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教育的本質不是篩選,而是所有人都享有的一個權利,讓孩子永遠掌握學習主動權,做一個隨時都能做好準備的人

美國哈佛大學一個教授說:“中國的孩子擔心的是考不上一所好學校,而美國的孩子擔心的是什麼時候進監獄,你們還來美國學習,我們都在學習中國!”

這個教授是教育學專家,這是他在同我們去美國學習教育經驗的人所說的開場白,這就是美國教育現狀在專家眼中的樣子。

我們所看到的環境優雅、條件優越、教育水平很高的學校,在美國都是私立的,這些私立高中大部分由教會或者私人財團建立,財政來源於教會或者這些私人資產。

在整體偏重私有化教育的美國,私立高中被認為是培養名校學生的搖籃,當然其錄取標準是非常嚴格的。

這些私立中學建校的資金來源,從根本上就將進入名校的大門向普通家庭的孩子們關閉了。

《準備》:教育的本質不是篩選,而是所有人都享有的一個權利,讓孩子永遠掌握學習主動權,做一個隨時都能做好準備的人

建立在社群的公立的中小學,跟我們國家比,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黛安娜·塔文納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權利,大學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享受的人生歷程,所以她決定要自己辦一所高中。

黛安娜·塔文納,美國薩米特公立初高中學校創始人。

自2002年創辦薩米特中學至今,在全美已經有15家分校,是一個非盈利的學校機構。

她創辦的薩米特中學有別於傳統公立學校,她摸索出一套新型的辦學理念,老師以另一種方式參與到教育當中來,而教育主要是實踐為主,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團隊合作和反思。

她將這種新型的教育理念寫成了一本書,叫做《準備》,名字跟她的教育理念非常契合。

她的教育理念是讓每個孩子在高中畢業時,在即將踏入複雜的成人世界時,都能自信地說出:“我準備好了!”而不是以一種懵懂的狀態,開始不可預測的人生旅程。

她的這本《準備》的副標題就是:

我們必須讓孩子做好準備,不能讓運氣或環境決定他們的未來。

這本書一經問世,就在教育界引起了震動,它的推薦人有人大附中的校長、清華附中的校長、北京新英才學校的校長,還包括美國教育家薩爾曼·可汗,就是可汗學院的創始人。

這本書也入選了比爾·蓋茨的年度書單。

這本書為什麼會被這麼多教育家推崇?就是因為她的那句話:“不能讓運氣或環境決定他們的未來!”

《準備》:教育的本質不是篩選,而是所有人都享有的一個權利,讓孩子永遠掌握學習主動權,做一個隨時都能做好準備的人

教育的本質不是篩選,不是按照某一個標準來分出三六九等,它首先是所有人都享有的一個權利。

所以,運氣和環境不是改變一個人人生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她的學習態度和努力程度才能夠決定。

如果一個教育者能把一群聰明的孩子教育成精英,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合格的教育者。

教育的本質不是篩選出精英,而是讓所有的孩子都能透過教育變成更好的人,享受更好的人生。

正是基於此點,薩米特中學的招生沒有面試,條件只有一個,只要你願意學,她就願意收。

她招生的頭一批80名學生中,有閱讀障礙的,有得白血病的,有交不起學費的,還有想從脫離黑幫的,什麼樣的孩子都有,但她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你願意學,願意透過學習來改變命運。

她的教育理念有兩點對我觸動非常大,一個是自主學習,一個是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扮演的角色。

先說自主學習。就是讓孩子自己定一個高的目標,他的這個目標以自己的興趣也好,以自己想要達到的人生成就也好,反正這個目標能使他在達成的過程中,實現學問的精通,而這種精通是他自主來掌握的。

想要實現你自己制定的目標,就要去學實現目標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和自律性,這個目標不是你想讓孩子達到的目標,而是他自己的人生目標。

《準備》:教育的本質不是篩選,而是所有人都享有的一個權利,讓孩子永遠掌握學習主動權,做一個隨時都能做好準備的人

寫到這想起我姐跟我訴苦的一句話:“孩子從小學上到初中,她也把從小學到初中的課程又學了一遍。”高中不行了,她學不會了。

孩子上學,你比孩子還累,盯著、看著學,都不如讓他從小養成自主學習、充電、提高的慣性學習習慣。

還有就是老師角色的轉變。在薩米特中學沒有上課這個過程,老師的主要責任不再是講課,老師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輸送,而是要製作出很多基於現實生活的課題。

孩子們所學的知識都是為了用來解決身邊出現的各種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掌握的各種知識,遇到的難點,老師還負責來答疑。

這樣一來,學習的主動性永遠掌握在孩子手中,為了解決問題,他就要去學習,而不是單純地接受。

就寫這麼多吧,這本書真是值得一讀,如果您在教育方面遇到了難題,看看這本書,或許能豁然開朗。

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讓孩子在人生的每一步都能自信且陽光地喊出“我準備好了!”以應對一切生活難題的強者姿態,不斷成長、持續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