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時刻的來歷,午時三刻到底是什麼時間?

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

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十二時辰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時辰、時刻的來歷,午時三刻到底是什麼時間?

時間來歷

古代勞動人民最初描述時間主要參照顯而易見的天象、動物生物鐘和日常作息,比如雞鳴、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

古代的更是按時間算的:

19:00-21:00為一更,21:00-23:00為二更,23:00-01:00為三更,01:00-03:00為四更,03:00-05:00為五更。

時辰、時刻的來歷,午時三刻到底是什麼時間?

注:此處“更”在古漢語和方言中讀“jīng”,漢語規範化後讀“gēng”。

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時辰、時刻的來歷,午時三刻到底是什麼時間?

古代計時工具常見的為兩種:一種是“日晷”,一種便是“漏”。

日晷,以太陽的移動投射在晷上的陰影,對應晷面上的刻度,根據投射到的相應位置來確定當時的時辰。然而日晷的侷限性相當大。遇到陰雨天及沒有太陽的時候,就可以“下課”了。所以我們便有另一種計時工具來彌補日晷的不足。

時辰、時刻的來歷,午時三刻到底是什麼時間?

中國最早使用日晷是在周朝時期,但是世界上還有更早使用的,那就是古巴比倫王國,比中國的周朝還要早3000多年。

日晷功能非常強大,不但可以顯示一天時刻,還能顯示節氣和月份,簡直和現代手錶有得一拼。由於它是利用投影的位置和影子的長短來判斷,所以它在陰天和晚上就沒什麼用。

時辰、時刻的來歷,午時三刻到底是什麼時間?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鐘點叫做“小時”。以後,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2分

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說到午門,多說幾句:

說實話,北京故宮午門問斬的人還真很少,或者說沒有。

時辰、時刻的來歷,午時三刻到底是什麼時間?

午門乃系國家舉行重要典禮的場所,絕非血腥之地。

發生于軍營中的“推出轅門斬首”,或許這也是後世誤傳“推出午門斬首”的原因所在。

而在明清時期犯人斬首的地方其實是在當時北京以西的柴市和菜市刑場進行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