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漢”國君王劉淵的養子,登基後,為何將國號更改為“趙”?

上回筆者曾和大家聊到在公元304年11月,匈奴人劉淵利用西晉末期的動盪,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縣)即漢王位,取國號為“漢”,並尊劉禪為孝懷皇帝,自認為自己就是漢王朝的繼承人。他的依據是,自己是匈奴王冒頓單于與漢朝皇室女兒的後代,他說,“吾又漢氏之甥,約為兄弟,兄亡弟紹,不亦可乎?且可稱漢,追尊後主,以懷人望。(《晉書·卷一百一·載記第一》)”

他是“漢”國君王劉淵的養子,登基後,為何將國號更改為“趙”?

然而到了公元319年,他的養子、堂侄劉曜登基為“漢”國第五任君王時,卻把“漢”國更名為“趙”國,這是為什麼呢?

先來了解一下劉曜這個人。

劉曜是劉淵的堂侄,從小就是沒了爹孃,是劉淵帶在身邊成大的。據《晉書》載,他長相奇特,“身長九尺三寸,垂手過膝,生而眉白,目有赤光”,是一個高達2米多的白眉小夥,而且有神力,“雄武過人,鐵厚一寸,射而洞之,於時號為神射”。他不但武功了得,詩書畫方面也比較突出,屬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青年。

他是“漢”國君王劉淵的養子,登基後,為何將國號更改為“趙”?

自他養父劉淵起兵後,劉曜一直都養父被重用,他四處征戰,打洛陽,攻晉陽,克長安,為“漢”國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此,他官拜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

公元318年,劉聰的兒子劉粲登基為漢國第四任國君,但這小子卻不學好,他把朝權交給老丈人靳準後,自己整日裡在後宮遊樂,沉湎酒色,結果被老丈人靳準殺了全家。

當時,駐守在長安的劉曜得知訊息後,立即率部前往平陽,同時令駐守河北的石勒一起平定了靳準的叛亂,劉曜因此也得到了傳國玉璽,成了“漢”國的新國君。

剿滅了靳準之後,劉曜回到了長安,同時宣佈定都長安,改國號為“趙”。

至於劉曜為何要更改國號,不外乎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劉曜以前曾被封為中山王,中山屬於趙地。也就是說,他是趙王。

第二個理由是,劉曜認為自己是冒頓單于的後代,沒有必要去找個漢人做祖宗,所以他一上臺就是更改了國號,算是與漢人建立的漢朝做了切割。

他是“漢”國君王劉淵的養子,登基後,為何將國號更改為“趙”?

然而,在幾個之後,搞笑的事情發生了。在剿滅靳準戰役中與劉曜決裂的“漢”國另一位實力人物,在襄國也成立了一個國家,國號同樣命名為“趙”,一時間在北方土地有了兩個“趙”國。

當然,劉曜的“趙”國,在十年之後被石勒的“趙”國所滅。

史學家們為了區分這兩個同時存在的“趙”國,就把劉家的“趙”國稱為“漢趙”或是“前趙”,把石家的“趙”國稱為“後趙”。

他是“漢”國君王劉淵的養子,登基後,為何將國號更改為“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