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名單,一品白衫

面對疾風暴雨,舊時戰友判若雲泥,有人像泰山一樣穩固,有人像落葉一樣飄零,非黑即白。

因天生站在光明的對立面,黑色自古就不受待見,像黑幕降臨,近墨者黑,天下烏鴉一般黑等說法極多,總之沒個褒義。在西方,非裔掀起了人權運動。

為殺雞儆猴,中世紀的英國將那些不法之徒的名字記在了一本黑皮書上,稱“黑名單”。黑名單的存在,不僅有效提升了公民素質,也讓地區治安切實有了保障,故迅速推廣至全球。

網路時代的黑名單威力猶在,噴子會被禁言封號,老賴會被限制貸款、出行,或多或少影響了生活。

但有一個現實問題,從前黑名單是少數,後來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性覺醒,大家對它便少了一絲恐懼,進而對名單製造者產生了一份敵視,甚至將榜上有名當成為一種談資。

更不知何時,我們又劈頭蓋臉地造了一個新詞:

白名單

比如,只有互開白名單的公眾號才能彼此轉發原創文章,相互獲益的同時,也彰顯出兩家的微妙關係。

往大了說,當一個熱門產業被強行打壓時,大部分市場就此消失,小部分悄悄轉為黑市,更小一部分就進了白名單。

再如最近,按國家“雙減”工作要求,北京就公佈了首批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這些機構,已准許恢復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

一家歡喜幾家憂,先前還喚人家牛夫人,怎麼突然又變成小親親啦?

非黑,即白?要說黑名單有著極強的約束效應,那白名單又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在清代廣州,大概是有著史上演繹最完整,記錄最詳備的白名單制度實施方案。乾隆二十二年(1757),一道聖旨突然從京城降臨沿海,下令除廣州外,其餘海關即刻終止對外貿易。

從此廣州

一口通商

,其具體業務被城內若干商行所壟斷,至鴉片戰爭時正好十三家,史稱

“十三行”

白名單,一品白衫

十九世紀初的廣州十三行

故事始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以“財貿流通,側各省亦俱有益”為由解除了海禁,設粵、閩、浙、蘇四大海關,衙門分別位於廣州、漳州、寧波、雲臺山。但受地理位置和政策傾向的影響,僅廣州一地相對興盛。

次年(1685),清廷便於廣州城郊騰了一塊空地出來,將事先招募好的若干公行安置在此。各行由中國商人掌管運營,具體負責對接外商,並代海關征繳關稅。

每隔數日,所有稅收會被送至欽差廣州海關總督處,總督再安排運至北京,中間越過各級州府單位。時有詩曰:“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一個亦官亦商的公行體系初具規模。

到了乾隆時期,因西方工業革命使然,以英國東印度公司為首的外商將目光鎖定中國,明面要增設通商口岸,暗中卻派人刺探國情、傳教,引起了清廷警惕。

乾隆一生六次南巡,在第二次(1757)途經蘇州時,親眼目睹了當地熙來攘往的洋船洋商,其中大多攜帶武器,令他觸目驚心。

同年秋,上諭便由北京傳至沿海,將一口通商的規定告知天下。

“諭軍機大臣等:凡番船至廣,即嚴飭行戶善為料理…今經調任閩浙,在粵在浙,均所管轄,原無分彼此。但此地向非洋船聚集之所,將來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至廣,不準入浙江海口。豫令粵關,傳諭該商等知悉。”

-《清高宗實錄》

事實上,該政策僅針對西洋歐洲,閩、浙、蘇三處海關仍對南洋開放。不過鑑於歐洲的商品質量和貿易體量,大清已委實步入閉關鎖國狀態。

為何是廣州?

一是地理位置,清廣州府並非現代港口那樣緊靠海岸,英船萬里而來,還得沿珠江逆流向北行進八十多公里,當時的珠江也不如今日寬闊,所以大噸位的貨船就很難進入廣州,側面限制了外商發展。

其二,便是廣州坐擁一套成熟的公行體系,各行往來洋人已逾半個世紀,辦事駕輕就熟。

換句話說,只要將廣州十三行改造升級,即把北京的政策落到實處,便可在源頭上遏制外商來華。

此處政策,史稱“防夷五事”。

二十四年(1759),乾隆根據兩廣總督的奏摺,正式頒佈《防範外夷規條》。其一,禁止外商在粵過冬;其二,夷人到粵應寓居行商管束稽查;其三,禁止國人借貸或受僱於外資;其四,嚴厲打擊外商僱人傳話的弊病;其五,外國商船進泊黃埔酌撥營員彈壓稽查。

而這套章程的最終話語權,無疑就在十三行。

白名單,一品白衫

馬戛爾尼使團覲見乾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如坐針氈的英王以給乾隆祝壽為名遣馬戛爾尼出使中國,提出改善英商待遇、增設通商口岸、固定關稅等系列事宜,但均遭拒,包括後來阿美士德中國行依然無果。

是以在廣州,有朝廷撐腰的十三行就愈發驕橫起來,那些富可敵國的大行商們兩頭通吃,完全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粵海關志引乾隆致英王敕諭》

兩頭,即國內國外。

從前尚有見到總督知府的機會,但乾隆以後,外商若想與政府會面,則必須經由大行商轉達,呈遞文書亦如此。

一進一出,大有學問。

約見高官,無非是推銷自家產品,但能否約成還得看行商臉色。精明的洋商就會先和行商談妥利益,再安心去找政府報備,不惜將成本翻番。

反之,洋商若與行商結下樑子,大機率就永別中國市場了。

對進口商來說,以前可以找到絲綢、茶葉、瓷器等各種上游廠商,儘量低價拿貨。而現在上游被清廷鎖死,就只能來十三行承顏候色。

因壟斷所有資源,十三行的價是一口價,沒得談,貨也只有現成的,沒得選,給啥吃啥。

洋商吃癟,國人也別想好過。

從前,只要是自己種的茶葉,織的絲綢,你就有權利去選擇外國代理,英法德意隨便挑,價高者得。

而乾隆以後,國人就很難接觸到外商了,為了生存,他們只能把貨低價賣給十三行,行商貨源充足,講價免談。此外,市場行情和行商的意志也至關重要,萬一哪天人家不做茶葉了,茶商就只有死路一條。

以上兩頭堵,同時抑制了消費與生產兩端的積極性。

而獲利者除了行商自己,便是那些定期接受孝敬,臭味相投的大清官員了。

每逢盛典戰事,行商們都要用盡手段迎合朝廷,最簡單的就是捐錢,幾十萬到幾百萬兩白銀不等,表面來證明自己的忠誠,實則為了能繼續佔著十三行這個坑。若是不捐或捐少了,就有被取而代之的風險,狼多肉少嘛。

久而久之,清廷宰十三行,十三行再高價賣貨,還是百姓扛起了一切。

白名單,一品白衫

乾隆皇帝射獵圖

在乾嘉時期不斷重修的《大清統一志》中,關於歐洲的描述還在沿用明末西方傳教士的說法,將以西把尼亞、拂郎察、意大里亞當成了“大”國,而有關英吉利的描述少之又少,可謂對時局一無所知。

但要說最瞭解世界變幻的一夥人,在清朝還必須屬十三行了。顯然,他們為利益選擇了沉默。

當年的馬戛爾尼被拒後非常沮喪,然而在中國轉了一圈後又如釋重負,並在日記裡寫到:清朝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只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清政府很想凌駕各國,但它目光如豆,只知防止人民智力進步,當我們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道光二十年(1840)夏,倫敦下議院熱火朝天,大夥圍繞是否借鴉片對中國宣戰展開激辯。當時,漢學家斯當東的立場尤為關鍵。

托馬斯斯當東早年曾隨馬戛爾尼、阿美士德兩度訪華,頭一次還得到了乾隆賞識,期間,他還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廣州商行任職,成了地道的中國通,嘉慶二十三年(1818)回到英國,進入議會。

有因必有果,鑑於自己幾十年來對大清的觀察瞭解,斯當東在商貿問題上態度強硬,極力推動戰爭。

鴉片戰爭亦稱通商戰爭,在《南京條約》中,大清被迫向英國賠償煙價、軍費、商欠共二千一百萬銀元,其中三百萬是償還商人債務。

但對更多外商來說,條約最大突破是公行制度的廢除,即除了割讓香港島外,另對英國增開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四口通商,並准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

白名單,一品白衫

1842

在道光十七年(1837),廣州通商白名單上正好有十三家商行,分別是:怡和、廣利、同孚、東興、天寶、興泰、中和、順泰、仁和、同順、孚泰、東昌與安昌行,他們與兩淮鹽商、晉陝商人一起,被後人稱為清代中國的三大商人集團。

但隨著《南京條約》的落實,諸行急速走向沒落,相繼停辦。

其中有“世界首富”之稱的怡和行老闆伍秉鑑,一人就承擔了條約中三百萬商欠中的一百萬,同年病逝廣州。臨終前他說:“若不是年紀大經不起漂洋過海,實在想移居美國。”怡和行亦被英國人兼併、山寨,取名怡和洋行,今天仍在香港發揮餘熱。

據《1844-1863年間中國外貿政策》,在戰後外貿突飛猛進的二十年間,駛入廣州的外國貨船噸位只增長了110%,而上海的相關資料為1100%,最終以三倍於廣州的優勢成為清朝最大進口口岸。

當洋貨以親民的價格大量湧入時,縱觀歷史,國人的生活水平從未如此刻一樣,迎來了質的飛躍。

(完)

精 選 文 章 推 薦

真相|無為

阝 勹

廴 匚

白名單,一品白衫

白名單,一品白衫

白名單,一品白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