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查他家底會大怒,換你你也會大怒不止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輔佐蜀國兩位國君,嘔心瀝血,融合傳統文化中的忠臣與智者於一身,諸葛亮在世時,被劉備封為武鄉侯,諸葛亮死後,劉禪追諡他為忠武侯,諸葛亮有《出師表》傳世,被記載於《三國志》中,《出師表》言辭懇切,體現了對後主劉禪的期望,字裡行間表露出諸葛亮的一片赤誠之心。清朝的康熙皇帝對諸葛亮的《出師表》,讚歎有加,道:“

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難怪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查他家底會大怒,換你你也會大怒不止

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便開始謀劃北伐,一共有五次北伐,最後一次北伐發生在公元234年,諸葛亮集合了十萬兵力,誰知這次北伐,諸葛亮一去不復返,諸葛亮大軍攻佔五丈原,屯兵渭濱,與司馬懿對峙於渭南,諸葛亮準備與吳軍聯合共同攻破曹軍。在吳軍到來之前,雙方就在熬時間,諸葛亮多次下戰書,司馬懿就是堅守不出,甚至諸葛亮以巾幗婦人之事,激怒司馬懿,司馬懿仍然不為所動。

難怪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查他家底會大怒,換你你也會大怒不止

最終,諸葛亮因為軍務事必躬親,操勞過度而累死,命喪五丈原,享年僅五十四歲。根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載,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臨行前,曾給劉禪寫過一則奏章,彷彿在安排後事,其中道:“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陰財,以負陛下”

按照諸葛亮的遺言,他死後,屍首被運回蜀國,葬於定軍山,諸葛亮雖為蜀國丞相,但是他的葬禮比平民還儉樸,諸葛亮遺囑中囑託,在定軍山依山勢挖一墓穴,僅夠放入棺木即可,入殮穿尋常衣服,不需任何隨葬品。

難怪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查他家底會大怒,換你你也會大怒不止

諸葛亮死後,劉禪慰問諸葛亮後人,按照規定,劉禪得清點一下諸葛亮的家族的財產,以定賞賜,果如諸葛亮所言,只有桑樹八百棵,按照《晉書》的記載,西晉官居一品的,佔田五十頃,而諸葛亮位極人臣,也是田五十頃,然而,諸葛亮這五十頃田,並不是選擇肥沃的土地,反而是耕種難度較高的貧瘠土地。

諸葛亮家人,穿的是衣服單薄樸素,能夠換洗的衣服並不多,一旦遇到了天寒或者雨水,一件衣服得穿十天半個月才能洗。

諸葛亮的家境查明之後,蜀國官員無不動容,其雖為丞相,但是家族中的人,所吃的食物、衣物,都是自己耕種勞作自給自足的,諸葛亮生前,所用的衣食住行,全部按照規定,依靠公家的俸祿,沒有浪費,也沒有可以隱瞞的財產,兩袖清風,堂堂正正,沒有任何不正當的收入。

難怪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查他家底會大怒,換你你也會大怒不止

劉禪知道後,又氣又怒,一來劉禪與諸葛亮君臣相處多年,竟然不知道諸葛亮家境如此貧寒,這是劉禪失責之一、二來諸葛亮歸為丞相,卻過得如此貧寒,這是劉禪失責之二、三來劉禪認諸葛亮為相父,在諸葛亮生前未能盡君臣之外的孝道,這是劉禪失責之三。因此,劉禪又是自責,又對自己的疏忽感到大怒。

難怪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查他家底會大怒,換你你也會大怒不止

諸葛亮身體力行做表率,“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便是諸葛亮畢生的寫照,這也是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對其後人的敦敦教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