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鼎盛時,究竟有多少兵馬?難怪眾人都不想招安

梁山鼎盛時,究竟有多少兵馬?難怪眾人都不想招安

水滸一書描寫的是以宋江為首的梁山108將,被逼上梁山,反抗朝廷,最後又接受招安,滅遼國、平王慶、定田虎、徵方臘的故事。王倫、晁蓋、宋江這三任梁山寨主,先是依仗梁山泊的地利,逐漸發展壯大,最後終成氣候,使得朝廷只能招安。

之所以要招安,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朝廷無能,派了多少次大軍前去征剿,最後都以失敗告終,還損兵折將,丟失輜重,無形中給梁山泊提供了物資;其二就是宋江等人還是有點本事的,高俅、童貫等帶領幾十萬大軍也攻不下樑山泊。

梁山鼎盛時,究竟有多少兵馬?難怪眾人都不想招安

108將大聚義之後,梁山達到鼎盛時期,高俅帶領水陸十三萬人馬前去征討,結果是大敗而歸。

連十幾萬大軍都打不過樑山,那麼,梁山到底有多少人馬呢?我們直接來看招安時的情況。

宋江接受招安時,問過有沒有人不同意,不同意的可以離開,結果直接辭去三五千人,暫且算他五千吧。

後來當宋江等人率領大軍,駐紮在汴梁城外時,有一名大臣向皇帝建議,說了這樣一番話:現今數萬之眾,逼城下寨,甚為不宜。但這裡的數萬究竟是兩三萬還是八九萬?不得而知,根據古人的表達來看,應當不超過五萬,若是八九萬人則應表達為“近十萬”。

梁山鼎盛時,究竟有多少兵馬?難怪眾人都不想招安

當然,這名大臣終究是文臣,對梁山不熟悉,所以這個數字只是預估,不夠精確。

梁山人馬去徵遼時,兵分兩路,一路是宋軍為首,攻打平峪縣,引軍三萬;另一路是盧俊義為首,攻打玉田縣,也是三萬人馬。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馬未隨行,比如水軍等,但留下的是少數,可能只有一萬餘人。

這麼看來,梁山原先人馬約有八萬左右。

梁山鼎盛時,究竟有多少兵馬?難怪眾人都不想招安

征討方臘時,再次說到了宋江和盧俊義,各帶領三萬人馬,以及水軍精兵五千,這樣看來,仍然有6。5萬人馬。不過,在此之前,宋江在與遼國兀顏光作戰時,曾經輸過3陣,折了些人馬,尤其是第二陣。

宋江軍馬,抵當不住,轉身便走。後面架隔不定,大敗奔走,退回原寨。急點軍時,折其大半。——《水滸傳》

三萬人馬,折了大半,至少也是一萬五,加上第一陣和第三陣所折,至少有兩萬人。這就意味著,折損了兩萬人馬,最後攻打方臘還有6。5萬人。說明,之前約有8萬人多。

梁山鼎盛時,究竟有多少兵馬?難怪眾人都不想招安

再考慮到梁山還配備不少閒雜人等,比如家屬、廚子、建築工人等等,樑上總共人馬估計約有10萬。這可能也是高俅敢只帶領十三萬大軍來征討的原因。

10萬人馬,能征慣戰的約有8萬,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

北宋時期,禁軍屬於國家主要軍隊,其他廂軍、鄉兵、藩兵則是守備。水滸之中雖說有八十萬禁軍教頭,但事實是,到了宋徽宗時期,壓根沒有那麼多人。1126年,六萬金軍兵臨汴京城下,京城禁軍加上各地勤王軍隊,加起來才三十萬,京師的軍隊只有十五萬左右。

梁山鼎盛時,究竟有多少兵馬?難怪眾人都不想招安

這就意味著,梁山十萬人馬,足以與北宋朝廷對抗,畢竟當時還有王慶。田虎、方臘以及北方的遼國、金國等,宋徽宗不可能把所有軍隊調集來圍剿宋江。

這是梁山好漢們不肯招安的原因,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實力與朝廷抗衡,若只是彈丸之地,萬兒八千的人馬,顯然不足以抵擋朝廷大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