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導語:公孫衍從秦國叛逃後,投靠了魏國,這讓秦王深以為然,日夜憂慮煩悶不已,羋月見狀便想陪著秦王坐一會兒,替他排解煩悶。誰知,羋月還真的為秦王打開了心結,並且,令秦王豁然開朗。

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同時,秦王也對羋月這個女人起了戒備之心,後來還在自己彌留之際叮囑樗裡子:必要的時候就殺掉羋月。這個女人格局太大,野心勃勃,絕對不會甘心久居人下的。所以,搞不好還會威脅大秦的江山……

那麼,羋月在公孫衍叛逃後,究竟對秦王說了什麼?竟然使得秦王既亢奮又擔心?

1、秦王“當局者迷”

咱們先來看一段原著原文,看羋月和秦王都說了些什麼。原文如下:

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羋月道:“妾身不明白。公孫衍已經是大良造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為何要走?”

秦王駟輕嘆一聲:“公孫衍任職以來。為寡人立下赫赫戰功,不負使命。君臣相知,原是大幸,怎奈時移勢易,公孫衍的政見主張。於今日的秦國來說,已經是不合時宜了。秦人不畏戰,然並不是喜戰好戰。若是稍有不慎,則大秦就將分崩離析。所以寡人重用公孫衍,發動征戰,連戰皆勝,如此才能讓列國明知秦國政事動盪……然而,我大秦處偏僻之地。人丁單薄,土地貧瘠,立國雖久,卻不像中原列國,經得起長時間的戰爭消耗……”

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公孫衍致命的弱點就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國家的利益之上,他是客卿,只能靠軍功來穩固自己在秦國的地位。因為他驍勇善戰,需要時時刻刻發揮他的強項,體現他的價值。

然而,秦國卻耗不起長期的征戰,雖然“地大”卻是“物薄人稀”,持續這樣征戰下去,會導致秦國內囊空虛,外強中乾。

所以,秦國雖然可以靠戰爭開疆擴土,卻不能一直征戰下去。然而,公孫衍卻不能理解,更無法忍受秦國長期按兵不動的日子。這體現不出他存在的價值,久而久之就會被秦王邊緣化。至少他自己認為秦王可能會“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更讓公孫衍忍無可忍的是,自從張儀來到秦國後,處處與他作對,單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去遊說列國,為秦國爭取了極大利益,而且往往是兵不血刃的。秦王越發器重張儀而忽略公孫衍了。公孫衍自以為在秦國受到不公平待遇,一怒之下,棄秦投魏。

秦王非常擔心公孫衍掌握了秦國大量的軍事機密,一旦將來攻打秦國,秦國將會十分被動。因此陷入憂慮之中難以自拔。

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2、羋月語出驚人,令秦王豁然開朗

羋月聽了半晌,已經有些明白了。不禁道:“公孫衍身為外來客卿,久居上位,若不能一直拿出功勳來,何以服眾? 所以他力主征戰。可是秦國許多更深的內情,他未必知曉。大秦的人力物力已經支撐不起持續的戰爭了,必須休養生息。可是大秦一旦停戰,則列國就可能猶如群狼撲咬,分而食之。所以大王才會重用張儀,既不動刀兵,又能恐嚇諸侯,佔取土地。表面上看來咄咄逼人,其實卻是在步步為營。”

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羋月言簡意賅地總結了秦國目前的形勢,以及秦王重用張儀的目的。而且是一針見血,一語中的,這令秦王心頭一震,豁然開朗。他沒想到,羋月一個小小的女子,居然能看透局勢,看透秦國的弊端和公孫衍的思根源。

秦王駟詫異地看著羋月。羋月回過神來,發現自己說得忘形,忙低下了頭,卻見秦王駟的目光一直盯著她,盯得讓她有些膽寒,顫聲道:“大王,您,您莫要這般看著妾身。”

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秦王哈哈大笑,心頭的雲霧頓時散去,羋月的話讓他受到了啟發,公孫衍這樣的人,根本不足為慮,一個時時刻刻把自己的利益置於國家大計之上的人,是不堪長期重用的。除非魏國的君王甘心做他的傀儡,並且是個沒有主見、處處以公孫衍的政見為先的人。

否則,公孫衍很難撼動一個君王會因他的喜惡,而隨時發動戰爭。因此,秦王目前要做的,就只是震懾魏國就可以了。讓魏國君王不敢輕舉妄動,秦王甚至還令張儀與皇長子贏華主動去攻打魏國,讓魏國充分領教到秦國的厲害,並以此昭示:我們秦國沒有他公孫衍,照樣會戰無不勝!

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而羋月,也因為此番言論被秦王重用,秦王允許羋月私下裡參政議政,與自己共同商討軍國大事。

但是,秦王為防止羋月會與羋姝齊心協力向母國出賣秦國機密,期間不斷地挑撥離間羋姝和羋月的關係。甚至故意冷落羋姝、寵愛羋月。

羋月傳:公孫衍叛逃,為何秦王卻對羋月起了戒心?

讓她們姐妹倆反目成仇,各自為營。只有她們姐妹相互背離,才會把秦王當唯一的靠山,一心取悅秦王。否則,以羋月的聰明智慧,一旦成為楚國的內奸,那麼,可就真的成了秦國的心腹大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