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書接前文,上一講我講到哪裡了呢?講到了唐德宗所處的生活年代和唐德宗的登基,這一講主要講解唐德宗初期的政治格局。

大曆十四年(779年),37歲的李適登基稱帝,史稱唐德宗。唐德宗登基的年齡是37歲,是一個男人最好的年紀,他與父親代宗皇帝有一點是不同的,代宗皇帝是靠宦官李輔國登上皇帝寶座的,理應感謝以李輔國為首的宦官集團,這就造成了代宗時期的宦官權力非常地大,繼而導致代宗皇帝受制於宦官,代宗皇帝執政的17年有14年是宦官專權的時代,宦官陷害忠良,為非作歹的事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代宗皇帝依然束手無策,雖然在執政晚期聯合宰相元載的勢力將宦官消除了一部分,但是治標不治本,唐朝宦官的勢力依然十分大。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唐代宗

不僅宦官的勢力非常大,就連藩鎮的勢力也是大的不得了,我舉個例子您就知道唐代宗時期的宦官究竟有多大了。

唐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年),這一年是唐代宗生命的最後一年了,成德節度使李寶臣上了一道奏疏給代宗皇帝,奏疏的主題是兩個字:改姓。李寶臣在奏疏裡說,請求皇帝批准,允許自己改回原來的姓氏張姓。他這句話的意思是李寶臣他不想姓李了,想改回自己原來的姓張,原本李寶臣姓什麼根本沒有多少人關心,但是這次改姓卻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響,因為和我們一般人一輩子只有一個姓不同的是,李寶臣這輩子居然有好幾個姓,至於他一開始姓什麼真的沒有多少人知道了,為了方便稱呼下面依然稱呼他為李寶臣。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按照慣例我們首先要介紹李寶臣這位成德節度使。

李寶臣,李寶臣,聽名字好像“很漢人”的樣子,其實他和漢人八竿子打不著,他其實是范陽(安祿山的老巢)附近的奚族人,後來因為家境貧寒,被迫從軍,從軍後進入范陽守將張鎖高門下,張鎖高見他辦事麻利,聰明絕頂,於是收他為義子(是不是有點像安祿山?),既然張爸爸收了李寶臣(再說一遍他這會還不叫李寶臣)這個兒子,於是就賜姓張(兒子當然要隨父姓),名叫忠志,於是叫張忠志(反正少數民族對姓名也不在乎)。

張忠志自幼擅長騎射,深得後來的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喜歡,安祿山將他選為射生官,一同進京面見李隆基。不料李隆基也很欣賞張忠志,便留他在長安當射生子弟(怎麼還是感覺張忠志有點像安祿山的經歷)。“安史之亂”後,張忠志逃回安祿山身邊,繼續效忠安祿山,此時他改姓安了,於是全名應該是安忠志。

再後來安祿山、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先後敗亡,安忠志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迫投降唐軍,唐朝政府為了安撫安忠志,於是賜姓李,改名李寶臣,意思是你是我的寶貝臣子,應該聽命於我,咱們不要鬧了好不好啊,政府已經做出了一定的犧牲來安撫安、史舊部了,更何況被賜國姓是莫大的榮寵,別人想被賜也是不太容易的事情,畢竟被賜國姓意味著你和皇帝是一家人了,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才是,但是奚族出身的李寶臣同志似乎並不領情,於是唐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年),李寶臣給唐代宗上了一份奏摺,奏摺的內容當然是廢話連篇,但是切中要害的就一句話:

臣不想姓李了,想改回原來的張姓,請陛下批准。

如果是一般的情況下,皇帝肯定會氣得暴跳如雷,大罵李寶臣死不要臉,哦,不對是給臉不要臉,因為我之前也說過賜姓是莫大的榮譽,你李寶臣居然不想要這個姓了,你這不是把皇帝陛下當成猴子耍了嗎?皇家的尊嚴都讓你李寶臣丟盡了,你想姓什麼就姓什麼啊,你以為皇家的姓是身上的衣服啊,說穿上就穿上說脫下來就脫來啊,真是毫無原則啊,但是唐代宗居然——忍了,李寶臣改名張寶臣。

你可能覺得唐代宗是個軟蛋,就如同具有生殖障礙的男人一樣就是硬不起來啊(少兒不宜),但是如果認為唐代宗就是個軟蛋那是不靠譜的事情,因為從種種跡象表明唐代宗的智力還是沒有問題的,那麼為什麼李寶臣如此侮辱唐朝政府,唐代宗居然都不敢吱一聲呢?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事情是這樣的唐代宗寶應二年(762年)雖然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是唐代宗對待藩鎮卻採取了姑息縱容的態度,就是讓安、史舊部駐紮在安祿山的根據地,表面上是保衛朝廷,實際上卻是藩鎮割據,割據的形式是收的稅自己享受,而且擁兵自重,任命地方官員,藩鎮由此變成一個個獨立的王國,只要唐朝政府率兵征討,藩鎮就相互聯合,唐軍平叛一撤走,他們又變成一個個獨立的王國,唐朝自代宗以後的皇帝深受其擾,直到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才解決這一困境,但是那個時候唐朝已經滅亡50年了,中晚唐的藩鎮以河朔三鎮的實力最強,其中就包括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所以我以前也說過所有的政治談判、外交談判、商業談判都是實力的象徵,包括現在的國際問題也是這樣的,所以我說過讀歷史可以看清、看懂現在的新聞。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唐代宗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結果過了僅僅八個月的時間,張寶臣向唐代宗又上了一份奏摺,奏摺的內容非常多,歸根到底還是一句話:皇帝陛下,臣,張寶臣還是覺得姓李好啊,畢竟李姓是國姓,所以微臣請求恢復李姓。

唐代宗認為反正自己身患重病,忍一忍吧,結果批准了張寶臣改姓李寶臣的請求,這一天是大曆十四年(779年)四月,距離唐代宗李豫駕崩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李寶臣上這份奏摺估計是要將唐代宗氣死,一個月後唐代宗駕崩,唐德宗李適登基,這一年李適37歲。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唐德宗

唐德宗登基後,很像革除父親在位時期的各種弊政,比如我之前說的嚴禁宦官干政啊,還有就是不再對藩鎮忍讓,下令採取削藩政策啊;改革稅制啊,但是我認為唐德宗處理事情有點優柔寡斷,缺少皇帝該有的能力,德宗雖然有心改革弊政,但是因為幼年的經歷和母親沈氏的離去,使他缺少一定的安全感在,這也是他沒有做皇帝能力的有一大原因。

其實唐德宗時期還是有很多有能力的朝臣,可惜唐德宗不會使用他們,結果導致國家依舊不溫不火,這些有能力的大臣包括神童、大理財家——劉晏,按照慣例,我們當然要介紹劉晏這個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理財家劉晏。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劉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華(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 人,唐代經濟改革家、理財家,《三字經》裡面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就是這個劉晏,你想想劉晏在七歲就可以進入《三字經》這樣的兒童啟蒙讀物了,這足以說明劉晏從小就是一個神童,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劉晏的神童身份也不是被現在的一些商家炒出來的,而是的的確確有神童的資質與能力,那個時候還是唐玄宗執政時期。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唐玄宗

唐玄宗召見後,大加讚賞,授秘書省太子正字(給太子矯正錯別字的官職)。有一天,唐玄宗御駕勤政樓,這時劉晏被唐玄宗詔於樓中,

唐玄宗向劉晏發問,“正字,正得幾字?”

劉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沒有辦法正。”

此話一語雙關,不僅說出了“朋”字的字形結構特點,還寓意深刻地指出了朋黨相互勾結的時弊,真不愧是有風趣的字諫。為此,唐玄宗賞賜了劉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領黃紋袍,神童劉晏一時名噪京師。

神童小的時候就聰明異常,長大了更是聰明地不要不要的,他利用自己所學知識,頒佈了很多經濟改革措施,為唐朝的財政收入添磚加瓦,具體就是改革榷鹽法、漕運和常平法(枯燥的東西來了,但是必須得記住,因為學習歷史不僅僅是為了有趣,還要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一、改革榷鹽法

劉晏在他主管的食海鹽區,對第五琦(人名,姓第五名琦)推行的榷鹽法作改革。他既堅持了原先的官營原則,又在官營與私商、鹽戶的關係方面作了調整。

為了保障銷售官鹽的私商獲利,從而確保官鹽贏利,劉晏奏罷諸道對商人鹽舟過境及使用堰埭的加徵稅,又於諸道設定十三巡院,加強緝查私鹽(忘了說明一點,古代的鹽是國營的,但是國營的非常昂貴,所以就會出現很多私鹽販子)。這裡劉晏用“官商分利”的禁榷制度取代了“官方專利”的禁榷制度,較好地適應了民間商業發展的趨勢,因而“官商分利”的基本原則一直為後代封建政府的禁榷制度所沿承。就當時的財政收益來說,“官商分利”的銷售原則,調動了私商販鹽的積極性,適應鹽的銷售細碎化的現實特點,官營鹽業的賺利倍增。

二、改革漕運

劉晏故意提高造船價格,有一定的剩餘,避免因官吏貪汙挪用公款而造成資金短缺,設法保證官船隻的質量。

劉晏僱傭水手,又在黃河沿岸六百里屯駐軍隊,防止漕糧被劫,從而完善了督航與護航的設施。劉晏改革漕運收到奇效。

三、改革常平法

安史之亂後,江南並沒有地區並沒有受到兵火的侵擾,這些地方逐漸就成為唐朝的財務重鎮這就為劉晏巧妙地運用“貿遷”之法理財提供了有利的環境。為了充分發揮常平的盈利的能力,他對常平法作二點改進。

1、唐朝政府直接經營常平業務。

安史之亂之前的常平法的業務是由地方辦理,但是由於當時安史之亂等戰爭和資訊相對來說不流通,各州常平贏利有限。劉晏則派專官疏理各州常平倉,由唐朝政府統一指揮  。這就減少了常平業務的中間環節,加快了常平商品的週轉速度,加上市場情報及時掌握,因而大大增加了常平之利。

2、擴大常平品種。

傳統的常平品種是糧食品種,這是被常平倉具有調節糧價的一面作用所規定的。劉晏要發揮常平營利的作用,自然要把常平品種由糧食擴大為所有的品種,不侷限於糧食品種,這就使得唐朝的財政收入得到很大的提高。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如果劉晏僅僅是小的時候是神童,成年以後是著名的改革家也就罷了,因為劉晏還有一大優點,那就是劉晏的勤奮是出了名的,還是那句話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空口無憑,舉例為證:

各道的巡院都招募快馬(注意這裡的道就是省,是唐朝地方上第一級行政區劃,省這個名詞是元朝才出現的)每隔不遠的距離就設定驛站,各地物價高低和其他情報,即使在很遠的地方,沒幾天劉晏就能知道,這樣就能夠調節物價高低,讓全國物價沒有大起大落而保持平穩,他自稱能如同看見在全國流動的錢。每次上朝,騎在馬上都用鞭子計算財政的情況。天一亮就開始辦公,到半夜才休息。即使休假也不會休息。公事不論緊急與否,劉晏都是當天處理完。

劉晏不僅勤政是出了名的,他的節儉也是出了名的。

劉晏伙食異常節儉,基本上沒有肉菜(人家是宰相啊),並且和古代很多高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晏身居高位,居然沒有小妾和婢女(一個大理財家居然都沒有小老婆,在古代絕對是異類)。

由於劉晏任要職時間長了,朝廷中如日中天的宰相和其他高官顯職多是劉晏的門生。長江、淮河一帶的茶葉、柑橘、奇異的珍寶、美味的食物等,劉晏總想著搶先於當地進貢到京城,導致即便當地截斷交通,禁止在當地進貢前運出,劉晏總能搶在各地進貢到京城之前出高價買到,這就引來了一些惡人的嫉妒,他們將劉晏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要陷害劉晏以快之,那麼究竟誰想殺害大理財家劉晏,並和整個唐朝的財務作對呢?唐德宗會心甘情願地讓自己的理財大師劉晏死於非命嗎?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唐德宗的治理怎麼樣呢?

一家之言,感謝您閱讀這篇文章,也歡迎您的批評 。

如果想要看中國歷史和文化,不妨拿起手機新增或掃一掃微信二維碼

小季說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