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日本妻子:半生守寡,家徒四壁,臨終前一舉動感動無數國人

1939年,郭安娜著寫的《我的丈夫郭沫若》一書出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從書名來看,這本書是郭沫若籍妻子郭安娜特意為丈夫而寫的一本書。而在許多年後,郭安娜在接受研究郭沫若的知名專家唐明中先生訪問時表示:“我沒有寫過《我的丈夫郭沫若》,不是我寫的。“

郭沫若日本妻子:半生守寡,家徒四壁,臨終前一舉動感動無數國人

如今在各大圖書網站,幾乎已找不到這本書的蹤跡。很遺憾,書裡的具體內容我也不曾閱過,我只知因為這本書的出版,各種質疑聲如潮水般湧向了郭沫若,關於郭沫若的感情批判至此喧囂塵上。

歷史有時讓人很無奈,我們想撥開迷霧,瞭解那些已經成為過去式的故事的真相併不能始終如願,郭沫若與郭安娜的感情真相亦是如此。隨著當事人的離去,這段感情究竟孰是孰非,註定要成為一個懸案。

今天,我們拋開這本書,拋開對這段異國婚姻的評判,單純聊一聊郭安娜這位女子。

郭沫若日本妻子:半生守寡,家徒四壁,臨終前一舉動感動無數國人

郭安娜,不姓郭,只是以夫之姓冠她之名罷了。她出身於日本武士家庭,原名佐藤富子。

1915年,21歲的佐藤富子因不滿母親給她安排的包辦婚姻,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成為東京聖路加病院的一名護士。

當時的她或許怎麼也不會想到,為躲避婚姻而出逃的自己,竟會躍進另一段感情的枷鎖裡。

在聖路加病院的第二年,佐藤富子遇到了比她年長兩歲、在岡山高等學校攻讀醫科的郭沫若。郭沫若對佐藤富子該是一見鍾情的感覺吧,他在第一封信裡寫道:“我在醫院大門口看見您的時候,我立刻產生了就好像是看到(了)聖母瑪利亞那樣的心情,您的臉放出聖光,您的眼睛會說話,您的口好像櫻桃一樣,我愛上了您!”

郭沫若深受五四文化影響,熱情、大膽、激進、直白,他的這種性情於含蓄的日本文化而言,於年輕的佐藤富子而言,是與眾不同的,也是浪漫而具有吸引力的。

據傳,在短短的4個月時間裡,郭沫若和佐藤富子連續通訊40多次,最密集的時候,一個星期就有5次通訊。書信裡的言語溫存,逐漸融化了從封建家庭裡出來的佐藤富子,她勇敢地追隨郭沫若到岡山同居。

對於這段感情,佐藤家畢生都沒有接受和諒解。佐藤富子選擇了郭沫若,就意味著放棄了原生家庭。

1916至937年,郭沫若與妻子共同生活21年,共同度過了其在日本最清貧、最困難的日子。在這段時期,佐藤富子為郭沫若哺育了四兒一女,獨自承擔全部家務。

郭沫若日本妻子:半生守寡,家徒四壁,臨終前一舉動感動無數國人

1937年,政治風雲變幻,盧溝橋事變爆發,郭沫若與妻兒不辭而別。這對佐藤富子是一個極大的打擊,一方面丈夫的離去讓她倍感傷心,另一方面還要忍受日本當局對她的嚴刑拷打和監禁。

據佐藤富子回憶那段非人的監禁說:“他們緊緊地揪住我的頭髮,把我掀翻在地,又狠命地把頭觸地,發出嘭嘭的沉悶的聲響,我的頭疼得像要炸裂開來了,繼而又昏沉沉的,什麼都不知道了……”

漫長而孤獨的11年裡,佐藤富子獨自在日本撫養五個孩子長大,租田開荒,漿洗衣服,曾經那個衣食無憂的望族小姐,為了這段飛蛾撲火的愛情,承受了太大的代價。

郭沫若日本妻子:半生守寡,家徒四壁,臨終前一舉動感動無數國人

1948年,佐藤富子偶然得知了郭沫若的訊息,趕緊漂洋過海來中國開始萬里尋夫。只不過,當初那個為她寫情書的熱血青年,身邊已經有了別的妻子和孩子。

饒是如此,佐藤富子依然視自己為中國人,她與五個孩子在關照下都加入了中國國籍,一直定居在大連。

1995年,101歲的佐藤富子在臨終前,將自己僅有的500萬日元悉數捐給了中國。在她心中,中國是她的第二故鄉,更是她人生的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