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出,鳳雛必死,他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能力卻被演義低估

龐統,是三國時期跟隨劉備的謀士,水鏡先生的一句“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從此讓兩人名聲大噪。龐統被世人稱為鳳雛,諸葛亮被世人稱為臥龍,當時的水鏡先生告訴正在困境之中的劉備得鳳雛和臥龍者得天下,因此龐統與劉備的緣分便開始牽扯不斷。

此人一出,鳳雛必死,他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能力卻被演義低估

龐統外貌長相醜陋,但卻才華過人。起初,他投靠劉備時並不受其待見,只是被劉備安排了一個地方小官,但去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因此,被張飛再次引薦給了劉備。龐統是當時劉備征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隆中戰略由於他的加盟實現了大步的飛躍。

此人一出,鳳雛必死,他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能力卻被演義低估

在龐統與諸葛亮之間的任用上劉備的側重點是有所不同的,軍謀策劃選擇龐統,國政文治選擇諸葛亮。但後來龐統身先士卒,不幸早亡,他因在征伐蜀地的途中,被亂箭射殺,最後死於落鳳坡而落得"出師末捿身先死"的悲慘下場,可以說,如果沒有龐統,劉備估計沒那麼快得到西川。

此人一出,鳳雛必死,他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能力卻被演義低估

說到龐統的死亡,就不得不說一人,歷史上一直有“此人一出,鳳雛必死”的說法,他就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那麼他是誰呢?大家都知道,龐統死後,劉備得到了西川,也把蜀地的人才都吸收了過來,這裡面就有一個人才,他就是法正。而產生“此人一出,鳳雛必死”這種說法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三點。

此人一出,鳳雛必死,他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能力卻被演義低估

首先,兩人軍謀策劃方向一致。法正其實原本隸屬劉璋部下,但是劉備的個人明君形象在法正內心已根深蒂固,他雖然不是劉備臣子,但心早已經歸順劉備。因此,當自己的上司劉璋提出與劉備一齊抵抗張魯時,法正卻另外獻計,奪取益州。而當時劉備猶豫不決時,龐統卻和法正想法一致,因此對於他的善奇謀略,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此人一出,鳳雛必死,他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能力卻被演義低估

第二,法正巧合的彌補龐統的缺失。當時在劉備和龐統征伐蜀地之時,正在大獲全勝之際,龐統卻被亂箭射殺,重傷而死。此時對於劉備來說,自己失去了一位謀劃的軍師,實在是一大損失。而隨後法正彌補了龐統的缺失,跟隨劉備一起打天下。龐統和法正在輔佐劉備時,兩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不會被條條框框所拘束,所獻之計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從事情的本質實際出發,全面部署。因此,龐統的死亡,雖然對於劉備來說是一大損失,但是他同樣得到了法正的支援,兩個人冥冥之中的相似,這種巧合似乎是命中註定的情節一樣。

此人一出,鳳雛必死,他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能力卻被演義低估

第三,兩人輔佐劉備的時間相似。龐統投奔劉備,且一直輔佐劉備,獻計謀略,但是不幸的是,在輔佐劉備獲取益州,正逢大獲全勝之時,不幸中箭身亡,當時龐統才三十六歲。而龐統死後,法正接替龐統,繼續輔佐劉備,在一起跟隨劉備取得漢中不久後,法正也不幸死亡,此時,法正的年齡為四十五歲。龐統和法正兩個人對於劉備而言,都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軍師,但他們卻相同的在輔佐劉備克服掉最艱難的時期後紛紛離去,並且兩個人在輔佐劉備的過程中時間都是非常短暫。

此人一出,鳳雛必死,他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能力卻被演義低估

總之,從上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龐統和法正兩個人之間有著神秘的聯絡,一個人的離去代表了另一個人的到來。他們兩人共同的任務都是為了輔佐劉備,待到任務完成之際,兩人紛紛離去。他們兩人命運相似的牽連在一起,似乎是命中劫數一般,在劫難逃。

此人一出,鳳雛必死,他是龐統命中註定的劫數,能力卻被演義低估

而這個法正的能力,在《三國演義》中卻被嚴重低估,《三國志》的作者陳濤對法正的評價是,他的能力絕對不比郭嘉差。而且是法正制定“隆中對”中的“漢中策”,而並非諸葛亮。其實“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後面還有一句,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子初、孝直指的就是劉巴和法正,兩人都是早早去世了。相信如果不是法正早逝,蜀國應該還有救,不至於讓諸葛亮獨自承擔所有壓力。諸葛亮在劉備兵敗夷陵時曾說過:“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