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當朝說他是奸臣,後人卻稱其為千古名相

評價封建王朝時,每個人詬病最多都是王朝末期的兵荒馬亂,若不以成敗論英雄,每個封建王朝都有自己的可取之處。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當朝說他是奸臣,後人卻稱其為千古名相

南北兩宋在軍事上“積貧積弱”,甚至還爆發了“靖康之恥”,但拋開這些,每當人們在文獻中尋找古代科技時,往往都會聚集在宋朝,南北兩宋的科技在很多方面都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火藥、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出現的年代可能各不一樣,但只有在宋朝才算是真正的發展壯大,醫學有宋慈的《洗冤集錄》、數學提出了“正負開方術”,這一項成就比西方要早500多年……除科技外,文學方面有我們最熟悉的宋詞。

不僅如此,宋朝還試圖進行變法,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在這場長達數十年的改革當中,君子、小人如同過眼雲煙,就連皇帝也是搖擺不定,身處變法中心的王安石,名流千古,任人評說。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當朝說他是奸臣,後人卻稱其為千古名相

人們對王安石的瞭解大多都停留在詩詞、散文方面,王安石這個人就如同他自己寫的詩詞一樣:“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站在最高的地方,往往都是苦寒之地,荒無人煙,也沒人能夠理解王安石心中所想、所悟,只有一腔壯志推動著他,然而壯志難酬啊!

宋神宗一向支援王安石變法,但保守派司馬光、蘇軾、歐陽修等人都是朝中要員,他們議論紛紛難免會讓宋神宗動搖。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當朝說他是奸臣,後人卻稱其為千古名相

熙寧三年(1070年)宋神宗召見王安石,跟他說:朕聽聞有‘三不足’說,愛卿可知道?

三不足分別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三不足說到底是不是王安石說得有待考證,但這“三不足”卻也符合他的思想,即便天變(大自然災難)、人言(流言蜚語)眾多也都無法阻擋王安石的變法。

熙寧四年(1071年)京城就出了這麼一件大事,史載東明縣上千農民聚眾到開封衙門狀告王安石,之後還圍在王安石家門口鬧事。

民憤如此之深,引起朝中百官驚恐不已,保守派上奏宋神宗抵制新法,應當多聽聽百姓的話,宋神宗此刻有些動搖了。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當朝說他是奸臣,後人卻稱其為千古名相

熙寧七年(1074年)天下大旱,饑民流離失所,群臣再次上奏要求罷相王安石,曹太皇太后,高太后也是向宋神宗哭訴“王安石亂天下”,迫於壓力王安石最終被解除了宰相職務。

而這一切的根究都是王安石新法,免役法、免行錢。

王安石為了推動經濟,免除了賦稅,折算為錢幣,免行錢也是免掉了各行各業的商稅,改為用錢折算,以此來彌補國庫。

法是好法,但是落實到各個地方卻出了不少的差錯,由於各地的收入不統一,能上交的錢稅十分有限,而小商小販小本經營都要收取一定的費用,這逼得他們也是買糧籌款,一次大旱,也是揭露了新法的弊端。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當朝說他是奸臣,後人卻稱其為千古名相

王安石變法出現了這麼大的差錯,還導致了靖康之恥,南宋官員也是一一列舉了他數條罪狀,《宋史》也是將王安石列入“奸臣傳”,明清兩代就基本上坐實了王安石“奸臣”一說。

南宋官員羅大經就點評了一句: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朱熹則說: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於崇寧、宣和之際,而禍亂極矣。

就連三蘇當中的蘇洵也是寫:“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蘇洵會這樣點評王安石,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因為蘇軾在朝中是保守派,站在不同的立場,自然還是要維護一下自家人。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當朝說他是奸臣,後人卻稱其為千古名相

王安石變法卻是存在諸多的弊端,它難以觸及到封建體制的根本,在動搖不了封建制度時,新法的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不過從現代人來看,王安石的思想比宋朝人要開明的多,梁啟超說:以不世出之傑,而蒙天下之詬,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則有克林威爾,而在吾國則荊公。

如今人們看待王安石不再是“奸臣”,而是改革失敗的“千古名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