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周瑜真的很小氣?相反,他是位左右歷史、氣度恢宏的英雄

看三國的朋友,普遍感嘆郭嘉的英年早逝;但就才華、貢獻甚至為人來看,周瑜都更值得惋惜——這是一個優秀到能夠左右歷史走向的人。若非天不假年,東漢末年的歷史發展極有可能會因他而不同。

歷史上的周瑜真的很小氣?相反,他是位左右歷史、氣度恢宏的英雄

周瑜出身江東士族,祖輩、父輩都有人當過漢朝太尉。東漢末年,當起兵討伐董卓的孫堅把家眷遷到舒縣後,周瑜結交了與自己同齡的孫策。倆人志同道合、情同手足,宛如一家人。

公元194年,孫策引兵渡江,老友周瑜幾乎壓上了全部身家鼎力協助,為攻略秣陵、江乘、曲阿等地起到了重大作用。到了公元198年,周瑜經過周密策劃,正式逃離袁術、投奔東吳,為孫策征戰各地,並以中護軍和江夏太守的身份鎮守巴丘。

在這期間,他還發揮自己的廬江的巨大影響力,為孫策穩定局勢扮演了不可替代角色。當然了,如演義所提,他倆分別娶了喬公的兩個女兒,成為了連襟,可謂親上加親。

公元200年孫策被殺,周瑜受命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這一年他僅僅26歲。

歷史上的周瑜真的很小氣?相反,他是位左右歷史、氣度恢宏的英雄

作為朋友、搭檔,周瑜可謂無懈可擊,所有創業者都夢想有這麼一位可靠又能幹的死黨。那麼,從其他人的視角來看,周瑜真的如演義中描繪的那樣,是個氣量狹小、自私自利的小人嗎?事實並不是這樣。

史載周瑜“長壯有姿貌”,不僅非常帥氣,而且身材高大強壯,絕非如今的頂流小生所能比擬;同時,他精通音律,才華橫溢,綜合素質極高。再加上他年僅20多歲就擔任了東吳的輔政大員,與德高望重的張昭平起平坐,這樣的青年才俊,按理說是有資格豪橫、驕傲的。

但在實際上,周瑜的格局遠遠超出了她的年齡。據《江表傳》記載,對於年紀輕輕、資歷淺薄的周瑜當自己上司,老將程普非常不忿,甚至還“數陵侮瑜”,幾多次當眾羞辱周瑜;但周瑜壓根不計較,“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從來不依仗自己的權力、地位進行打壓,最終讓程普這位老員工心服口服:“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

《三國志》也記載,周瑜年僅24歲時就“恩信著於廬江”,被吳郡父老尊稱為“周郎”,這樣的人,怎可能睚眥必報、小肚雞腸?

歷史上的周瑜真的很小氣?相反,他是位左右歷史、氣度恢宏的英雄

當然了,周瑜確曾試圖對盟友劉備耍一些手段,諸如用聲色犬馬將劉備耗在東吳,同時籠絡其部將,以逐步瓦解劉備集團。

我們先不說這些手段是否能成功,單就這些想法本身,並沒有值得批判之處。所謂在其位謀其政、良臣各為其主,周瑜為了東吳的利益而策劃一些政治手段與陰謀,本身並無不妥;我們不能因為他針對的是劉備就義憤填膺。

既然劉備背信棄義、突襲劉璋是兵不厭詐,為啥周瑜動了下挖牆腳的心思就是十足小人?雙標也不能這麼赤裸裸。

當然了,周瑜才華的全面展示,正是在赤壁之戰。他依靠出色的眼界、謀略、膽色、應變能力,改變了歷史的發展軌跡。

歷史上的周瑜真的很小氣?相反,他是位左右歷史、氣度恢宏的英雄

公元208年秋,曹操攜吞併荊州之勢一鼓作氣、順流而下,目標直指東吳。面對這一存亡危機,江東統治集團內部爭論激烈,輔政元老張昭等一眾文臣認為大勢已去,極力主張投降。

就像魯肅說的那樣,對於江東士族而言,為誰效力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君不見蒯越鼓動荊州降曹後飛黃騰達、官至九卿?但這對孫氏家族卻極有可能是一條絕路。患難見真情,此時真正為孫權利益著想的,只能是周瑜這種利益共同體。

周瑜力排眾議,他首先戳破了曹操八十萬大軍的泡沫,指出對方頂多十五六萬北軍、七八萬荊州降卒;

隨後,他點出了曹軍內部的隱患:北軍舟車勞頓、水土不服,易生疾病,而且不懂水戰;荊州軍精於水戰,但卻人心不安,戰力必然大打折扣;

最後,關西馬超、韓遂等勢力在曹操背後牽制,將極大分散曹軍的決心與意志。

透過上述抽絲剝繭的分析,周瑜成功堵住了主降派之口,隨後他奉命率水軍三萬,與劉備的二萬人馬聯合抗曹。

歷史上的周瑜真的很小氣?相反,他是位左右歷史、氣度恢宏的英雄

事實證明,周瑜並非說大話,對方的情況與其判斷的幾乎一模一樣。雙方剛剛交手,曹軍就因疾疫流行、士氣不振,兵鋒遭挫,不得不放棄順江而下的意圖,改為駐紮在北岸烏林一帶。

周瑜則尾隨不捨,他率軍駐紮在南岸,與敵人隔江對峙。從客觀實力對比而言,北軍確實佔據優勢,若給了對方喘息、調整的機會,戰局如何發展尤未可知。

在觀察戰場後,周瑜針對敵方船艦首尾相連的特點,果斷採用了黃蓋的火攻之計,待到東南風起,數十艘滿載易燃物的蒙衝鬥艦以詐降方式抵近敵艦,風助火勢,“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曹軍敗得一塌糊塗。

赤壁之戰,讓曹操統一天下的最大機會化為烏有,三足鼎立格局初具雛形,而周瑜無疑是這場改變歷史之戰的頭號功臣。面對懸殊的敵我力量對比,他以清醒的頭腦、力敵千鈞的勇氣,對局勢進行了深刻剖析,精準預測了敵人的處境;開戰後,他結合對氣候情況的熟悉,敏銳地捕捉戰機,以高超的戰術對敵人發起致命一擊,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為知名的以少勝多戰役。

歷史上的周瑜真的很小氣?相反,他是位左右歷史、氣度恢宏的英雄

赤壁之戰後,為了進一步搶佔戰略優勢、積蓄進取天下的實力,周瑜向孫權提出了西向取蜀之計,勾畫了“得蜀而並張魯……與馬超結援,據襄陽以蹙操”的宏偉藍圖。但遺憾的是,隨後他英年早逝,失去了這麼一位素質全面的統帥後,東吳的勢頭戛然而止;孫權為了藉助外力,不得不做出讓步,讓盟友劉備獲得

在東漢末年,周瑜的一生,就像彗星般閃過天際,雖耀眼奪目,卻極為短暫。若非英年早逝,三國的發展一定會更加精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