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如何收割的:龐氏騙局100年

韭菜是如何收割的:龐氏騙局100年

從1919年,查爾斯·龐茲發明“龐氏騙局”至今,已過了100年。

在這100年間,各種各樣翻新的龐氏騙局層出不窮,讓一代又一代人投身於泡沫之中。

1901年,查爾斯·龐茲從義大利乘船前往美國。

這時的他大概不會想到,假以時日,他將成為聞名世界的騙子。畢竟,還沒到美國,他身上的200美元就被賭場騙子騙得只剩2。5美元了。

鑑於龐茲的履歷,我們不能完全相信一個騙子的自傳,他肯定給自己加了“濾鏡”。畢竟在整本自傳中,他都沒有正面承認過自己是個“騙子”,至少不是有意騙人的。

而在龐茲因“龐氏騙局”入獄,被保釋外出,到佛羅里達州之後,又以相同的套路詐騙了一次,於是獲得了更久的刑期。若說他不是有意騙人,大概沒人相信。

在他詳細講述的兩個騙局中,一個是“善意的謊言”,而“龐氏騙局”也不是有意騙人,只是失敗了。我們儘可以帶著對他動機的懷疑,看看他從義大利來到美國之後都發生了什麼事。

韭菜是如何收割的:龐氏騙局100年

從被騙到騙人

一句英語也不會說的龐茲,揣著僅剩的2。5美元,來到美國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到了自己一夜暴富的夢想破碎的聲音。

一個如此“成功”的騙子,可能是個壞蛋,卻不可能是個笨蛋。在美漂初期,龐茲除了打各種零工養活自己之外,一直在學習。首先,當然是要學會英語。

漂了4年之後,龐茲來到加拿大的蒙利特爾,在扎羅斯銀行找到了一個工作。他不但取得了扎羅斯的信任,還贏得了他女兒的芳心。

扎羅斯銀行有一些財政困難,龐茲的一位老同學作為債權人,建議扎羅斯跑路,然後申請破產,清償其他債權人的債務。並承諾剩餘的資產會與扎羅斯五五分。

扎羅斯跑路後,這位老同學安排龐茲去清算西部支行的利息和債務,給他提供了一張支票作為路費,又親自去銀行兌換現金。

星期六晚上支票兌換成了現金,星期一上午,龐茲就被警察以偽造支票罪的名義逮住了。

星期天銀行休息,銀行不會那麼快就發現支票是偽造的。而且支票上籤的不是龐茲的名字,也不是龐茲去兌換的現金。究竟為什麼週一上午龐茲就被逮住了呢?

很久之後,龐茲的房東才為此提供了證據:龐茲的老同學,也喜歡扎羅斯的女兒。

因為偽造罪,龐茲入獄三年。這期間,老同學已經消失在人海。

龐茲的學習能力在監獄裡也有所體現,從敲石塊到記錄員,一直到典獄官辦公室……用他自己的話說,“除了出獄,已經沒有升值空間了”。

而且,監獄裡還有不少“牛人”,比如前銀行傢什麼的。龐茲時常抓住機會跟他們聊天。簡直讓人感慨:一個坐牢的犯人都在不停學習,我有什麼資格不努力?

1910年7月,龐茲結束了監獄中的“學習生涯”。但他與監獄之間的緣分卻未盡於此,出獄後他打算從蒙特利爾前往紐約。

這次,龐茲聲稱有另一位同學拜託他在火車上照顧幾個義大利移民,提醒他們下車的站點。進入美國後,龐茲因帶外國人進入美國的行為觸犯了《移民法》,被宣判兩年的刑期。

讓他非常不爽的是,那五位義大利人很快被無罪釋放了。

這次坐牢期間,龐茲和因印製假鈔入獄的盧普成為了室友,因為懂義大利語、法語和英語,他還負責翻譯盧普與同夥的往來信件。

他還認識了家財萬貫的摩爾斯,摩爾斯精通華爾街的資金運作手法,在獄中還能透過股票交易大賺特賺。

韭菜是如何收割的:龐氏騙局100年

從雪球到雪崩

也許獄中的“學習”和被騙的經歷,共同為龐茲日後的精湛的騙術提供了基礎。

總之,龐茲再次出獄後,又漂過了許多地方。1915年,他正漂到新奧爾良,這個地區苦於治安問題,因此龐茲與一位義大利牧師決定,設計一個騙局。

他們來到《新奧爾良日報》編輯部門,表示義大利移民成立了一個秘密組織,以收集謀殺案的相關資訊。

這個訊息被《新奧爾良日報》在頭版刊登。從市長到普通義大利移民都相信了這件事,一個騙局就這樣成了“真相”。

當然,龐茲表示這完全是為了維護治安做出的善意謊言。

如果說這個騙局沒有為當地的人們帶來太大的損失的話,那下一個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波士頓,龐茲發現了一個利潤豐厚的好專案:國際回郵代金券。國際回郵代金券,也就是用來兌換郵票的代金券。

這種代金券可以透過萬國郵政聯盟中的任意國家購買,或是兌換一張固定價值的郵票。這意味著,可以利用匯率,透過買賣國際回郵代金券來賺錢。

舉個例子:

當時1西班牙比塞塔(歐元流通前西班牙使用的貨幣單位),可以兌換15美分。

1美元=100美分=6。66比塞塔=666分(1比塞塔可以分為100分)

西班牙郵局的國際回郵代金券30分一張,6。66比塞塔可以買22張。也就是1美元22張。

在美國,代金券可以兌換5美分的郵票。22張可以兌換價值1。1美元的郵票。

這樣,就可以獲得10%的利潤。而在其他貨幣貶值更厲害的國家購買代金券,可能利潤更高,甚至能達到200%以上。

看起來是個穩賺的生意,但是,沒有啟動資金啊。於是,龐茲開始籌集資金。他承諾投資者將在90天內獲得50%的利息。而如果發展“下線”,還可以從中抽取10%的佣金。

在第一批疑惑的使用者順利如期得到了50%的利息之後,龐茲的雪球滾了起來。

當時銀行的利息大約4%,許多使用者從銀行取款交給龐茲的公司。銀行損失大量的存款,在破產的邊緣徘徊。龐茲順勢購買了幾家銀行,以及一些其他公司。

也許一開始,龐茲的確打算透過代金券賺錢。但這個方式只適合“薅羊毛”。在資金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就無以為繼。

首先,沒有那麼多代金券可供購買。即便能夠買到那麼多代金券,並在美國兌換成郵票,但這麼多郵票又賣給誰呢?

沒過多久,龐茲就只能用新投資者的錢,為老投資者兌付。

這時,本有一個能夠成功“上岸”的機會。有人想要收購龐茲的公司。不過,收購晚了一步,擠兌風潮開始了。

對於當時的龐茲來說,適當的擠兌反而是好事,會延緩雪崩的時間。提前兌現的人拿不到那50%的利息,而順利進行的兌付,會給人們信心,度過擠兌之後,還可能會有更多資金湧入。這樣一來,騙局還能多持續一陣子。

但是,當報紙報道龐茲已經破產的訊息之後,擠兌風潮一發不可收拾。泡沫終於被戳破了。

很有意思的是,牆倒眾人推。當龐茲的失敗變得不可避免時,他的許多員工在擠兌風潮中偽造票據為自己兌付。

那些龐茲從別人手中騙來的錢,又被他的員工騙走一部分。

後來,龐茲再也沒能複製自己曾經制造過的騙局神話。1949年,龐茲死去時,身無分文。

韭菜是如何收割的:龐氏騙局100年

小結

龐茲是個“好”騙子,但卻不是個好作家。他的自傳算不上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但可以讓我們瞭解,龐茲如何看待自己的騙局和一生。

在龐茲的自傳中,他承認自己失敗了,但只是暫時失敗。他相信只要還有希望,就會有新的未來。

當然,他希望中的新未來,再也沒有來。

從“龐氏騙局”至今,百年時光已過,龐氏已死,而騙局還在不斷更新換代,捲土重來。

簡單來說,所謂“龐氏騙局”,本質上就是拆東牆補西牆,用新投資者的錢支付老投資者。

當年的《華盛頓郵報》稱,“龐茲是這個時代渴望一夜暴富的金融者的典型代表。”

一夜暴富的願望可以有,畢竟“何以解憂,唯有暴富”,雜談菌有時也會做做中彩票的白日夢。

但當你需要把真金白銀交出去時,請一定要警惕。不合理的高收益、投資穩賺不賠等保證背後,滿滿都是陰謀的味道。配合騙子表演的,是人們的貪婪。

希望大家保持警惕,不要讓騙子得手。萬一被騙一定要馬上報警,不要盲目在網上求助不認識的人,以免遇到“二次詐騙”。

巴菲特說,不要投資自己不懂的東西。

願與君共勉。

P。S。 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雜談菌,咱們慢慢聊呀~

參考資料:《騙局之王》查爾斯·龐茲

感謝關注「逸史雜談」

歷史 | 文化 | 人物 | 拆書

每天瞭解多一點

韭菜是如何收割的:龐氏騙局100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