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八年六次名落孫山,學臺懸牌批責,此後兩年連捷成為舉人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22歲的曾國藩又一次秀才落第了,這是他參加科舉考試的第六次。從14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這漫漫的八年時光卻是難以跨過最低的考試門檻。

沮喪、羞辱、他人的嘲諷······使得年少的曾國藩十分難堪。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遍尋榜單找不到自己名字的曾國藩,卻在旁邊的另一張告示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原來他的考試文章,被主考官認為:雖然文筆尚可,但文理欠通,該講的道理沒講通。作為反面範文,被學臺大人“懸牌批責”。這次經歷直到晚年,曾國藩還是認為是自己一生的五大恥辱之一。

曾國藩:八年六次名落孫山,學臺懸牌批責,此後兩年連捷成為舉人

什麼是“懸牌批責”

清朝初年在明朝“六等試諸生優劣”方法基礎上,制定了針對地方官學管理的“六等黜陟法”。按考試成績將考生分為六等:文理平通者列為一等、文理亦通者列為二等、文理略通者列為三等、文理有疵者列為四等、文理荒謬者列為五等、文理不通者列為六等。

根據“六等黜陟法”,一二等與三等前列者有賞,四等以下有罰或黜革。而且主考官會在每次考試後,挑選幾篇好的文章出來,作為優秀範文,供大家參考學習。同時也會挑選比較差的文章進行點評,並在放榜的時候,一併公示以示責罰就稱為“懸牌批責”。

曾國藩:八年六次名落孫山,學臺懸牌批責,此後兩年連捷成為舉人

被懸牌批責後的反思和踐行

被“懸牌批責”的難堪,使得六次落榜的曾國藩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回到家中,連慶祝父親的宴席都沒有參加,就開始反思自己屢次失敗的原因。

他把自己的文章和別的優秀範文進行對比,由此得出自己的文章過於拘謹,缺乏大局的貫通和整體的氣勢。更是感悟到:“蓋場屋之中,只有文丑而僥倖者,斷無文佳而埋沒者”。

同時將所有的問題都歸結於自身的愚笨,後來在日記中這樣說道:“受之本薄……志亢而力,不復識遠而行不逮”。

透過一年的辛勤學習,曾國藩終於感覺自己開竅了。他開始知道怎麼寫文章,才能表達自己的真見解,能把道理講透講通。

曾國藩:八年六次名落孫山,學臺懸牌批責,此後兩年連捷成為舉人

第二年的考場上,曾國藩拿到考題後,先針對題目對文章脈絡進行了整體的構思,最後才按照八股文的要求徐徐展開。這一次放榜後,曾國藩終於在榜單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雖然不那麼靠前,畢竟成為了秀才。

中了秀才之後第二年,恰是鄉試之年,這年秋天,曾國藩又到長沙參加了舉人考試。原本只打算試試深淺的曾國藩,居然一考即中,獲得了湖南省第三十六名的好成績。

中秀才之後馬上中舉人,這就是所謂的“聯捷”,老曾家的運氣似乎徹底轉過來了。如此輕易取得舉人的曾國藩,正是因為他在懸牌批責之後,彌補了自身的不足。事實證明,懸牌批責成了他和整個家族命運的轉折點。

曾國藩:八年六次名落孫山,學臺懸牌批責,此後兩年連捷成為舉人

挫折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艱難的科舉經歷對曾國藩是一次極好的自我教育,強化了他“愈挫愈奮”的性格特點。雖然自己比較笨,但是也能走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走不通的科舉路,可見只要努力,天底下沒有任何事是做不成的。曾國藩在後來的生命歷程中,越遇到挫折,越能激起鬥志。

和曾國藩比起來,同時代的另一個著名人物—農民起義領袖洪秀全,就“同途殊歸”了。洪秀全比曾國藩小三歲,算是同齡人。和曾國藩一樣,他也是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全家人也是全力以赴供他,要他走通科舉之路,但是他的抗打擊能力顯然不如曾國藩。

洪秀全考秀才三次落榜之後,就受到嚴重刺激,暈倒在榜前,做了那個著名的昇天的夢,夢到了“上帝”。第四次失利,就徹底放棄了科舉,轉而創立“拜上帝教”,走上了與曾國藩完全不同的另一條人生道路。

曾國藩:八年六次名落孫山,學臺懸牌批責,此後兩年連捷成為舉人

人生的轉機多半是由別人來告訴你的,就像曾國藩被懸牌批責一樣。那些看起來十分難堪或者萬分煎熬的歲月,往往隱藏了人生的重大轉機。

萬是萬物都有其規律,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便是掌握這些規律,然後透過小的細節去判斷未來的走向,從而達到趨利避害、防患於未然的目的。

明代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馮夢龍,總結“古今成敗得失”,他收集了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餘則,編成了一本《智囊》,這本書分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部,其下又分見大、知微、雄略、敏悟等28類小類,書中既有政治家的權術謀略,軍事家的運籌帷幄,商賈的生財之道,也有市面上常見的騙局套路。

曾國藩:八年六次名落孫山,學臺懸牌批責,此後兩年連捷成為舉人

這是一本教人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它堪稱集結了中國古代上千年曆史中,歷朝歷代無數聰明人智慧的智謀錦囊。如果說古代有哪一本書,能讓人變得通達明智,《智囊》必定是其中之一。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套《智囊全集》白話珍藏版,值得一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