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慈禧待見,不被光緒喜歡,“退位讓國”的隆裕太后不是懦弱

文|顏小二述哲文

關於隆裕,據《清史稿》記載:

“光緒十四年十月,孝欽顯皇后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為皇后。二十七年,從幸西安。二十八年,還京師。三十四年,宣統皇帝即位。稱‘兼祧母后’,尊為皇太后。上徽號曰隆裕。宣統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遜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

幾個年號,就能簡單總結這位清朝末代太后隆裕的一生。

她從慈禧的侄女成為光緒的皇后,又因溥儀登基成為清朝實際上最後一位“最高統治者”,而後,為了大局著想、也為了避免生靈塗炭,性情柔軟的她,給清朝按下了“結束鍵”。之後,帶著半輩子在冷漠夾縫中喘息的冷遇,1913年,46歲的她,常年心情鬱郁,染病去世。

不受慈禧待見,不被光緒喜歡,“退位讓國”的隆裕太后不是懦弱

為何隆裕皇太后會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鬱鬱寡歡,染病去世呢?原因與她一生做出一件大事有關;也與她作為一個生在帝王家的“女人”,身不由己、受盡“冷遇”有關。

但是,必須說明的是,雖然許多人都以“懦弱”形容隆裕皇太后,顏小二卻覺得,她並非“弱”,還是審時度勢下的“以退為進”,同時,她的一些決斷,倒是讓顏小二看出了與她於世人眼中懦弱姿態所不符的“勇氣”。

1、隆裕太后生命中的一件大事

慈禧70多歲去世,而慈禧一手扶持的隆裕皇太后,雖然在慈禧、光緒去世後,帶著年幼的溥儀把持風雨飄搖的清王朝一小段時間,但是她卻並不長壽,46歲就去世了。

而她早早去世的主要原因其實不難推敲,大抵與她生命中一件大事有關,即“清帝遜位”。

根據史料記載,1911年12月6日,載灃辭掉了攝政王的職位,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后掌權,但那時清朝覆滅幾乎可以預見。

不受慈禧待見,不被光緒喜歡,“退位讓國”的隆裕太后不是懦弱

12月7日在養心殿中,隆裕和內閣總理大臣進行了大約一個小時的長談,內容與“清帝遜位”有關。

12月28日,在群眾的呼聲下,隆裕皇太后召集王公貴族,確定“清帝遜位”。

也就是說,清王朝以隆裕皇太后的“點頭”正式畫上了句號。

不受慈禧待見,不被光緒喜歡,“退位讓國”的隆裕太后不是懦弱

這個“句號”,對於隆裕皇太后來說,對於一個曾經是清朝皇后、乃至皇太后的人來說,她結束的是“祖宗”基業。

設身處想想,皇太后受到清王朝式的正統封建教育,而我國自古以來,就具有極強的“家國情懷”。對於一位清朝皇太后來說,皇太后隆裕放棄的不是什麼權力,而是封建帝制下的“家和國”。

在她的世界觀裡,她放棄的,是自己的“家和國”,即便她從未被歷史齒輪下、眾望所歸的那擁有與過去不一樣之新面貌的“家國”所拋棄。但是,即便是這樣,作為親手給清王朝劃上句號的最後一位“最高統治者”,足以讓她鬱鬱寡歡。日久天長下來,染病去世,也是可以預見的。

不受慈禧待見,不被光緒喜歡,“退位讓國”的隆裕太后不是懦弱

毫無疑問,隆裕皇太后曾是清王朝權力最大的人,但是那時的她一定“不快樂”。

而她的“不快樂”,在顏小二心裡,不止與她是清王朝名義上按下“結束按鈕”的人有關,還和她在“帝王家”的小心翼翼以及冷遇有關。

2、被慈禧指婚給光緒,她小心翼翼,而又受盡冷遇

清末一位名叫“信修明”的宦官,曾這樣回憶隆裕:

“因為她性質仁懦,不僅未受光緒的恩寵,就是慈禧太后也對她沒有特恩。在宮廷里名有六宮之權,其實上既受制於太后和皇帝,對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對太監,也不敢驕傲自尊。每日必至兩宮,早晚請安。請安完畢,只有閉宮自守,心中惴惴,惟憂鬱而已。後只率二妃在太后面前奉侍。太后對他們雖無特別管束,但禮儀之縛人,有較平民更為嚴重。每日在太后面前,提心吊膽,只有與太監為伍。”

人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而出生在顯貴家庭之中,對於某些人來說,卻不是什麼太幸運的事情。

不受慈禧待見,不被光緒喜歡,“退位讓國”的隆裕太后不是懦弱

隆裕出生在清朝末年亂世的帝王家,是一個性格安靜、內斂,甚至在旁人眼裡還有幾分的女子。

19歲的時候,作為慈禧的侄女,她在慈禧的安排下,成為了光緒的皇后。

隆裕沒有出色的容貌,也沒有太討喜的性格,為何會被慈禧相中?原因可能是她的性子“好拿捏”。而慈禧將她安排在光緒身邊,也有那麼些“管住”光緒的意思。

於此,當她與光緒的婚事由慈禧促成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她難以得到丈夫光緒的寵愛,甚至還被光緒防備。即便是光緒最愛的珍妃去世以後,這樣的境況也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因為局勢複雜,她一面應付著慈禧施加的壓力,一面還要小心勸導光緒不要和慈禧起衝突。兩邊不討好的情況下,舉步維艱。

同時,作為後宮之主,因為受到光緒、慈禧的束縛,她亦無法擁有皇后應有的威嚴,管制不了妃嬪,即便是對侍奉自己的太監,也無法拿出皇后的驕傲與尊貴。

她這個皇后當得,確實受盡冷遇。

不受慈禧待見,不被光緒喜歡,“退位讓國”的隆裕太后不是懦弱

3、清朝末代“皇太后”,一個“以退為進”的女人

評價一個人,隨意起來很容易,但認真起來,很難。

顏小二始終覺得,這個世界難以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在後宮之中,不受慈禧照顧,也不受光緒待見,連宮裡的太監都要小心對待,如果將隆裕的性格僅僅定義為“懦弱”,便是太不負責任了。

懦弱的女人,是沒辦法在風雨飄搖的清王朝裡“垂簾聽政”的,更無法咬緊牙關在天下人面前作出“清帝遜位”的決斷。她若是真的懦弱,大可以逃避的姿態待之,而不是聯想到萬千生靈,成為那個按下“結束鍵”的人。

歷朝歷代,最後那個按下“結束鍵”的人,可能要揹負的,是千古罵名。而對於一個從記事起就受到“封建教條”洗禮的皇家貴族,按下“結束鍵”,是某種程度上的“背叛”。

這種“背叛”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從隻言片語的歷史碎片中,顏小二沒有看到她的“弱”,倒是看到了她的“以退為進”,和“勇氣”。只可惜,她生在了亂世年代的帝王家。

不受慈禧待見,不被光緒喜歡,“退位讓國”的隆裕太后不是懦弱

顏小二有個大膽的想法,如果隆裕沒有生在帝王家,沒有生在那個亂世,會不會擁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會不會長成一個狡黠的女孩?如果清朝末年沒有隆裕,歷史會不會改寫?當然,這些“如果”不過是感慨罷了。

最後感慨一句,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而以人為鑑,則可知得失。隆裕皇后的一生,或許可以幫助螢幕前的你我,更加可惜“珍貴”的平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