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人生感悟,就是他的奮鬥指南

有想法的人,看到老鼠都能悟出人生道理。

廁所裡的老鼠,吃得不乾不淨,常常被人或狗嚇得狼狽逃竄。糧倉裡的老鼠,住著大房子,吃著堆積如山的糧食,很少受到人或狗的驚擾。

楚國小吏李斯仔細觀察,很感慨地總結道:“一個人的發達和落魄,與老鼠相似,在於自己身處的環境啊。”

他不但是思想家,而且還是行動派。為了改變自己的人生,拜在學界巨擘荀況門下,鑽研服務帝王的大學問。

學成出山,李斯離開了楚國,前往秦國發展。因為,相比日薄西山的楚國,強秦才是媲美糧倉的所在。

人跟老鼠一樣,環境比能力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李斯認為。

到了秦國,他依附權勢熏天的呂不韋,成為一名光榮的呂氏家臣。

呂老闆慧眼識才,提拔李斯擔任朝廷郎官。李斯由此搭上了秦王嬴政的線,獻計離間各國君臣,以圖早日一統天下。

嬴政嘉納忠言,派出大量間諜,攜帶重金收買各國權貴。對於拒絕賄賂的人,則讓刺客出手予以消滅。

李斯被晉升為客卿,這時候爆出了“鄭國案”。

韓王憂慮秦國的吞併攻勢,派出一個名叫鄭國的水利專家,去“幫助”秦國建設水利工程。

鄭國不辱使命,果然說服嬴政開鑿水渠。這個大專案熱火朝天推進的時候,鄭國的來意被揭穿:韓國讓他來消耗秦國國力,拖住秦軍對外戰爭的步伐。

嬴政一怒想殺人,鄭國說出幾句話架住了屠刀:“當初我是來做間諜,然而此渠一成,秦國受益無窮。韓國不過藉此苟延殘喘幾年,秦國卻得以坐享萬世之利。”

有道理,你繼續幹。嬴政權衡利弊,批示覆工。後來大工程順利竣工,被稱為“鄭國渠”,使關中之地成為一片沃野,功德無量。

李斯的人生感悟,就是他的奮鬥指南

壞事轉化為好事,總算萬幸,但壞事的源頭要堵上,不能再讓間諜鑽了空子。秦國很多權貴強烈要求驅逐一切外來人員,淨化政壇。

李斯眼看要被趕出“糧倉”,一著急寫出一篇有理有據的好文章《諫逐客書》,為外來人員爭取居留權和參政權。

這篇文章後世被收入《古文觀止》,還曾進入義務教育的語文課本,影響很大。嬴政當時也被打動,廢除了驅逐外賓的命令。

李斯穩穩當當升官,從廷尉直至丞相,連舉主呂不韋的垮臺也沒影響到他。

呂不韋把持秦國大權多年,最終被嬴政所忌,一杯毒酒讓自己解脫(參見本號歷史文章“

“一法通萬法通”——呂不韋的華麗轉型

”)。受過他好處的老部下,偷偷舉辦了葬禮。

嬴政為了肅清呂黨的影響,下令:參加葬禮的人員,外賓一律遣送出境;本國人擔任六百石以上職務者,奪爵流放。

李斯沒事,因為他早就與呂不韋劃清界限——曾經的“糧倉”變成了“廁所”,速速抽身為妙。

擺脫了昔日老闆,還要搞定一個同門師兄弟。

韓國宗室子弟韓非,當年曾與李斯一起,在荀況門下讀書,其才學讓李斯自嘆不如。

韓非有口吃的毛病,不善言辭,擅長著書立說。他的著作流傳到秦國,嬴政閱讀後拍案叫絕:“此人大才,寡人如果能和他結交來往,死而無恨!”

李斯說,作者我認識,是同門的韓非。

嬴政便向韓國要人。韓王哪敢違拗,慌忙打發韓非前往。

韓非到了秦國,受到嬴政的禮遇,不過並未掌握權柄。李斯和其他大臣有心陷害他,對嬴政說:“您想要吞併天下諸侯,韓非作為韓國的宗室成員,肯定心向故國而不是秦國,這是人之常情。大王留著他,等於留著禍患,不如殺掉了事。”

嬴政雖然愛才,更愛江山,消滅六國的絆腳石,當然必須踢開,便下令將韓非關進大牢。

李斯擔心夜長夢多,讓人給韓非送去毒藥,逼他自盡。韓非想要對嬴政訴冤而不可得,唯有一死。

嬴政後來懊悔,派人赦免韓非,卻已經遲了。

李斯的人生感悟,就是他的奮鬥指南

李斯的私德很有問題,然而能力不差,預見性和判斷力遠遠超出大多數同事。

吞併了天下諸侯國,該如何治理,讓大夥很傷神。畢竟,史上從未出現過天下疆域歸於一統的情形。從前的周朝只是海內共主,並不能直管各國。

丞相王綰等重臣商量再三,拿出了方案:“諸侯剛被擊破,人心不附。像燕、齊、楚等地方,距離都城遙遠,難以控制。請求將諸位皇子分封為諸侯王,派出去鎮守。”

這就是分封制,跟以前的周朝一個路子。

李斯當時主管刑獄,還只是廷尉,對這個方案很不以為然,旗幟鮮明地予以反對:“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大量子弟為各國諸侯,可是後代日益疏遠,互相攻伐,周王無力禁止。現在天下一統,應該設定郡縣,而皇子功臣,重重賞賜就足以控制。我覺得比設立諸侯國強多了。”

嬴政反覆斟酌,最後一錘定音:“天下人苦於戰亂不止,就是因為諸侯國的存在。如今天下安定,又要設諸侯國,豈非製造戰爭?李斯的意見正確!”

秦朝選擇的郡縣制度,成為此後各朝各代的主流道路。李斯對於華夏文明的發展,是有功的。然而秦朝二世而亡,李斯該負的責任也不小,具體參見本號下一篇文章。

相關文章:

戰神的無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