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隋、唐、宋等王朝皇帝年號一大堆,為啥明清卻是一帝一年號?

年份是史學界最重要的單位,作為歷史時代的標誌,年份可以更好的讓我們理解歷史人物距離現在的時間。但是關於年份的使用,中外卻有不同的習慣。如今我們普遍使用的“公元”紀年法,最早誕生於歐洲,由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開始批准使用。

漢、隋、唐、宋等王朝皇帝年號一大堆,為啥明清卻是一帝一年號?

而我國古代封建時期,使用的更多的紀年方式則是年號紀年法。因此翻閱古籍,經常會看到“建安十三年”、“光緒十一年”這樣的紀年方法。其實年號紀年還是從漢武帝時期才開始使用,後來形成了制度,歷朝歷代都沿用,就連受到中華文化影響的日本韓國和越南都曾經使用過這一制度,如今的日本甚至依舊採用年號紀年法。

但是令人詫異的是,我國漢、魏、晉、隋唐、宋元等王朝的皇帝,每一個皇帝基本都有許多年號,改元狂魔武則天甚至一個人就有18個年號。唯獨明清兩代的帝王,每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

漢、隋、唐、宋等王朝皇帝年號一大堆,為啥明清卻是一帝一年號?

也因此人們在稱呼明清兩代的帝王時,通常以年號代稱。比如洪武皇帝、永樂大帝、崇禎、康熙、乾隆、光緒等等。為什麼明清兩代的皇帝都不喜歡改年號,一個年號一用就是一輩子呢?

這裡就不得不介紹一下,為什麼古代皇帝要改年號。自古帝王遇到了大事,無論是天降祥瑞這樣的好事,還是內訌外憂這樣的壞事,大臣們都會啟奏皇帝修改年號。這些年號大多是有著美好寓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也能夠走向美好。因此年號其實就是一種對未來的美好象徵,其實明清兩代的皇帝,也並不是沒有改過年號。

漢、隋、唐、宋等王朝皇帝年號一大堆,為啥明清卻是一帝一年號?

就以明朝為例,改朝換代的事情雖然很少,但是換皇帝的事情可沒少發生。最著名的就是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兄弟,朱祁鎮被俘後,朱祁鈺登基,將年號“正統”改為“景泰”。而朱祁鎮奪門之變後,重新登基,於是將年號改為天順。當然這只是特例,畢竟像朱祁鎮這樣有著特殊經歷的皇帝屈指可數,而明清兩代也只有他一人。

其實明清兩代不愛改年號的習慣,最早還是源自於朱元璋。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稱帝,年號洪武。這一年號是朱元璋親自制定的,歷來年號都由禮部官員協商制定,但是“洪武”卻有著特殊意義。“洪”是洪大,表明朱元璋洪大的武功,而“武”則是威武,寓意明朝彰顯武事,這兩個字足見朱元璋的霸氣。

漢、隋、唐、宋等王朝皇帝年號一大堆,為啥明清卻是一帝一年號?

在登基後朱元璋還制定了一個規定,從他以後的歷代子孫“不封禪、不受尊號、不受祥瑞”。貧民百姓出身的朱元璋一向對這些事深惡痛絕,因此乾脆讓子孫後代都不被這些虛名束縛。同時他還規定,以後的皇帝每一任都只能夠制定一個年號,並且以此作為祖訓。

所以明朝一直以來都是一任皇帝一個年號,只有朱祁鎮例外。而明朝滅亡後,滿清直接照搬了明朝的許多制度,東北女真出身的滿人對儒家文化並不瞭解,沒有經常修改年號,享受尊號的習慣,乾脆就沿用朱元璋不改年號的傳統。

漢、隋、唐、宋等王朝皇帝年號一大堆,為啥明清卻是一帝一年號?

其實所謂年號說到頭不過是一種紀念方式,頻繁的修改年號不但不利於國家的管理,反而沒有什麼益處。唯一有點用的,也不過是統治者心理上的安危。出生貧困的朱元璋正是看穿了這些,務實的他從來不搞虛的,因此也就斷絕了經常修改年號的惡習。

漢、隋、唐、宋等王朝皇帝年號一大堆,為啥明清卻是一帝一年號?

不得不說,朱元璋制定的這條祖訓,確實對後世有著巨大幫助,至少百姓們不用為年號頻繁更換,不知道怎樣紀念而煩惱。而後世的史學家們,也能夠在研究歷史時更輕鬆一點,不用一個皇帝記上十個八個年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