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鬥不過洪秀全呢?

當年太平天國起事時,清朝調查太平天國的首領天王“洪秀全”,曾一度懷疑這個洪秀全是個假人,是不存在的。之所以造成這樣的錯覺,就因為洪秀全在實際的組織架構上幾乎沒有影子,純粹是精神領袖。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歷史上的洪秀全,的確是一個“吉祥物”一般的存在,而太平天國本質是以“信仰”為紐帶的農民運動,所以洪秀全的神聖性大於他的政治功績,雖然洪秀全是太平天國聲望最高的領袖,可是太平天國的實權領袖卻不是洪秀全,直到定都南京前後,太平天國的真正權力領袖是東王楊秀清。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鬥不過洪秀全呢?

楊秀清,一懂得個將計就計的神奇人物。

公元1836年,這一年22歲的洪秀全提出了了“拜上帝教”的概念,要注意,拜上帝教還不等同於太平天國。

其實建立拜上帝教,從洪秀全的人物軌跡上而言,純粹是他對“宗教”的另一種解讀。他在往後的十幾年的時間裡,一邊傳播著他所定義的教義,訴說著世間疾苦,另一邊又銳意功名。例如在公元1843年,即便是說服了馮雲山等人信拜上帝教,洪秀全都還是參加了這一年的院試,可惜又落選,自此起,拜上帝教的領袖洪秀全才開始對滿清死心。

拜上帝教能成為太平天國是因為有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馮雲山。

馮雲山和洪秀全一樣,是個老師,也參加過科舉,也同樣地不幸運,掛科落選。拜上帝教在公元1847年,被馮雲山主導建立“組織架構”,並且發動了第一次武裝反動,對桂平當地的“甘王廟”進行信仰討伐。暴力換來了當時對清政府積怨已深的人民的響應,聰明人都嗅到了這個“拜上帝教”所透露出來的深層寓意,這是拜上帝教徹底成立的關鍵節點。

而楊秀清、韋昌輝等重要人物,紛紛在這個階段入會。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鬥不過洪秀全呢?

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洪秀全的“神聖性”要大於他的政治性,洪秀全可能是拜上帝教最重要的一個人,負責教義等文化工具的製作,但對於太平天國而言,洪秀全就有點閒。因為一個成功的組織,真正的領袖的政治性需求極高,這也是太平天國發展的歷史上,“諸王”地位其實相差無多的根源。

於是在這些暗流夾縫中,窮苦人家出身的楊秀清抓到了機會,成為了太平天國的核心領袖之一,之所以說他懂得將計就計,還是歸功於1847年,楊秀清的“天父下凡”事件。

1847年,廣州地區的“信仰”遭到破壞,大量信徒流失。洪秀全對此感到無從下手,而楊秀清看到這種信徒流失的狀況,想出了一招“天父附身”。楊秀清假裝天父附身下凡到他的身上,以“天父”的名義再次傳教,而且楊秀清是天父指定的“下凡軀殼”。此舉果真挽回了拜上帝教的聲譽,洪秀全和馮雲山等人也因為這個原因,確立了楊秀清的“特殊地位”。

簡而言之,楊秀清在太平天國內部的地位一直都是超然的,不比洪秀全低。楊秀清是天父的附身指定人,洪秀全和他之間的“神教”關係,就有了尊卑之分。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鬥不過洪秀全呢?

金田起義後,太平天國內部的重要組織架構迅速確立,在立足的多次戰役中,太平天國吸引了眾多民眾,而楊秀清則是太平天國勢力的重要開拓者,實際功績要比洪秀全更大。在定都南京之前,楊秀清就已經掌握了大部分兵權,是為東王,在天王之下,這個時候,兩人的地位趨於平等,即便楊秀清不借助“天父下凡”的名義,都擁有了重要的核心組織。

一切事情的轉變都在1853年。

定都天京後,天王府、東王府等重要天國核心成員的府邸紛紛建立,太平天國的局勢一片大好。但就是在這種“蒸蒸日上”的背景下,這個傳奇政權的“內亂”開始。

東王楊秀清,在定都前,就已經屢次建立奇功,粉碎清政府的圍剿,一路攻伐江南。這個階段的楊秀清已經逐漸擺脫了需要利用“天父下凡”才可以暫時壓制洪秀全的短板。定都天京時,楊秀清聲望極高,在天京階段中,洪秀全開始轉危為安,正式走向了荒誕的生活,對太平天國的大事幾乎沒有過問。

就是這樣,楊秀清在天京時期,經常利用“天父下凡”排除異己,最重要的一次,還用“天父”的名義迫使洪秀全下跪。

因為洪秀全自己就破壞了拜上帝教的部分綱領,所以楊秀清逐漸代替洪秀全成為太平天國的新核心人物,不論是神教,還是政權,楊秀清幾乎都要奪權。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鬥不過洪秀全呢?

洪秀全的頭上開始多了一把刀子,他也開始緊張起來。楊秀清有著節制諸王的權力,但因為他本人對諸王並不算很好,而且還和韋昌輝、石達開等人借下仇怨,即便楊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國的政權果實,這種隱患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太平天國毀滅的內因。

公元1856年9月2日,天京事變爆發。

北王韋昌輝返回南京誅殺楊秀清以及東王府上下成員,造成太平天國最高領導府邸的空虛,這是太平天國失控,轉盛為衰的直接原因。

那麼天京事變的爆發,是楊秀清鬥不過洪秀全嗎?

其實天京事變,就是一場對楊秀清的“暗殺”、“突襲”,太平天國的實質統治者楊秀清,自己沒有反應過來,應對也無從說起。

楊秀清之死,總的來說關乎最重要的一個變數,那就是北王韋昌輝。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鬥不過洪秀全呢?

公元1856年,楊秀清對洪秀全的侵蝕加速,洪秀全本來就一步步被楊秀清奪走了權力,當楊秀清提出要洪秀全把他封為“萬歲”的時候,洪秀全就知道,一旦完成了最後的過渡,自己這個“吉祥物”都活不下去了。

而另一方面,楊秀清雖然節制諸王,是太平天國的最高權力者。可是楊秀清和一些重要成員關係不好,甚至都不能說不好,而是極其惡劣,例如韋昌輝。

北王韋昌輝與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的次高階領導人物,僅次於洪秀全與楊秀清。可是楊秀清此人的“心眼”不大,對有才華的韋昌輝多次羞辱打壓。知道楊秀清嫉恨自己的韋昌輝次次隱忍,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為的就是不讓楊秀清抓到機會來處理掉自己。

不僅對韋昌輝如此,楊秀清對石達開的針對也沒有隱藏。

知道韋昌輝深恨楊秀清的洪秀全,在楊秀清要把他踢出局之前,密信韋昌輝、石達開回來天京誅殺楊秀清。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鬥不過洪秀全呢?

若是按正常的鬥爭來說,楊秀清擁有著巨大的勝算,但是這卻是一場暗殺,是一場沒有預兆的內鬥。

這便是讓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天京事變,為什麼天京事變會令太平天國直接等同於自斷四肢,原因就是韋昌輝所誅殺的“東王府”成員中,他們大部分都是太平天國當時的各政治系統的負責人,事變導致太平天國的實質高層幾乎全部斷裂。

楊秀清不是鬥不過洪秀全,只能說天京事變,楊秀清沒有防住。而楊秀清之死,也令石達開憤怒離京。石達開雖然不喜歡楊秀清,但是石達開恩怨分明,覺得不應該波及無辜,產生內亂,為此,韋昌輝甚至還想殺害石達開,導致石達開離開天京,獨立門戶,造成太平天國在東王被殺後出現了二次的分裂傷害。

總的來說,楊秀清的倒臺,是源自於他的一個很小的性格缺陷導致的失誤。擊敗楊秀清的不是洪秀全,而是韋昌輝。從楊秀清對待韋昌輝和石達開的態度中也可以看出,第一代太平天國領袖們的失敗必然性,內訌最終一定會發生,只是不知道何時降臨。

楊秀清死後,洪秀全再次成為太平天國最高領導者,而韋昌輝後來也因種種因素被洪秀全處死,作為“吉祥物”的洪秀全已然沒有了過去的進取,最終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被圍困病死。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鬥不過洪秀全呢?

這場被後世人稱為“可惜”的農民運動,其實也並不是非常地可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