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的典故人盡皆知 看看清代科舉制度有多繁瑣

古代文學家吳敬梓的一篇小說,不僅使

范進

成了科舉“名人”,更幫助人瞭解了科舉制度的黑暗,揭示了古代青年為了仕途而參加科舉的辛酸經歷。

現今的“高考”雖與古代的科舉有本質區別,但仍是高中學生和知識青年進入大學讀書、進而成為國家有用之才的重要手段和關口。

范進中舉的典故人盡皆知 看看清代科舉制度有多繁瑣

民間有人戲言“學生之不幸,莫過於考試。”表明了學生對考試的無奈。可如不經考試擇優,還沒有別的辦法選擇優秀生源進入高等學府學習深造。

中國古代社會的科舉制度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是封建王朝透過科考選拔官吏(人才)的主要手段。

據記載,秦朝以前,主要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

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諸侯、卿、士。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有客卿、食客等。

進入漢代,提拔民間人才採用的是

察舉制

徵辟制。

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府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最初的科舉制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真正成型是在唐朝。而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被稱是創立完善科舉的關鍵人物。

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中國的科舉制開始於隋文帝開皇七年(公元587年),直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

有記載說,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

江南貢院

,佔地超過30萬平方米。

距離我們最近的明、清兩代,其科舉制度大致相同。

不妨以清代的科舉制度為例,看一下其繁瑣程式和諸多的等級門檻。

清代的科舉制度規定,舉子若想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資格,必須先參加

童試

,參加童試的人稱為

儒生

童生

,被錄取後稱為

生員

(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為儒學)。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為

學宮

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在學宮肄業,又稱為生,俗稱

秀才

。這是仕途或“功名”的起點。

范進中舉的典故人盡皆知 看看清代科舉制度有多繁瑣

清代又把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為

廩生

,有一定名額,由官府發給糧食;其次是

增生

,也有一定名額;而新入學的讀書人稱為

附生

。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優劣依次升降。

朝廷規定,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分別為:

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

,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府舉行一次,稱為

大比

。由於多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

秋闈

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透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為

舉人

,第一名稱為

解元

會試,

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於朝廷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

禮闈

春闈

。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

貢士

,第一名稱為

會元

。會試後,一般還將舉行復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大都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篇幅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

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最後的

殿試,

是由當朝皇帝親自主試的考試,主要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錄取中舉後統稱為

進士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

進士及第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第三甲賜

同進士出身

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

狀元

,第二名俗稱

榜眼

,第三名俗稱

探花

,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

傳臚

考中狀元的人,將被朝廷授翰林院

修撰;

榜眼、探花授

儒林院編修

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挑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

庶吉士

,其餘分別授

主事

(各部職員)、

知縣

等。

范進中舉的典故人盡皆知 看看清代科舉制度有多繁瑣

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官職,還須經過朝廷確定的候選、候補,也有的人終身得不到官職。

得中庶吉士的人,在翰林院內特設的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再參加“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被授

翰林院編修

翰林院檢討

(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

主事

,或分發到各省任

知縣

19世紀八十年代後,隨著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清朝的科舉制度也隨之發生改變。

1888年,清朝廷準設算學科取士,首次將自然科學納入考試內容。1898年,加設經濟特科,薦舉經時濟變之才。同時,應康有為等人建議,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嚴禁憑楷法優劣定高下。

但這一進步舉措,在戊戌變法失敗後,又被慈禧太后下令停止並恢復舊制。

1901年9月清廷實行“新政”後,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舉,恢復經濟特科。1904年,清廷頒佈了《奏定學堂章程》,此時,科舉考試雖已改八股為策論,但尚未廢除八股。

因科舉為利祿所在,全國青年讀書人趨之若鶩,新式學校一時難以滿足。

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鹹趨實學。

為時代發展進步所迫,晚清朝廷詔準自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同時令學務大臣迅速頒發各種教科書,責成各督撫實力通籌,嚴飭府廳州縣趕緊於鄉城各處遍設蒙小學堂。

范進中舉的典故人盡皆知 看看清代科舉制度有多繁瑣

(1907年清朝兩江總督端方與暨南學堂回國僑生和教職員合影)

清政府又諭令設立學部,作為管理全國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把教育行政從禮部中獨立出來。從此,在中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正式被廢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