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直隸省多災,統治者興辦義倉儲備災糧,怎料遇上了這事

古代直隸省指的是今天的河北省,以前經常遭受自然災害;災害一來,農田顆粒無收,總是伴隨著饑荒;直隸省屬於“天子腳下”,歷代統治者都頗為重視;清朝時期乾隆皇帝想了個辦法,在直隸省各個州縣興辦“義倉”,用來儲備災糧,這樣一來,當自然災害來臨,災民就有糧食可吃;沒想到興辦義倉相當不順利,期間遇到的困難誰都沒有預料到;事情經過如何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清朝時期直隸省多災,統治者興辦義倉儲備災糧,怎料遇上了這事

在古代靠天吃飯的日子裡,我國是農業大國,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侵擾;直隸省離離皇城很近,一旦受災,難免不影響到紫禁城;就比如嘉慶六年,永定河爆發50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一時間整個北京城成了澤國,紫禁城也沒有逃過劫難,據《清史稿》記載,當時各個宮殿裡水深達到一尺,官員進出都需要淌水;鑑於此,歷來的統治者都特別重視直隸省的賑災工作。

清朝時期直隸省多災,統治者興辦義倉儲備災糧,怎料遇上了這事

清朝時期,為了保證老百姓受災之後有口糧,把災害造成的創傷減到最低,統治者開始在直隸省的各個州縣創辦儲備糧食的義倉;從乾隆時期開始,各家各戶都要捐出一定比例的穀物存放在義倉,遇到災害年,顆粒無收的時候,這些捐出的糧食就起到很大的作用了;統治者這項“有備無患”的工作本來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到了晚清光緒時期,卻沒有人響應這項號召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清朝時期直隸省多災,統治者興辦義倉儲備災糧,怎料遇上了這事

乾隆、嘉慶時期,直隸省各地捐糧情況較正常,但是好現象並沒有持續多久;到了咸豐、同治年間,由於災害頻發,各地義倉都已經空虛;光緒年間,直隸總督李鴻章擬重新充實義倉;於是直隸布政使任道參酌浙江的辦法,制定了章程;經李鴻章批准之後,各州縣之義倉捐糧活動,在多年以後得以重啟;按照規定,不同規模的地區捐糧數目不同,最小的縣要捐2000石,據《清史列傳》記載,州縣官員還制定了獎懲辦法:在限期之內足額籌捐者,“署事者,記功接署;實任者,記功升調”;“如至臘底,捐不足額,先記大過一次,加展三個月補足”;“若再不足額……經手之紳士,果能得力,準擇尤詳請獎勵”。

清朝時期直隸省多災,統治者興辦義倉儲備災糧,怎料遇上了這事

章程是制定得不錯,然而直隸布政使任道的考慮過於樂觀了;從前半年百姓捐糧的情況來看,這裡面有很大水分:各村莊所捐之糧並未歸併一處總存;已登記的糧食裡,每家或私存1石、2石3石不等,這樣一來,很難區分是已經捐輸之糧,還是自家所存之糧;就拿唐縣來說,該縣上報6000石,而據保定府知府的實地調查,只有縣城內當商、鹽商及各紳商所捐之谷279石屬於實際庫存;此現象反映出農民捐糧不積極,官員害怕受罰而弄虛作假;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大家不擔心災荒年沒有糧食吃嗎?

清朝時期直隸省多災,統治者興辦義倉儲備災糧,怎料遇上了這事

相比乾隆、嘉慶時期,百姓捐糧態度懈怠很多的原因,主要是捐出去的糧食去向不明,一旦捐出,不知道被哪個官員貪汙;將來定不會用在勞苦大眾身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光緒年間的官員都忙著撈銀子,誰也不願意每天辛辛苦苦、走街串巷地捐人捐糧,真心辦差。

清朝時期直隸省多災,統治者興辦義倉儲備災糧,怎料遇上了這事

光緒年間,百姓寧願遭天災時餓死,也不願意把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喂那些蛀蟲;因為勞苦大眾的心已經涼了,他們不再相信這無可救藥的清政府;晚清時期社會上貪汙腐敗的現象已經攪得整個社會烏煙瘴氣;那是個非常悲哀的時代。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史列傳》《唐縣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