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太平天國一霸,石達開、洪仁玕怕他,李秀成根本惹不起他

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天京事變是一個非常突出的節點,由於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等人先後死去,天王洪秀全只好起用翼王石達開、春官又正丞相蒙得恩、幹王洪仁玕等人主持朝政。

但天王洪秀全早已對異姓大臣有芥蒂,不管誰上臺,他的大哥安王洪仁發都衝在前面,指手畫腳,李秀成甚至因此被革爵。

石達開被逼走

清朝咸豐六年(1856年),天京事變爆發,先是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奉天王洪秀全之命,將東王楊秀清殺死,接著殺伐太過的韋昌輝又被洪秀全殺死,洪秀全雖然不得不召回翼王石達開主持朝政,但他同時也冊封大哥洪仁發為安王,對石達開十分猜忌。

他是太平天國一霸,石達開、洪仁玕怕他,李秀成根本惹不起他

翼王石達開當然知道天王洪秀全的用意,他既痛恨安王洪仁發多次與自己作對,更擔心遭到跟東王楊秀清一樣的悲慘命運,整天惴惴不安。

翼王石達開的心腹張遂謀看出了他的心事,就私下裡悄悄跟石達開進言道:

“王得軍心,何鬱郁受人制?中原不易圖,曷入川作玄德,成鼎足之業?”

張遂謀覺得翼王石達開與其在困在天京不得志,還不如帶著自己的人馬,西走入川開拓新天地,石達開深以為然。

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四月,翼王石達開率領舊部出走天京,向安徽進發,他沿途還一路發放佈告給廣大太平天國軍民:

“為瀝剖血誠,諄諭眾軍民:自恨無才智,天國愧荷恩。惟矢忠貞志,區區一片心,上可對皇天,下可質古人。去歲遭禍亂,狼狽越回京,自謂此愚忠,定蒙聖君明。乃事有不然,詔旨降頻仍,重重生疑忌,一筆難盡陳。用是自奮勵,出師再表真,力酬上帝徒(德),勉報主恩仁。精忠若金石,歷久見真誠,惟期妖滅盡,予志復歸林。為此行諄諭,遍告眾軍民,依然守本分,照舊建功名,或隨本主將,亦足標元勳。一統太平日,各邀天恩榮。”

在這篇佈告中,翼王石達開把他與天王洪秀全的矛盾和盤托出,使得更多的人跟他離去,造成天京守備空虛,太平天國勢力大衰的惡果。

李秀成遭革爵

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出走後,朝野上下紛紛指斥安王洪仁發的不是。

天王洪秀全沒有辦法,只好將大哥安王洪仁發的王爵革掉,改封他為天安。

但這時,太平天國早期的精英已經七零八落,天王洪秀全聽從朝臣建議,先任命成天豫陳玉成為右正掌率,合天侯李秀成為副掌率,兩人負責對外作戰,粉碎了清軍攻取天京的企圖。

最重要的正掌率職務,天王洪秀全則任命自己的寵臣春官又正丞相蒙得恩擔任,右正掌率陳玉成和副掌率李秀成都要受正掌率蒙得恩的節制。

他是太平天國一霸,石達開、洪仁玕怕他,李秀成根本惹不起他

清朝咸豐八年(1858年),天王洪秀全又任命蒙得恩為中軍主將兼正掌率,掌理朝政,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李世賢為左軍主將,韋志後為右軍主將,天京局面“稍可自立”。

天王洪秀全召集中軍主將兼正掌率蒙得恩,前軍主將、右正掌率陳玉成,後軍主將、副掌率李秀成等人開會時,一臉自信地說道:

“予已受天命,縱敵兵百萬,彈丸雨下,又將如予何!況和春非吾敵也,諸將弄彼如小兒,特供一時笑樂耳,奚恐為?”

天王洪秀全對自己相當自信,也給眾將打氣,認為重建江南大營的清朝欽差大臣、江寧將軍赫舍裡·和春很好對付,其實大家覺得很不容易。

而就在中軍主將兼正掌率蒙得恩主持朝政期間,天安洪仁發照樣靠著三弟天王洪秀全,對蒙得恩處處設限,沒有什麼顧忌。

後軍主將、副掌率李秀成曾上奏天王洪秀全,請求不再任用天安洪仁發,但洪秀全一怒之下將他革爵,這也是很多人看不起洪仁發,卻又無可奈何的根源。

洪仁玕很無奈

清朝咸豐九年(1859年)三月,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從香港來到天京,洪秀全非常倚重他,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加封為開朝精忠軍師頂天扶朝綱幹王,命他主持朝政,中軍主將兼正掌率蒙得恩等人襄助。

由於幹王洪仁玕沒有參與金田起事,此前也沒有立過什麼功勞,引發朝野議論紛紛。

他是太平天國一霸,石達開、洪仁玕怕他,李秀成根本惹不起他

天王洪秀全為了平息怨言,接著又冊封中軍主將兼正掌率蒙得恩為贊王,前軍主將、右正掌率陳玉成為英王,後軍主將、副掌率李秀成為忠王等。

天王洪秀全沒有忘記自己的親大哥,就在這期間不顧群臣反感,復封天安洪仁發為信王。

幹王洪仁玕沒有治國理政的經驗,但他還是盡力“在其位謀其政”,可信王洪仁發還是“干預政事”,恣意妄為,洪仁玕也無可奈何。

信王洪仁發成了天王洪秀全的一個象徵,然而,他不是一個賢王,只能把事情攪亂。

隨著曾國藩的湘軍實力一步步增強,太平天國局勢日益崩壞,信王洪仁發的選擇,也是一個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