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經典危機處理,不但自己免死還拯救了大漢,否則歷史將改寫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說的是在一定條件下,福禍可以相互轉化,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和哲學。

人的一生短暫而又不易,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都曾經面臨過這樣或那樣的人生危機,而危機來臨時,不同的人不同的處理方式,危機產生的結果則完全不同。

單位裡的老大主管人事,而你是辦公室主任,老二是單位法人,當老大讓你蓋公章籤一份老二並不贊同的合同,你會怎樣面對呢?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這樣的難心事,那我們不妨學學陳平,看他是怎麼應對生死存亡的危機的?

中國古代的官場明爭暗鬥,波濤洶湧,稍不留神,就會捲入權力鬥爭的漩渦,落得身敗名裂甚至身首異處的下場。

可總是有些人,能沉著冷靜從容面對。

史上最經典危機處理,不但自己免死還拯救了大漢,否則歷史將改寫

西漢開國功臣,陳平無疑是化解危機的佼佼者,直到今天,仍然對我們有借鑑意義。

公元前195年,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亂歸來的劉邦舊傷復發,臥病不起,這時燕王盧綰又起兵叛亂,劉邦遂派大將軍樊噲領兵討伐。

樊噲走後,身邊人提醒劉邦說,如今呂后干政,等陛下百年之後,如果呂后與樊噲聯手作亂,那劉家天下恐怕危矣。

樊噲是劉邦的老鄉,青年時的玩伴和好友。反秦前以賣狗肉為生,劉邦從來都是拿起狗肉就吃,也不給錢,樊噲老實敦厚,也不好意思向劉邦討要,二人的關係就像親兄弟一般。

後來,樊噲娶了呂后的妹妹,劉邦和樊噲成了“連橋”,但也正是這層貌似親上加親的關係,差點要了樊噲的小命。

聽到身邊人提醒,重病中的劉邦立刻擔憂起來,他早已對呂后干預朝政不滿,呂后的妹夫樊噲又是西漢第一猛將,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樊噲敦厚又怎麼樣呢?

劉邦不能拿他的天下去賭,派樊噲出征後他立刻反悔,就想臨陣換將,削奪樊噲的兵權,可該怎麼辦呢?於是派人找來他信任的郎中令陳平商量,並採納了陳平的建議。

陳平臨出發前,劉邦秘密交待:我等著你把樊噲的人頭拿來給我,那樣我才能放心。

陳平把太尉大將軍周勃藏入車中,只帶著幾個隨從,以傳詔令的名義來到樊噲軍中。

樊噲見陳平只帶幾名隨從,就以為只是普通傳詔,就放鬆了警惕,獨自騎馬前來接旨,這時周勃出其不意從車中躥出,一下子就將樊噲制服,並奪了能調動軍隊的印符。

周勃在軍中聞名遐邇,又有軍隊的印符,很快就控制了樊噲的軍隊。陳平與周勃把樊噲綁了之後,商量該如何處理。

如果按照劉邦的旨意,把樊噲砍了頭自然省事,可問題出現了。

史上最經典危機處理,不但自己免死還拯救了大漢,否則歷史將改寫

第一個問題,樊噲是有功於大漢的大功臣,又是劉邦的老鄉和鐵哥們,萬一劉邦將來後悔了怎麼辦?還不是陳平和周勃去背鍋?

第二個問題更要命,樊噲是呂后的親妹夫,呂后心狠手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是未來執政的潛力股,如果砍了樊噲的頭,呂后怪罪下來,自己和周勃的腦袋估計也得搬家了。

第三個問題也難辦,如果不砍樊噲的頭給劉邦,就是犯了欺君和迕逆之罪,劉邦真要深究的話,自己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無論殺與不殺,樊噲都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也是陳平一生當中面臨的最大一次危機。

陳平權衡再三,決定押解樊噲回長安,交由劉邦親自處理,這樣,聰明的陳平又把皮球踢給了劉邦,儘管這做法有點不地道,但也是既能保全自己又禍不及人的最好的辦法了。

回長安半路上,聽說劉邦駕崩,呂后已經攝政,這讓陳平驚出了一身冷汗,慶幸自己當初沒有砍樊噲的頭。

陳平於是快馬加鞭,急著回長安向呂后解釋,以免小人藉此離間。

一到長安,陳平就全身白衣孝服跪伏在劉邦靈柩前,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哭訴說:先帝啊,您派我去奪樊噲的兵權,並砍下他的頭帶給您,如今我按您的旨意,把樊噲押解回來,交您親自審判,可您卻不在了,這叫臣下怎麼辦呢?

陳平這哪裡是哭給死人聽呢?明明是向呂后邀功啊,你看臣下會做事吧,寧可違背了皇帝的旨意,也保全了你妹夫的性命啊!

史上最經典危機處理,不但自己免死還拯救了大漢,否則歷史將改寫

呂后知道樊噲沒死,龍顏大悅,心說,陳平你小子挺會辦事啊,將來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此後,陳平更加獲得呂后信任。丞相曹參死後,陳平升左丞相,與右丞相王陵一起執政。

呂后大封呂氏諸王后,王陵遷太傅無實權怒而告病不朝,陳平繼右丞相位,成為名義上的二號人物。但因為呂產、呂祿等呂氏諸王掌握禁衛軍兵權,陳平實際上沒多少實權。

呂后死後,陳平聯合太尉周勃發動了誅殺呂氏諸王的行動,廢非漢惠帝親生的漢少帝,擁立代王劉桓為帝,是為漢文帝,為恢復劉氏江山,開創文景之治立下了頭功。

也驗證了劉邦:“保我劉氏江山,必勃也”的遺言,劉邦的知人識人能力可見一斑,這在我上篇文章中提到,感興趣的朋友可關注閱讀。

如果當初陳平冒冒失失砍了樊噲的頭,按呂后睚眥必報的性格,陳平和周勃大機率腦袋都會搬家,真若那樣,大漢江山是否會變成呂氏真的很難預料。

漢族因為強漢得名,如果強漢不在,漢民族將何去何從呢?

所以說陳平處理這次危機,改寫了中國歷史並非危言聳聽,您以為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