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燕雲十六州”:為何如此重要?怎麼丟的,又是怎麼收回來的?

“燕雲十六州”很重要,這個事基本上人人都知道。

“燕雲十六州”是被石敬瑭割了出去,這個也人人都知道。

但是,“燕雲十六州”為什麼如此重要?石敬瑭為何將這麼重要的一塊地兒,拱手送與遼人?中原王朝為收回燕雲地區做了哪些努力?最後是如何收回來的?

可能很多人就瞭解得不是那麼清楚了。今天這篇文章,我們重點來說說。

細說“燕雲十六州”:為何如此重要?怎麼丟的,又是怎麼收回來的?

“燕雲十六州”有多重要?

“燕雲十六州”,又叫“幽雲十六州”,大致在今天的北京、天津地區,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具體包括——

幽州(今北京)、薊州(今河北薊縣)、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涿州(今河北涿縣)、檀州(今北京密雲)、順州(今北京順義)、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東南)、儒州(今北京延慶)、武州(今河北宣化)、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縣東北)、朔州(今山西朔縣)、蔚州(今河北蔚縣西南)。

開啟地圖可以看到,這十六州,都連綿分佈在長城南側。其中,莫、瀛兩州更是深入到河北平原的腹地。

細說“燕雲十六州”:為何如此重要?怎麼丟的,又是怎麼收回來的?

長城,歷來都是中原王朝,阻擋北方遊牧民族騎兵南下的重要屏障,一旦把燕雲十六州劃出去,長城,以及長城南側可以用來佈防的險塞要地,都處於契丹控制之下。

整個華北平原,基本處於無險可守的境地,契丹騎兵隨時可以長驅深入,直搗中原腹地。

想想都覺得要命啊!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

明明知道“燕雲十六州”如此重要,石敬瑭為何還將它拱手讓人?這得從五代十國紛亂的政局說起。

先給大家看一張圖。

細說“燕雲十六州”:為何如此重要?怎麼丟的,又是怎麼收回來的?

這是五代時期的帝王世系表,可以看到,短短50多年的時間裡,王朝多番更替,皇位頻繁易主。

可能今天,你的上司宰了他的主子,明天,你又把你的上司宰了。驕兵悍將,是整個統治的最大不穩定因素。

石敬瑭,沙陀族人,原是後唐明宗李嗣源手下的得力干將,外加女婿。

李嗣源,算是五代時少數值得稱道的君主之一,而且這人又能生,又能養,有一大幫的兒子、養子和女婿。他們大多都手握重兵,對帝位虎視眈眈。

公元933年,李嗣源一病重,後唐就陷入了皇位爭奪危機。李嗣源受驚崩逝,其三子李從厚被擁立為帝。

934年,李嗣源的養子,潞王李從珂又起兵,把繼位不到半年的李從厚給宰了,自立為帝。

李從珂當然也擔心別人再把他宰了,對有實力的軍閥頗為忌憚,特別是鎮守太原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

細說“燕雲十六州”:為何如此重要?怎麼丟的,又是怎麼收回來的?

有一回,石敬瑭的妻子入朝賀壽完畢,當殿辭行,李從珂竟然直接著人家面說:“急著回去,不要是與石郎造反罷?”

公元936年,李從珂命令石敬瑭移鎮鄆州,並急著催他赴任。

節度使離開根據地,在五代亂世那是要命的事,李從珂此舉,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本來就不咋安分的石敬瑭,怎麼可能束手就擒。

他的手下紛紛鼓動他舉起反旗,掌書記桑維翰還給自己老大打氣:“契丹主近在咫尺,你能誠心屈節,朝呼夕至,何患不成?”

契丹皇帝離咱這麼近,只要老大您能真心實意地依附人家,人家肯定會幫咱的,還怕大事成不了嗎?

石敬瑭一聽,桑兄人才呀!啥也不說了,反唄!

公開反叛後,後唐很快派兵平叛,圍攻太原。石敬瑭派桑維翰去見遼太宗耶律德光,表示願意向契丹稱臣,以父禮事奉,請求契丹派兵支援。並承諾,滅唐以後,將盧龍一道和雁門關以北諸州割讓給契丹。

遼太宗一聽,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呀!於是很爽快地答應,秋高馬肥時就傾國赴援。史書稱其“大喜過望”。

九月,耶律德光親率五萬騎軍長驅直入,直抵太原城北。當晚,石敬瑭出北門拜見比自己年輕十餘歲的遼太宗,“論父子之義”,“恨相見之晚”。

次日,石敬瑭和遼軍對張敬達的後唐軍完成了反包圍。幾個月後,後唐土崩瓦解,遼太宗立石敬瑭為晉帝。

石郎對自己這位“親爸爸”那是感激涕零,進入洛陽後不久,就派大臣向遼太宗奉上燕雲十六州的地圖、戶籍等,並向遼太宗稱臣、稱子,每年納帛三十萬匹。

細說“燕雲十六州”:為何如此重要?怎麼丟的,又是怎麼收回來的?

此時,石敬瑭45歲,而耶律德光年僅34歲,後人戲稱他為“兒皇帝”。

朱元璋滅元后,燕雲地區才重歸中原王朝

燕雲十六州很重要,我們現在知道,當時的人比我們更清楚。所以之後從後周到大宋,中原王朝一直在努力收回燕雲地區。

後周世宗柴榮,曾御駕親征,收復了瀛洲、莫州、易州,以及瓦橋關、益津關和淤口關等地,兵峰直抵幽州城下。

可惜關鍵時刻,柴榮一病不起。“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細說“燕雲十六州”:為何如此重要?怎麼丟的,又是怎麼收回來的?

宋太祖趙匡胤,欲採用贖買政策,他設定“封樁庫”,儲積了大量的金帛,準備蓄滿三五十萬,就去與契丹談判。要是談不成,就把這些錢當軍費,發動戰爭。

可惜計劃還沒實施,太祖就去世了。

之後,宋太宗趙光義為收回燕雲地區,發動了“高粱河之戰”和“雍熙北伐”兩次大規模的對遼戰爭,均以失敗告終。

真宗時期簽訂“澶淵之盟”,宋遼之間走向和平。

到了北宋末年徽宗時,宋朝廷與新崛起的大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準備聯手端掉老對頭大遼國。

沒想到,金滅遼後,轉而南下攻宋,順帶手滅了北宋,把老趙家攆到了臨安。歷史推進到了“偏安一隅”的南宋時代,收回“燕雲十六州”,顯得更加可望而不可即。

直到200多年後朱元璋滅元,燕雲地區才終於再次回到中原王朝手中。

結語

石敬瑭割讓燕雲的無恥舉動,使得之後中原王朝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對峙中,始終處於劣勢地位。

可以說,兩宋三百餘年的外患局面,都是石敬瑭種下的惡果。

包括後來,金朝能輕易滅了北宋,也與此脫不了干係。

石敬瑭此人,罪莫大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