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歷史為何分春秋和戰國?看戰爭規模和兵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人都覺得春秋和戰國的劃分也許沒什麼必要,但是實際上,春秋和戰國的劃分是非常合理的,我們看看春秋和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就知道了。

東周歷史為何分春秋和戰國?看戰爭規模和兵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奴隸主貴族的勢力日漸衰落,奴隸主原有的軍事組織也開始分表明。原來承擔兵役軍賦的只限於都內的“國人”,由於戰爭日益頻繁,規模日趨擴大,賦的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加,於是負提兵役軍賦的範圍不得不由國都擴大到“野”的行政組織“丘”。

東周歷史為何分春秋和戰國?看戰爭規模和兵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軍隊的主要成分也就隨這由奴隸主貴族及其‘。國人”改變為大批的農民;加之武器效能的改進和數量的增加,郡縣徵兵制的逐步實施,提供了可以組織和裝備更多軍隊的物質條件,使軍隊的數量明顯增長。

隨著軍隊建設規模的擴大,戰爭中投入的兵力數量也逐漸增多。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晉國投人兵車700乘,約2萬多兵力;公元前529年,諸侯召開平丘(今河南封丘附近)之會,晉國為了震懾諸侯,竟出動戰車4000乘,約12萬人的強大兵力;公元前484年的艾陵之戰中,吳投人戰場的兵力達10多萬人,僅齊國一戰而損失的兵力就有2400餘人。到了春秋末期,用兵的數量更呈增多趨勢,“舉師十萬”,“馳車千馴,革車千乘”已是一般的戰爭規模。

東周歷史為何分春秋和戰國?看戰爭規模和兵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戰國時期,各諸侯強國不僅擁有“名師數十百萬”,而且直接投人戰場的兵力也非常巨大。例如:王剪滅楚之戰,投人戰場的兵力達60萬之多;秦趙長平之戰,趙軍戰敗,僅被秦將白起俘坑的趙卒就達40萬之巨。與此同時戰場空間已從平原曠野延伸到山林沼澤、江河湖海;戰爭持續時間已經不再是“旦而戰,見星未已”,敵軍已經宵遁,而是“曠日持久數歲”。

東周歷史為何分春秋和戰國?看戰爭規模和兵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如趙武靈王“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齊相孟嘗君田文聯合韓、魏“以二十萬之眾攻荊(楚),五年乃罷”;魏惠王“圍邯鄲三年而後能取”;等等。軍隊兵額的增加,使戰爭的規模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連續的進攻,反覆的角逐,使一場戰爭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若干規模不等、而又具有相同目的的戰鬥。公元前506年的吳楚柏舉之戰中,吳軍首先重創楚師於柏舉,爾後實施戰略追擊,再敗楚師於清發水(今湖北安陸、隨縣的水)、雍(今湖北的鄖縣西),五戰五捷,一直打到楚都邪。公元前505年6月,連連敗北的楚軍在秦的援助下,又先後敗吳於沂(今河南桐柏東,疑為翟)、軍祥(今湖北隨縣)、雍(今湖北鄖縣西)、公之溪,吳軍大敗而歸,一場持續一年多的戰爭方告結束。

東周歷史為何分春秋和戰國?看戰爭規模和兵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齊、燕即墨之戰,前後持續達五年之夕、,秦、趙邯鄲之戰先後持續三年而終。可見春秋時期的戰爭與戰國時期其實完全不在同一個體量之下。

參考資料

【1】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