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開啟目瞪口呆

在一些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和小說中,我們經常看到墓主人為了防止盜墓賊盜墓,在墓中設下重重機關。盜墓賊倘若不小心觸發,極有可能就此殞命墓中。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開啟目瞪口呆

就像秦始皇陵,《史記·秦本紀》裡記載了秦始皇陵裡“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意思是裡面有水銀灌注的海,水銀這種東西本便是劇毒,千年過去,墓中的水銀蒸汽足以殺死任何一個盜墓賊。

所以,即便考古學家在幾十年前就確定了秦始皇陵的位置,但一直無人敢挖。畢竟,史書上說的確實是真的,專家在秦皇陵周圍的土壤中,測出了高於正常值幾千倍的水銀含量。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開啟目瞪口呆

另外,秦始皇陵裡還有數不盡的機關。據說,秦始皇陵就是一個超大規模的魯班鎖,如果不能按正確的順序和方式挖掘,根本解不開。要是採取暴力挖掘,皇陵裡還有一個自毀裝置,到時候也得不償失。

除了這種機關重重的防盜方式外,還有那種把墓修得十分隱蔽,修完後還毀掉所有圖紙,殺光勞工的。像是曾統治我國98年的元朝,其皇帝陵墓卻至今一個都沒找到。主要原因是他們施行薄葬,沒有漢族那樣繁文縟節的儀式,陪葬品也很是簡單。而且,他們會掩藏下葬的痕跡。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開啟目瞪口呆

為了讓墓不被盜,死者的安寧被打擾,他們還會在墓葬邊上搭一圈帳篷,派人駐守。等待第二年,墓穴邊上生根發芽,看上去和別的地方毫無差別之後,才會撤走。正是由於如此隱蔽的埋藏方式,即便墓中沒有機關,也沒有盜墓賊找到光顧過。

上述這兩種算是古人防止盜墓最常用的手段,不過,我國曆史上卻還有一個奇人,他自創了一個奇葩的防盜墓方法,沒想到竟奏效了200多年,雖然最後還是未能倖免於難。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開啟目瞪口呆

這個人就是南北朝時期魏國的徵南將軍張詹,身為魏國最大的將領,張詹可謂是家大業大,皇帝也賞賜過他無數珍寶。但晚年時,張詹一直苦惱一件事情,就是自己死後,這些金銀財寶如何帶到墓中,又不被人盜走呢?

最後,他想出了一個掩耳盜鈴的奇葩方法,就是哭窮。他臨終前,令家人在墓碑上刻下這幾個字“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丹器不藏。嗟矣後人,幸勿我傷”。什麼意思呢?即我的棺材是白楸木這種廉價木頭做的,衣服也是容易腐爛的麻布粗衣,墓裡沒有銅器鐵器,珠寶也沒有,懇請後人,不要來傷害我的墳墓。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開啟目瞪口呆

加上當時張詹的葬禮也是從簡處理,時人都以為他墓中沒有任何好東西。久而久之,連盜墓賊也都不惦記了。而後世有想法的人前來碰運氣時,看到張詹墓上那幾行字,再加上這墓多年未盜,也就打消了念頭。

就這樣,張詹的墓200多年來未被任何盜墓賊光顧過,不得不說,古人還是老實憨厚。直到後來,民間爆發了嚴重的饑荒,人被逼到絕境時什麼事都能幹出來的。再說不挖也是餓死,挖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雖然你張詹在墓碑上哭窮,但有沒有貨,挖了才知道。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開啟目瞪口呆

於是,張詹的墓最後不是被盜墓賊給掘了,而是讓饑荒的百姓們給扒了。結果墓穴開啟後,百姓們都驚呆了,跟張詹說的完全兩碼事。棺材不但是楠木的,連棺材釘都是金做的。陪葬品更是不計其數。

最終,張詹的墓還是被盜了。他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防盜方式,古今中外也只有張詹一人,被盜也只是遲早的事。看來,古人的腦洞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的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