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歷史對照年表:五胡十六國(公元313年—公元439年)

中外歷史對照年表:五胡十六國(公元313年—公元439年)

中外歷史對照年表:五胡十六國(公元313年—公元439年)

[1]。

《米蘭敕令》(拉丁文:Edictum Mediolanense

,英文:Edict of Milan

,又譯作《米蘭詔令》或《米蘭詔書》):

公元313年,統治西部的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即君士坦丁大帝)和統治東部的李錫尼在於義大利的米蘭共同頒發的一個寬容天主教的敕令。

在頒佈此敕令之前,信仰一神的基督教被信仰多神的羅馬政府所不容,多次遭到打壓迫害。儘管如此,基督教還是在民間盛行。君士坦丁一世即位後,為了拉攏日益盛行的基督教徒,聯合統治東部的李錫尼共同頒佈此敕令。《米蘭敕令》宣佈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羅馬帝國境內的民眾有信仰天主教的自由,並且將沒收的基督教會財產發還,給予基督教徒的寬容政策。但是,李錫尼後來並未嚴格遵守《米蘭敕令》,曾下達一些針對基督教的禁令。

此敕令還未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直至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於公元393年頒佈的《薩洛尼卡敕令》(俗稱《基督教國教敕令》)才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君士坦丁一世在臨終前(公元337年)才接受洗禮,成為基督教一份子。

[2]。

王敦之亂(又名“王敦之叛”):

發生於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至晉明帝太寧二年(公元324年)的東晉統治集團之間的鬥爭。

權臣王敦曾在東晉初年與其堂弟王導,為晉元帝司馬睿立下汗馬功勞。東晉建立後,兩人都重權在握但,但司馬睿希望減弱王氏兄弟的影響力,並提拔劉隗、刁協等其他士族人士,但最終引發“王敦之亂”。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以討伐東晉大臣劉隗為名進攻建康,得手之後自任丞相,從而控制朝廷。晉元帝死後,晉明帝繼位。王敦企圖乘機篡位自立。於是晉明帝出兵討伐王敦。最終王敦失敗,並亦在戰事期間病逝。

“王敦之亂”後,蘇峻憑藉平定叛亂而有功獲封賞,威望漸長,軍事力量增強。但同時蘇峻亦驕傲自滿,企圖自立,導致了後來的“蘇峻之亂”。

[3]。

《尼西亞信經》(全稱《尼西亞—君士坦丁信經》):

這是傳統基督教三大信經之一,也是“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的會議結論。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公元325年召開“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會議主要是解決耶穌與天父關係理解上的分歧,即耶穌是否與天父同質還是類似。此次會議採納君士坦丁一世的建議,確定“聖子與聖父同質”,即聖父、聖子、聖神為三位一體的天主,地位平等。另外,會議確定了基督教逾越節(即現今之復活節)的日期,以獨立於《聖經》中的希伯來曆。“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對基督教具有重大歷史意義,這是第一次的世界性基督主教會議,促進了基督學的發展。

公元381年,狄奧多西一世召開“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對《尼西亞信經》進行修改。此外,基督教內不同的分支對《尼西亞信經》接受程度不同,也有不同的版本。

【基督教三大信經是指《使徒信經》(即《宗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大納西信經》(即《亞他那修信經》)。】

[4]。

瓦萊裡烏斯•李錫尼亞努斯•李錫尼(Gaius Valerius Licinianus Licinius

,263

年-325

年):

四帝共治時期,羅馬帝國東部皇帝。李錫尼曾與君士坦丁一世共治羅馬帝國,但兩人只維持表明上的友好。公元321年,兩人私下鬥爭正式擺上桌面,戰事再起。公元324年,李錫尼戰敗,被迫投降。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一世藉口李錫尼煽動軍中蠻族叛亂而將其與其兒子一起處死。

[5]。

蘇峻之亂(蘇峻、祖約之亂):

東晉咸和二年(公元327年),蘇峻聯合鎮西將軍祖約以討伐外戚權臣庾亮為名起兵進攻首都建康。次年建康被攻破,庾亮逃跑。蘇俊得以掌握朝中重權。但是,蘇峻等人在攻陷建康後大肆破壞宮殿,導致民不聊生。庾亮則聯合江州刺史溫嶠,共舉大將軍陶侃為盟主,起兵反抗蘇峻,此外,三吳地區亦有義兵起事。

東晉咸和四年(公元329年),戰事被平定。蘇峻於公元328年戰死;祖約則投奔後趙,於咸和五年(公元330年)被石勒誅殺,宗族被滅。餘眾陸續被消滅。

在“王敦之亂”中,蘇峻曾出兵幫助朝廷消滅王敦。蘇峻在軍中很高威望,可惜他居功自傲。當時任中書令的庾亮就認定蘇峻是一個禍患,終有一日會引發禍亂。祖約雖也曾參與討伐王敦,但自覺不受朝廷重用,十分憤恨。因此兩人一拍即合,共同發起叛亂。

中外歷史對照年表:五胡十六國(公元313年—公元439年)

[1]。

聖誕節(Christmas

,又稱“耶誕節”):

是基督教為紀念耶穌出生而設立的節日。但《聖經》中從未提及耶穌出生在哪一天。一般認為是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將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大部分的天主教聖誕節定於每年12月25日,而東正教則將聖誕節慶定在每年的1月7日。

[2]。

君士坦丁一世【蓋烏斯•弗拉維烏斯•瓦勒裡烏斯•康斯坦丁烏斯(GaiusFlaviusValeriusConstantinus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theGreat

),272.2.27

-337.5.22

】:

四帝共治時期,為西部羅馬帝國皇帝。在多次內戰中獲勝後,自公元324年起便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統治者。在位期間,加強君主專制,大力削減元老院權力,使元老院成為名義上的存在;推進一系列軍事、經濟、政治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對宗教的改革,使基督教從壓迫政策到自由信仰,他自己就是第一位皈依基督宗教的羅馬皇帝。

中外歷史對照年表:五胡十六國(公元313年—公元439年)

[1]。

王羲之(約303

年—約361

年,一說為321

年—379

年):

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收幷蓄,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代表作《蘭亭序》(也稱《蘭亭集序》,現已佚失)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2]。

尤利安(Julian

,全名弗拉維烏斯•克勞狄烏斯•尤利安努斯,Flavius Claudius Iulianus

):

為了與193年在位的狄圖斯•尤利安努斯區分,通常將其稱為“尤利安二世”,是四帝共治時期,羅馬帝國皇帝,也君士坦丁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即位後,他實行經濟改革和宗教改革。身為基督教徒的他,在盛行基督教的帝國將古羅馬的多神教重新引入,為此揹負“背教者”的惡名。與此同時,由於他對學問的熱愛,為他贏得了“哲學家”的稱號。

中外歷史對照年表:五胡十六國(公元313年—公元439年)

[1]。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公元381年,狄奧多西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也是“第二次基督教大公會議”。此會議繼續討論聖父(即天父)及聖子(即耶穌)本質。結果,此大公會議通過了修訂《尼西亞信經》的決議,宣佈“聖靈具有神性”,肯定了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優越地位,確定了《聖經》正典綱目(舊約46卷,新約27卷),從而進一步奠下三位一體的神學教義。

[2]。

淝水之戰:

公元383年,“東晉”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是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此戰之後,“前秦”衰敗,而“東晉”趁機北伐,收回黃河以南領地,不僅有效遏制了北方外族的南下侵擾,還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中外歷史對照年表:五胡十六國(公元313年—公元439年)

[1]。

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Ⅰ,346

—395.1.17

,又稱“狄奧多西大帝”):

四帝共治時期,東部羅馬帝國皇帝;公元394年統一羅馬後,成為唯一的羅馬帝國皇帝,也是羅馬帝國分裂前的最後一位皇帝。公元393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基督教提升至國教地位,並於公元394年,正式禁止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狄奧多西一世在公元395年死後,將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分給長子阿卡迪烏斯,西部分給幼子霍諾里烏斯。至此,羅馬帝國再未統一。

中外歷史對照年表:五胡十六國(公元313年—公元439年)

[1]。

注:

公元前54年,凱撒大帝在遠征高盧時發現了不列顛群島,而且當時已經有為數眾多的人生活在上面。顯然當時生活在不列顛群島的人的文明水平是不及羅馬。在第一次遠征不列顛失敗後,凱撒大帝與公元前54年再次遠征不列顛群島,可惜羅馬境內起義內亂頻繁,凱撒大帝無法完全統治不列顛,而且之後的幾代統治者都對這偏遠地區不感興趣,所以不列顛島上的人民還擁有相當高的自主權。

公元43年,克勞狄烏斯將部分不列顛島(相當於今天的英格蘭地區)收入羅馬帝國的統治版圖。不列顛開始羅馬化。到了公元122年,哈德良皇帝為防禦北方的蘇格蘭人的入侵,歷時6年建立著名的“哈德良長城”。在公元142年,羅馬人在“哈德良長城”以北又修築長達37公里的“安敦尼長城”。

隨著羅馬帝國的日益衰敗,爭奪帝位的戰爭和人民起義的戰亂不斷,使得羅馬帝國無力再管轄這偏遠地區。公元407年,時任不列顛總督的君士坦丁三世為爭奪羅馬帝國帝位,帶領將士撤出不列顛,與公元410年全部撤出,宣告羅馬都不列顛的統治結束。

羅馬人撤離後,來自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入侵不列顛,成為後來的英吉利人。

[2]。

陶淵明(約352

年或365

年—約427

年):

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故又稱“靖節先生”。東晉末年著名的詩人、辭賦家,著有《陶淵明集》,因“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飲酒賦詩。

五胡十六國(CE304

—CE439

西晉末年,外族崛起。司馬氏朝廷由於“八王之亂”導致國家內耗嚴重,無力抵抗外族入侵,給予五胡舉兵入侵中原機會。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公元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公元439年)。在這百餘年的時間裡,數十個以匈奴、羯、鮮卑、羌(qiāng)及氐(dī)、漢人為主的政權紛紛建立,彷彿又回到春秋戰國時期,可惜百姓遭到更為嚴重的苦難,故史稱“五胡亂華”。北魏史學家崔鴻(約478年—約525年)以其中十六個國家撰寫了《十六國春秋》,於是後世史學家又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但實際上這一時期國家數目遠多於16。

這一段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由於胡人在北方的殘暴統治,北方大多數漢人從黃河流域大規模避亂進入長江流域,使經濟政治中心初步向南方轉移,史稱“衣冠南渡”。而淮河淮南流域成了南北交戰的主戰場,從此逐步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十六國:

五涼:前涼,後涼,北涼,南涼,西涼

四燕:前燕、南燕、後燕、北燕

三秦:前秦、後秦、西秦

二趙:前趙、後趙

一成:成漢

一夏:胡夏

中外歷史對照年表:五胡十六國(公元313年—公元439年)

注:文中圖片未經作者書面同意,請勿複製轉載,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