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

1644年4月25日早上,京郊景山上,33歲的明思宗朱由檢一臉死色地望著紫禁城外城,一身黃袍沾滿了血漬,左腳的靴子或許因為逃跑的匆忙,已經不見了蹤影。但這些,這位崇禎皇帝似乎毫無在意,只是定定地望著京城九門。

過了好一會,崇禎轉過身,看向身後默默站著的提督太監王承恩,那一刻,他似乎懂得大哥朱由校死前所說的“魏忠賢忠誠”,他努力爭取的那些官員此刻或許都在準備迎接闖王了吧?

“想不到,最後陪在朕身邊的是和魏忠賢一般的人,罷了罷了”崇禎這般想到,不禁又嘆了口氣。王承恩見主子突然嘆氣,心想怕是又回憶了,趕緊上前躬身勸說道:“皇上,事已至此,切勿再煩心了。”

崇禎聽了此話,情緒突然激動起來,大聲說:“那幫大臣誤我,使我朱家兩百七十七年的江山淪陷闖賊之手,我如何不氣?”說完,一把扯過身上所穿的黃袍,咬破手指,在黃袍上書寫。

王承恩本想阻止,但想了想還是靜靜站著,等待著這位亡國皇帝寫完。

不一會,崇禎便寫完了,大笑著對王承恩說:“朕十七歲登基,十六年間兢兢業業,卻被諸臣所誤,最終失了江山,朕是無臉見朱家先祖了。現闖賊破城,假使朕一人身死,換朕的百姓安全,就這麼做了!”

說完,把自己髮髻打散拂面,用一根繩子於一顆歪脖子樹上打結,自盡了,兩百七十七年的大明隨著這一掛,也徹底結束了……

明思宗朱由檢,或許後世更喜歡稱其為崇禎皇帝,這位大明末帝,於哥哥朱由校手中接過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殺魏忠賢,一生勤儉勤政,意圖拯救大明,但由於此時的大明已經千瘡百孔,加上天災人禍,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加上崇禎本人多疑的性格,最終還是亡了,這其中,主要責任卻不在崇禎身上,他所說的諸臣誤國,也是有道理的。

身為一個皇帝,崇禎時刻將百姓記掛在心上,甚至在死前還想著“勿使賊傷我百姓一人”,可以說他是個好皇帝,至少對於百姓而言是。但作為一個決策者,崇禎雖然雷厲風行處理了魏忠賢一黨,卻始終沒能制衡文官集團,而且在邊防任人的問題上多疑,致使袁崇煥被殺,遼東局勢變壞,這些崇禎難逃其咎!

如今,崇禎上吊的那顆歪脖子樹早已經被砍伐,明朝也成為了歷史,留給我們的,只有對歷史的思考,或者對其一生的悲嘆了。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