天文學的、對於數學各個部門的、對於醫學的、對於古代文物蒐集的、對於繪畫、雕刻和建築的獎勵,路易十四由於這一切而使他名垂不朽……”他寫這封信時,正是第一次從巴士底獄獲釋、流放英國的時候。這封信已經表露了作者對路易十四時代的深切懷念。

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是法國封建主義的巔峰時代,國力強大,經濟繁榮,文藝發達,思想開明,技術進步。到了十八世紀伏爾泰生活的年代,恰恰是法國曆史上最腐朽的國王路易十五執政時期,法國在政治、經濟、國力上都嚴重衰退,廣大知識分子也遭到嚴重摧殘,伏爾泰就曾遭到五次驅逐,還有兩次被關進巴士底獄的經歷。前朝的強盛和當下的腐朽,不能不給伏爾泰以強烈刺激,他對路易十四時代的高度讚美也就不奇怪了——只是歷史並沒有因為這些讚美而回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