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丨古詩詞中的“物流”

趣讀丨古詩詞中的“物流”

物流,即為“物的流通”。中國古代為農耕社會,商品意識淡薄,談不上全面的“物的流通”。中國古代雖沒有物流的概念,但並非沒有物流之物。從古詩詞中,大抵能看到它的影子。

最出名的一首“物流詩”應是杜牧的《過華清宮》,其中幾句讀者都很熟悉: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此處之“騎”,便為物流運輸之工具。那時最快的是馬。官方的快遞小哥騎著快馬,從南方出發,一路向長安(今西安)疾馳。至於“南方”究竟為嶺南還是蜀地,學界仍有爭議。司馬光《資治通鑑》載:“妃欲得生荔枝,歲命嶺南馳驛致之”;《唐國史補》載,楊貴妃雖生於蜀,但“嶺南所生(荔枝),尤勝蜀者”。“巴蜀”一說,指的是嶺南離長安遠,巴蜀距長安近——遠近,相對而言,按彼時的運輸條件,縱然“八百里加急”,不管是捨近求遠,還是舍遠求近,楊貴妃想吃到原汁原味的“鮮活食品”,是不容易的。而普通百姓,於日用飲食方面,想第一時間嚐到南方的新鮮果蔬,縱是涎水垂三尺,也只能乾瞪眼,無計可施。

“胃口”無法滿足,“情義”又何嘗不是?唐朝詩人杜甫的《春望》詩,讀者仍然熟悉,其中有: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家書”自然指親人之間互報平安的信件。一封信,何以能值“萬金”?有文學誇張的成分,更因為戰爭,驛路不暢,信送不出去,也送不過來,眼巴巴、望眼欲穿,聽不到親人的訊息,心急如焚。其實,即便沒有戰爭,百姓之間的書信往來也走不了官方“快遞渠道”。郵驛屬於官方機構,傳遞官府文書、軍事情報,民間書信,搭不上車。

杜牧有一首《旅宿》詩,“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一封家書,寄到旅館時,已是一年之後的事情。縱然家裡出了天大的事情,遊子也只能望“信”興嘆。古代交通之不便可窺一斑。

民間物流,可走的“路”不多。若有,也許就是我們從電影電視中經常看到的“鏢局”。但鏢局押送的都非一般貨物,與百姓日常關係不大。

其實,我國郵政業務歷史悠久,《秦郵律》便是我國最早的郵驛法規。而在此之前,上推至商周,官方也有傳遞資訊的組織。傳遞的形式有兩種:乘車和騎馬。但乘車送信慢,快馬加鞭快,逐漸,“馬遞”代替“車遞”。而在水系發達之地,則靠“船遞”。

無論何時,道路狀況好壞,是物流能否暢達的關鍵。周朝時,道路的規模和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小雅·大東》記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指通往周京城的道路如磨石一樣堅硬平坦。但此“周道”是“周的軍用公路,禁止小民行走”。

從某種意義上說,古代中國真正的國際長途物流運輸之路,最早應為漢武帝派遣張騫走出的古絲綢之路。這條路聯通中國、印度、希臘三大文明,長達數千公里。藉助此路,漢朝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使者、商人紛至沓來,讓中國的絲綢製品、西域的奇珍異寶實現互通,進出兩旺。正是物流,促成了司馬遷筆下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正是物流,讓如今的人們足不出戶,“坐享其成”。

◎本文原載於《文摘報》(作者許鋒),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