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夏朝:夏朝的國號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夏朝存不存在,一直是焦點話題,蓋其原因在於中國考古上沒有找到“夏”,最應該記載“夏”的甲骨文中,倒是發現了“夏”字,但這個“夏”字只用作姓氏,並不代表某個勢力的名稱。鑑於考古無“夏”,於是“周代杜撰夏朝說”、“夏朝在巴基斯坦”等甚囂塵上。

不過,考古沒有發現確鑿的證據,就代表夏朝不存在嗎?其實,對於古代文獻中已有的記載,應該秉持“不能證明其虛假就相信其真實”的原則來看,判案是“疑罪從無”,這應該“疑罪從有”。因此,“周代杜撰夏朝說”不能成立,沒有證據顯示周朝虛構夏朝,周朝也沒有理由虛構夏朝。

更為重要的是,甲骨文中並非沒有夏朝蹤跡,就目前來看,至少有兩個:一是杞國,甲骨文中多次記載的杞國,周朝文獻上指出是商湯滅夏之後,將夏朝後代封於杞地,孔子還曾親自拜訪杞國考察夏禮;二是土方,武丁時期的甲骨文中多次記載土方,這是一條重要線索,本文重點談論土方,這個方國可能是“夏朝的小朝廷”。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號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01:甲骨文中的“土方”

武丁是商朝中興之主,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武丁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甲骨文最早記載的就是武丁時期卜辭。

根據甲骨文記載,武丁任內遇到嚴重危機,西北一個叫“土方”的方國,經常侵擾殷商,給殷商統治帶來巨大的威脅,於是武丁不時興師討伐。每次征討土方,武丁都全力以赴,出兵最少也是“登人(召集部隊)三千呼伐土方”,出兵最多達“共人五千伐土方”,多數時候武丁親征,其中一位部將叫沚。最終,經過三年征伐,武丁殺死土方首領,土方歸順商王朝,土方領土變成了商朝的“北土”,之後武丁還經常視察土方,卜辭裡記載為“王省土方”。

現代學者研究發現,土方總體活動範圍在山西西北、陝西、內蒙包頭等一帶,其中核心應該在山西北部。1929年,郭沫若寫的《土方考》中,認為土方在殷商的西北,疆域在包頭附近,文獻中的朔方、馭方等,其實就是土方。1930年,郭沫若又寫了《夏禹的問題》一文,主要探討夏朝的歷史,其中認為土方疆域在山西西北,或包頭附近地。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號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02:先秦文獻中的“土方”

甲骨文中的土方,代表的是一個國家,一度曾是殷商的生死大敵。在先秦文獻中也有“土方”,只是看起來“土方”不太像一個國家。

《詩經·商頌·長髮》記載:“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漢代鄭玄在所作《〈毛詩傳〉箋》中指出:“禹敷下土,正四方,定諸夏。”

《楚辭·天問》記載:“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方。”漢朝王逸註解:“言禹以勤力獻進其功,堯因使省迨下土四方也。”

《尚書·舜典》記載:“帝釐下土方,設居方。”疏雲:“帝舜治理下土諸侯之事,為各於其方置設其官,居其所在之方而統治之。”

這些記載非常特別,“下土方”三個字似乎含有歧義,因為既可理解為“下土”,又可理解為下“土方”。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號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甲骨文沒有出世之前,古代學者說得很清楚,就是“下土”,比如“禹敷下土”、“帝舜治理下土諸侯之事”,尤其是後一句的“下土諸侯”,明顯就將“下土”與“上天”對應起來。“下土”又稱“下地”,比如《書·金縢》記載“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爾子孫於下地”。因此,“下土”就是指與上天相對的地方,是一個寬泛籠統的地域概念,泛指與上天相對的所有地域。

甲骨文出土之後,人們發現商朝有“土方”之國,正好與文獻中可以印證,於是包括郭沫若、胡厚宣等很多學者認為,文獻中的這些記載應該理解為下“土方”,下是動詞。郭沫若在《夏禹的問題》一文中指出:“‘禹敷下土方’當為禹受上帝之命下降於土方之國(即後之華夏、禹跡、禹甸、禹域),以敷治洪水。”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號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03:土方是夏朝的小朝廷?

根據文獻記載,商湯滅夏之後,夏人分為三支:第一支留在中原,被封在杞地——杞國,一直延續到了春秋時期;第二支南下南巢,相傳是被商湯流放,後續不明;第三支北上,司馬遷認為後來成了匈奴之祖,現代學者研究發現匈奴另有發源。但司馬遷不會沒有緣由地編造夏人北逃,因為周人就是夏亡後逃到西北的,可能是與夏人一起逃跑的,那麼甲骨文中的土方是不是北上的夏人這一支?

甲骨文顯示,土方居住在卜辭中所言的“唐土”,而唐地在如今山西河汾之間,翼城一帶,相傳是帝堯封地。甲骨文中說“唐土”,極有可能是指“唐土”連稱,“土”即夏方,“唐”是古唐國。因此,《左傳》中又稱這個地方為夏墟,應該不是空穴來風。

文獻中記載,無論是“下土方”,還是下“土方”,都說明甲骨文中的“土方”與大禹關係密切。而且,歷史上的地名“朔方”與“土方”讀音接近,地理位置存在一定的重疊,顯然也不會是無緣無故的。

總之,根據土方的文獻與考古記載,郭沫若、胡厚宣等學者認為土方即夏朝,甲骨文中的土方無疑是夏朝的小朝廷。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號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04:商朝為何稱之為土方?

如果土方即夏人,那麼甲骨文中為何不叫“夏”,而被稱之為“土方”?

第一種解釋認為夏朝本來就叫“土方”。學者胡厚宣在《甲骨文土方為夏民族考》一文中指出,“土通杜、杜通雅,雅通夏,是土即夏也”,說到底夏朝本來就是“土方”,只是周人對夏朝稱呼描述出現了變化,從“土”變為了“夏”。但這一說法很難讓人信服,原因很簡單,“土”、“夏”古音雖然同魚部,但是一為舌頭音的透紐,一為牙音的匣紐,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第二種解釋認為夏朝本來叫“下土方”。文獻中說“禹敷下土方”,應該理解為大禹治水澤被萬民,進而受天帝之命“奄有(佔有)下土”,成為下土之主,成為天下最高的領袖,有點像“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的意思,因此大禹的國家就叫“下土國”。無疑,這是一種自吹自擂、盲目自大的行為,卻很符合時代特徵。因而,學者楊寬在《說夏》一文中認為,夏朝的“夏”實為“下”的假借,夏後即下後,夏朝統治者稱“夏后氏”為下土君主的稱呼。

由於夏天草木茂盛,樹木生長巨大,因此“夏”有大的意思,《書經》記載“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或許,大禹的“下土國”之“下”與“夏”讀音,兼之都代表輝煌大國,所以周朝稱之為“夏”。

從邏輯上來說,下土之國應該才是夏朝,但還是原先的疑問:為何甲骨文中不稱之為“下土方”,而稱之為“土方”,又為何周人稱之為“下(夏)”?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號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原因很簡單,大約是周人是夏人鐵桿附屬國,夏亡時跟隨夏人逃往西北,沿用了夏人的“下”之自稱而寫作“夏”,滅商之後也自稱“夏(下)”或“有夏(下)”。但夏族是商族的敵人,夏人自稱“下土國”,已經取得天下的商人肯定無法接受,於是可能將之簡稱為“土方”,意思是一個地方政權。除此之外,商朝稱之為“土方”,還可能是為了區分與貶低,比如商朝本名是“商”,但商亡後周朝官方稱“殷”幾乎不稱之為“商”,不稱商朝末代帝王正名而稱之為小名“紂”,商朝稱夏朝的小朝廷為土方與之一個道理。

說到底,不同的族群對夏朝的稱呼可能不同,猶如某一個人的姓名,有人稱他小名,有人稱他某先生,有人稱他名字,有人稱他字號,經過數千年的漫長歲月之後,後人閱讀時可能認為這是幾個人,但實際上只是一個人的不同稱呼罷了。

關於周人是夏人附屬,《國語·周語上》記載祭公謀父說:“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可見,周人也承認自己曾是虞和夏的屬國,本來不在“戎狄之間”,只是在夏朝衰亡時逃去的,“戎狄之間”顯然就是周人曾居住的陝晉等地。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號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當然,“土方”或“下土”是不是夏朝,如今還有不大的爭議,但歷史沒有無緣無故的巧合,所有的所謂巧合的背後往往都有內在的聯絡,甲骨文記載商朝大敵土方,周朝文獻又記載“禹敷下土方”,說兩者毫無聯絡估計很難讓人信服,說兩者相同又的確存在一些疑問,只能說希望有進一步考古發現揭開這個歷史謎團吧。

參考資料:《史記》、《詩經》、《尚書》、《再論卜辭“土方”與夏人的相關問題》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