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文/蘭媽談育兒

育兒難題千千萬,小時候操心吃飯、長大後操心學習,其中孩子“不喂不吃飯”彷彿是家長的通用心病,在帶娃的風風雨雨裡讓娃乖乖吃飯怎麼就那麼難呢?

朋友小麗陳述,自從孩子年滿2歲後吃個飯就像是打仗一樣不吃1、2個小時決不罷休,為了讓孩子能乖乖吃飯小麗也下足了功夫,每日安排不重樣的營養餐、還變著造型地吸引孩子的味蕾。

但現實往往和想象不一樣,再美味的食物在小朋友的眼裡也不如餵飯來的香!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小麗說:

“一點飯菜,在嘴裡不催的話能嚼七八、十來分鐘”

“拿到一碗飯就開始不停地攪拌,就像是雞蛋裡不挑出骨頭不罷休一樣”

“隨他吧,一碗飯能吃到冰冰涼,冬天咋能行”

“生氣的時候免不了一頓臭罵,最後哭著沒完時勉強被喂吃飯,一口飯嚼了又嚼”

……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說起孩子“不喂不吃飯”的花樣百態,有的時候就像是戲文一樣層出不窮,秒變戲精上身的小朋友也總是讓家長無可奈何,追著喂吃飯、吃飯喝水、吃飯看電視、吃飯講話等等,這些吃飯小動作幾乎家長時而都有嘮叨,但如何才能實質性去解決這些問題呢?

在這裡,其實有方式的教育往往會事半功倍:

4歲的鑫鑫,是一個比較好動、淘氣的小男孩,每次出門的陣勢都猶如牢籠裡的小鳥四處亂竄,腿腳不方便的奶奶自然也跟不上鑫鑫的活潑亂跳。

有一次,鑫鑫奶奶刷到一條特別有教育意義的小影片,影片裡的小男孩同樣也在人群中亂竄,但聽到身後響起“你別跑,我會丟的”的聲音,再配上好萊塢般的演技後立馬停頓,並回頭張開手臂呈現保護模式。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一次學以致用裡,奶奶見鑫鑫四次亂竄當即坐在地上賣可憐“哎呦,我這把老骨頭實在跑不動了,一會走丟了咋整呀”,鑫鑫見到奶奶柔弱的一面也不忍繼續調皮搗蛋,回頭幫奶奶捶腿揉背的一幕一瞬間溼了眼眶。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孩子太淘氣、沒有知恩圖報的感恩心,而是日常生活中缺少給予孩子表現的機會罷了,而“裝傻教育”恰恰是孩子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吃軟不怕硬”也是孩童作為獨立個體的倔強表現,而家長適當地“裝傻”教育看似放縱和糊塗、實則才是家長手裡最精明的教育。

裝傻教育的好處:

1)保護孩子的思考能力

2)激發孩子的保護欲

3)創造表現的機會與空間

4)培育孩子的主見和想法

5)鍛鍊獨立意識與發揮能力

6)美化親子關係的親密與互動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教育孩子要適當“裝裝傻”,裝傻教育更容易在無形之中培育孩子的出色與能力彰顯,尤其是遇到“不喂不吃飯”的育兒難題家長一定要有方式地理性處理,所謂的理性是指“裝傻”的基礎上加入有規矩的底線遵守,有方法、有底線方能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的苦惱。

其中:

“裝傻”的2大妙招

1、“我不會”

孩子“不喂不吃飯”無非是兩種情況:

【1】懶

【2】不會

關於這兩種情況,無論是孩子“犯懶”還是“不會吃飯”,家長都要及時迴應並做出幫助與調整的態度,但對於“不喂不吃飯”的孩子來說沒有什麼迴應比“我不會”更有教育實效了。

首先,當孩子纏著家長需要喂吃飯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活動大致都是渴望得到關注

其次,“我不會”是在向孩子傳遞“爸爸媽媽不會、而我會”的自信與能力展示空間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對於年紀越小的孩子,他們通常在事物的探索方面會更積極、好奇心也會更重一些,當我們發現孩子端著碗碟跑來“討餵飯”時家長一定要冷靜處理,不要圖一時之疼愛養成“喂吃飯”的不良習慣。

如果我們看著小寶貝眼巴巴的可憐表情無法拒絕時,不妨蹲下來對孩子說“寶貝,媽媽很想幫你,可是我不會呀…”

在絕大多數的教育裡,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日常行蹤、處事風格、脾性喜好都瞭如觀火,這樣的瞭如指掌讓孩子在無形之中形成“我不會(我不想)的問題找爸爸媽媽就好了”。

在孩子“不喂不吃飯”的時候做一個“我不會”的家長,你會發現孩子的思維與運轉能力都在得到有效激發,比如Ta會拿著筷勺說:“你就這樣,夾一點飯、然後喂到我嘴裡”。

2、“先吃完不管、後吃完洗碗”

當然,有些孩子可能在爸爸媽媽說出“我不會”的時候會耍賴皮:“不嘛,我就要喂嘛”

,或者威脅:“哼,你不喂,我就不吃飯”,當孩子耍賴或者威脅的時候家長要意識到“孩子想要餵飯不是錯,我們要幫助孩子養成獨立吃飯的良好習慣”。

“我不會”是在“裝傻”的基礎上激發孩子的能力、與運轉能力,如果孩子在接下來的表現依然“不喂不吃飯”,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和孩子進行一些有趣的飯桌互動,比如“先吃完不管、後吃完洗碗”。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可能很多人認為“先吃完不管、後吃完洗碗”是懲罰行為,但是對於小朋友來說這種有前有後、有獎有罰的行為反而更容易勾起他們的挑戰慾望,有些孩子甚至為了“洗碗好玩”而故意落隊,讓孩子適當參加一些家務活是在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也是在培養他們懂得感恩的互動能力。

比如,孩子在後吃完的洗碗裡體會媽媽做飯的不易,孩子在先吃完不管裡被邀請幫忙擦桌子體會幫助他人的樂趣…

“守規矩”的3大底線

1、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不插嘴

孩子能不能好好吃飯、養成良好的成長習慣離不開家長的

諄諄教導,而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需要家庭成員(尤其是家中老人)的支援。

當然,這裡並不是對老人持以偏見,而是孩子年齡尚小很多好壞難以肉眼準確判斷,比如餵飯吃這件事,很多爸爸媽媽的宗旨是獨立自強教育裡的“自己吃”,而隔輩老人通常不會考慮那麼多,疼愛孩子就萬事“隨他吧”。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一個以教育、未來出發點的偏愛,和一個以“滿足”的偏愛相比,孩子很明顯更享受、也更滿足於後者,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庭之間的理論不同,那麼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會因為“不知道聽誰的”而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所以在家庭教育裡偏愛一方的滿足要明確自己的立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務必做到“不參與、不插嘴”的守規矩底線,若家人之間能夠在教育中和諧理論、攜手同行,這對於家庭和孩子來說都是莫大的幸運與和睦!

2、飯桌規矩體現個人修養、不能丟

孩子不能好好吃飯除了犯懶、或不會吃之外,漫無目的行事風格也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三心二意,這種情況一般體現在吃飯注意力不集中、或煩躁不安方面,比如吃飯敲碗、東看看西看看、聊天、坐不安寧等等。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如果孩子有上述情況,建議家長們在孩子吃飯的時候牢記飯桌規矩,飯桌規矩更是個人修養以及社交活動情商的直接體現,從小培養孩子飯桌規矩對於家庭教育、人生和價值觀都極有好處,為了更好地實現飯桌規矩的價值建議家長們要和孩子一起遵守,在全家一致的籠罩裡展現更濃郁的飯桌氛圍。

其中要遵守的飯桌規矩爸媽們可借鑑如下:

【1】飯前洗手

【2】吃飯不能吧唧嘴

【3】一手捏筷子一手扶碗

【4】喝湯時不要吸溜出響

【6】吃飯不要抖腿

【7】夾菜不要翻來翻去

【8】放碗筷時不要隨處亂扔

3、吃飯的時間點要做到準時、守時

在良好的飯桌習慣裡,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共同養成吃飯準時、守時的良好習慣,有些孩子奴家長事事以孩子為先,有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點都要徵求孩子的意見,這樣的事事徵求只會讓孩子在行為方面更為放縱,安排好每日吃飯時間的固定點對孩子的習慣鞏固極有好處。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再者,固定的時間點也能引起孩子對吃飯的重視,很多孩子無視吃飯是因為他們隨時隨地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沒有吃飯的需求自然也不會端莊吃飯的態度,所以良好的飯桌習慣家長也要注重於吃飯時間點的安排,在一日三餐的潛意識時間觀深根下,每一次準時守約都是新的成長與蛻變。

孩子不喂不吃飯怎麼辦?做好2“傻”3“守”,輕鬆告別手把手餵飯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例項,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