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都城之謎:鎬京,還是洛邑?

雖然周朝距今相對較近,史書記載更為豐富,卻也留下了很多謎團,其中之一就是西周都城之謎。

《史記·周本紀》:“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武王克殷之後,有意在洛邑建造新都,不過周朝建立三年後周武王就去世了,只提出規劃方案,還沒來得及建造新都。周成王時期,下令讓召公建造洛邑,準備執行周武王的遷都計劃。《尚書·召誥》又記載,新都洛邑落成後,周王朝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大典,周公旦對周成王說:“王,肇稱殷禮,祀於新邑,鹹秩無文。予齊百工,伻從王於周(新邑)。”

但《史記·周本紀》結尾的地方,司馬遷總結說:“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綜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復都豐、鎬。至犬戎敗幽王,周乃東徙於洛邑。”司馬遷認為,周武王伐紂時還沒有定都洛邑,滅掉商朝之後才準備營造洛邑,後來周成王派召公去選擇宅地並建造,後來將九鼎放在了洛邑,但西周都城還在豐鎬,周幽王後才遷都到洛邑。

總之,儘管一些文獻表達出西周有過遷都的意思,但司馬遷判斷認為,西周都城一直在豐鎬(鎬京),東周才將都城遷到洛邑。那麼,西周到底有沒有過遷都?在上世紀陝西寶雞出土的一件禁止出境的西周青銅文物上,銘刻的一些文字推翻了司馬遷的判斷,為數千年來的爭論畫上一個句號。

西周都城之謎:鎬京,還是洛邑?

周國第一都城:岐周

大約在距今3100多年前,豳(bīn)人遭到狄戎入侵,於是古公亶父帶領族人遷徙到了岐山周原,在此建造了岐邑。所謂“邑”,上面的口字代表城牆,下部在甲骨文裡是一個跪坐的人,後來訛變為巴字,本義是有人居住的城市便是“邑”。先秦時期,一般是以地為名、為氏,因此佔據周原之後,古公亶父就將部落更名為“周”,岐邑也被稱為“岐周”。

關於古公亶父遷徙一事,可能並非史書講述的那樣簡單,因為甲骨文中記載周原地區早先有一個周國,曾與商朝關係很差,彼此打了好多年,後來周國逐漸衰弱了。因此,所謂古公亶父遷岐,真相應該是古公亶父吞併了之前的周國,然後鳩佔鵲巢的更名為周,都城為岐邑。

在此之後,季歷、姬昌都以岐邑為都城,大約經歷了大半個世紀,同時周人在此緊鑼密鼓地謀劃商朝江山。

西周都城之謎:鎬京,還是洛邑?

周國第二都城:豐鎬

周文王時期,隨著周國實力激增,商周關係愈發緊張,在崇侯虎“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於帝”的挑撥下,商紂王將周文王囚禁於羑里。崇侯虎之所以陷害周文王,關鍵原因在於崇國位於陝西關中,大約位於豐、鎬之間,直接面對周國的威脅。

周文王滅掉崇國,佔據陝西關中之後,就將都城遷到了豐京(今西安西南),《詩經》中說“既伐於崇,作邑於豐”。後來,周武王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即《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記載的“考卜維王, 宅是鎬京”。

總之,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稱豐鎬。

豐鎬位於關中,而關中的地理位置極佳,所以秦漢唐均建都於關中西安。但在此建都也不是沒有問題,最大的缺陷是過於偏西,難以控制廣袤的東方區域,尤其在諸侯林立,缺少大一統文化傳統的時代,東方區域很容易脫離掌控。武王伐紂後,由於豐鎬偏西,不能控制殷商舊族廣泛分佈的東方地區,周武王曾為此夜不能寐,經過認真考察之後決定在洛邑建造新都,既離周朝大本營不遠,又可以監視控制東方諸侯,即“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

西周都城之謎:鎬京,還是洛邑?

西周都城之謎:鎬京,還是洛邑?

1963年,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出土了一件國寶,是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學者將之命名為“何尊”(見下圖),上面有銘文12行、122個字,記述了周成王營建(或曰遷都、相宅)成周、舉行祭祀、賞賜臣子的一系列活動,其中開篇就提到“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所謂成周,代表周統一大業之始成,宗周是西都岐之代稱,代表周宗族之源。顯然,何尊明白無誤地說明了周成王遷都到了“成周”城,並舉行盛大祭祀儀式。值得一提的是,在祭祀武王的儀式上,周成王說“餘其宅茲中或(國),自之乂民”,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中國”二字,意義非凡,所以成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

根據史書記載,西周時期成周城駐守由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周八師,每師有二千五百人,共兩萬人戍守在成周,用以震懾東方諸侯,維護周王室的統治。象徵著王權的九鼎放在成周城的明堂當中,寓意定鼎中原,用以震懾天下。在西周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與“成周”有著密切關係,那麼成周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西周都城之謎:鎬京,還是洛邑?

結合《史記》等文獻記載,不難得出“成周即洛邑”的結論。在洛河之北的瀍河兩岸,考古發現了大量西周有著青銅器、陶器等的墓葬,隨葬品規格較高,墓主明顯是等級較高的貴族。根據墓葬位置等情況,學者朱鳳瀚等判斷認為:成周城“具體位置當在澗水東、洛水北岸之瀍水東、西兩岸。”

透過墓葬情況,還有一個重大發現:西周中期之前,瀍河附近高等級墓葬很多,但西周中期後逐漸減少,晚期後大幅度銳減。這一現象折射出“成周”地位的變化,西周早、中期時興盛,但到晚期時已經衰落。

考古出土的青銅銘文上,也與這一現象相呼應。周厲王(?―公元前828年)時期的《元年師兌簋》銘文中就說:“隹元年五月初吉甲寅,王才(在)周(成周),各康廟,即位。”在周厲王之前,出土的眾多青銅銘文也明確記載周天子居於成周。

也就是說,西周中期之前,周天子以成周為都城,至少一直持續到了周厲王時期,但隨著成周的衰敗,或者是其他什麼政治風波,周天子將都城回遷到了鎬京。

回遷鎬京百餘年後,犬戎南下入侵中原,攻破了鎬京,殺死了周幽王,鎬京損壞嚴重,於是後來周平王東遷成周,並將之更名為洛邑。

西周都城之謎:鎬京,還是洛邑?

歲月如梭滄海桑田,古今多少事,都湮滅在了歷史的煙雲中,即便曾經威嚴繁榮的成周城,也在歲月中慢慢被人遺忘,甚至連其首都的這一歷史地位都被遺忘。幸運的是,隨著近現代考古的興起,無數地下文物不斷“挺身而出”,在還原歷史真相之餘,也講述了一段又一段輝煌的上古文明。

參考資料:《史記》、何尊銘文、《論西周晚期成周的位置及營建背景》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