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老祖宗肺腑之言,務必細品

很多人都覺得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學會認命,在他們看來,“奮鬥”似乎只屬於年輕人。這種觀念確實有些道理,因為年紀越大,試錯空間就越小,一個普通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層層重擔之下,再讓他去毫無顧忌地奮鬥,的確有點強人所難。於是乎,不少人就會早早地收起奮鬥野心,轉而圖個安穩,不管願意不願意,平淡都將成為其餘生的主色調。

然而這種普羅大眾的處世哲學,卻並非貫穿歷史始終,更不是放之四海皆準。在我國,民間還有一句俗語流傳得很廣,叫做“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意思不難理解,就是說一個人到了四十五歲,仍然具有奮鬥拼搏的資格,甚至比年輕時更有資格,也更容易成功,好比“出山老虎”一樣威風凜凜。

俗語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老祖宗肺腑之言,務必細品

這句話的具體出處已經不可考了,可能是出自某個大賢人,也可能是某個大英雄對自己成功經歷的總結,也有可能是普通人感悟而得。但它的意義以及正確性,卻可以從很多歷史人物身上得到體現。

47歲仍一事無成,7年後當上皇帝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成功經歷,就是“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的最佳寫照。在許多人的印象裡,漢高祖劉邦跟秦始皇應該是兩個時代的人物,可實際上,秦始皇只比他大了3歲,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二者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之所以會讓人產生這樣的誤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劉邦成功得太晚了,他起兵抗秦時已經47歲,七年後建立西漢並當上皇帝,8年後去世,時年62歲。

俗語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老祖宗肺腑之言,務必細品

起兵之前,劉邦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亭長,處於秦朝公務員體系的最底層,而當時的秦王朝又是大勢將去,如果劉邦沒有毅然創業,而是死守這份“安穩”,結局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古人壽命短,劉邦活62歲,在當時已經是高壽,即便是他起兵時的年齡(47歲),也已經逼近了古代男子的自然壽命(排除意外早逝)。但他認命了嗎?沒有,非但沒有,而且還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事業,並建立了西漢這個偉大的王朝。

俗語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老祖宗肺腑之言,務必細品

劉邦VS項羽——兩代奮鬥者的較量

老祖宗把中年男人比作出山虎,是智慧和經驗的體現。正如我們前面強調的那樣,四十五歲的“出山虎”,甚至比年輕人更有奮鬥的資格和資本,而這正好也能在劉邦的成功事蹟中體現出來。

有一個年輕人曾與劉邦在同一時期抗秦立業,甚至一度比他還要成功,他就是項羽。項羽比劉邦小了24歲,跟隨叔叔項梁起兵時不滿25歲,在今人看來,正是奮鬥的大好時機。而項羽不但年輕氣盛,更是千年一遇的將才,無論是對秦作戰,還是後期的楚漢相爭中,他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可最終的結果,卻是項羽敗給了年紀上長他一輩的劉邦,一個年輕奮鬥者敗給了一箇中年奮鬥者。

俗語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老祖宗肺腑之言,務必細品

項羽的失敗,古人早已總結出了很多原因,比如項羽不會用人,沒有戰略眼光,鴻門宴上心軟等等,而這些原因,卻都可以歸結為一個詞,那就是“年輕“。正是因為年輕缺少閱歷,項羽才會表現出如此多的弱點。相比之下,47歲仍一事無成的劉邦,卻早已積累了許多有用的處世經驗,所以在用人以及謀劃等方面,他比項羽高了不知多少個等級,這也正是他能剋制項羽的終極武器。

中年奮鬥亦有優勢,老祖宗早就看穿了一切

年輕人奮鬥最大的優勢就是敢闖敢拼,因為他有很充足的容錯空間,萬一失敗了還能重頭再起。然而奮鬥要想成功,最關鍵的並不是留有退路,而是背水一戰,是豐富的經驗,這恰恰就是中年人才能具備的。所以同樣是奮鬥,鼓起勇氣的中年人成功的機率要遠遠超過初生牛犢的青年人,歷史上類似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俗語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老祖宗肺腑之言,務必細品

當然了,成功永遠只屬於少數人,而這些人本身,也必須具備常人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並且要能夠抓住稍縱即逝的難逢機遇。但有時候,如果不去嘗試,就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是否具備這些特殊能力,更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會遇到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就印證了另一句俗語——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結語:

以古人壽命之短,尚且把四十五的中年人稱為“出山虎“,在預期壽命高達七八十歲的今天,我們還有什麼理由選擇中年躺平,而不是去奮鬥,去開創人生的另一種可能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