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閣十一功臣之趙充國簡介 趙充國有何功績?

趙充國是六郡的良家子弟出身,他精通兵法,通曉四方蠻夷之事,最初在西漢朝中擔任騎士,後來因為騎射功夫了得而補任羽林衛士。

公元前119年,趙充國跟隨漢武帝出征,這是漢朝第三次大破匈奴。獲勝以後,武帝下令移民七十萬人口到北方邊塞之地,加強北境的邊防。

公元前99年,趙充國擔任假司馬一職,並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這是一次危機重重的戰役,漢軍戰敗被匈奴團團包圍,在斷糧多天的情況下,趙充國挑選了一百多士兵為大軍打出一個突圍口,他全身二十多處受傷,最終突圍成功。武帝得知此事以後,還親自接見和探望他的傷情。

公元前73年,趙充國擔任蒲類將軍,他帶領三萬騎兵與烏孫合擊匈奴,取得大勝。後來匈奴又打算作亂,當他們知道漢朝派趙充國駐守邊境時,嚇得立刻退兵而去。

麒麟閣十一功臣之趙充國簡介 趙充國有何功績?

多年積累下來的聲望和軍事經驗,令趙充國在西漢朝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公元前63年,先零就突然與各羌人的酋長和解,並簽訂盟約。漢昭帝就此事詢問趙充國的意見,趙充國當時就提出,羌人的變動恐怕不止這些,他們將會勾結聯合其他部落壯大聲勢,到時候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對抗漢朝。

一個月後,羌族果然向匈奴借兵,印證了趙充國的猜想。趙充國建議漢昭帝下令,讓邊境士兵早做準備。後來,羌族真的在邊境作亂。

公元前61年,此時的趙充國已經年過七十,但他仍然堅持坐鎮邊境一線,督軍作戰,抵禦羌人的進犯。

回京以後,趙充國將邊境的情況報告給皇帝,並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張。趙充國認為西漢在面對羌人和匈奴時,每次都很被動,他建議以屯田湟中作為持久之計,提出了士兵在不打仗的時候也可以務農,以達到就地籌軍糧的辦法。

實際上,在此之前,趙充國已經多次向漢宣帝上奏提及這一主張,但都沒有引起宣帝的重視。宣帝當時看到趙充國的這一主張以後大大的誇獎了一番,但就是始終都不肯真正去實施。

等到趙充國回到京都,宣帝就問趙充國:“將軍認為派誰去帶兵最合適?”

趙充國回答:“再也沒有比老臣還合適的人選了。”

宣帝又問:“需要多少人馬?”

趙充國回答:“百聞不如一見,還得老臣親自去看過以後才能知道。”

宣帝最後還是將這一重任託付給趙充國了,趙充國領命之後就帶領不到萬人的騎兵,迅速從京師出發,到達了湟水岸邊。羌人見趙充國到了,便多次發兵挑戰趙充國,對此,趙充國一概不出,他以自己多年的威信招降羌人各部,意圖分解羌人的勢力。

趙充國“以兵屯田”的主張,大大減輕了頻繁戰爭給百姓帶來的重擔,對後世影響深遠。

公元前52年,趙充國病逝,終年八十六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