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自東向西打天下,為何朱溫屢克李茂貞,高歡卻奈何不了宇文泰

在中國古代史中,除去南北對峙外,東西相持也是一種常見的分裂形勢。而和南北交鋒中總是北方統一南方相似,東西兩大陣營的對抗,似乎也總是西方陣營笑到最後。

但凡事總有例外,唐末五代時的朱溫便從中原起家,幾經征戰將其西部強敵李茂貞打得落花流水,並最終確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打下了代唐自立的基礎。

而和朱溫相似,南北朝時的高歡也是在關東崛起,並奠定了北齊建國的根基。可在面對自己的西部夙敵宇文泰時,高歡卻一直不佔上風,手握優勢兵力卻被人家壓著打。那麼同樣是自東向西,為什麼朱溫能屢克強敵,高歡卻敗多勝少呢?

戰略能力的差距

毫無疑問,雖然在今天的名聲相當不好,但朱溫在古代冷兵器戰爭史上確實是一位無可爭議的名將,曾被評價為:“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處於四戰之地的朱溫,很明智地採取了聯合一批、吃掉一個、平定一方、再圖其他的方針,因而能夠有步驟地消滅秦宗權集團、朱瑾朱瑄集團,控制魏博,而後向北爭鋒,打服劉仁恭、壓制李克用,做到用兵一處即平定一處,平定一處即穩定一處,打造了可靠的大後方。

這樣在與李茂貞爭奪唐昭宗時,他就能毫無顧慮地集中兵力進攻關中。這種集中兵力、積小為大、穩紮穩打的戰略方針,不僅幫助朱溫取得了巨大成功,更被古今中外諸多軍事統帥奉為圭臬。

同樣自東向西打天下,為何朱溫屢克李茂貞,高歡卻奈何不了宇文泰

上圖_ 李克用(856~908年),本姓朱邪,字翼聖

反觀高歡,在和宇文泰的五次大戰中,三次完敗、兩次慘勝,這裡面不得不說和高歡的輕敵大意有很直接的關係。而且,高歡在戰略規劃中總想仗著自己財大氣粗搞一線平推,將目標定得過大不說,還老幻想一口吃個胖子,畢其功於一役。小關、沙苑兩戰,他都是分兵多路,妄圖各路大軍一齊發難直搗黃龍,讓宇文泰應接不暇。結果實際執行時各部之間因相距過遠無法及時救應不說,還容易讓對手集中力量分撥吃掉。

兩相對照,朱高二人的戰略能力孰優孰劣可見一斑。

同樣自東向西打天下,為何朱溫屢克李茂貞,高歡卻奈何不了宇文泰

上圖_ 東魏(534年―550年)北朝朝代之一

戰術水平的迥異

在具體戰術執行上,由於高歡手上擁有精銳的北鎮鐵騎,而且得益於東魏較西魏更為強大的國力,使得東魏能夠維持一支龐大的具裝騎兵。加之高歡長期跟隨爾朱榮南征北戰,非常喜歡倚靠騎兵的機動突擊能力猛衝猛打。

沙苑之戰中,因為地形對東魏不利,侯景建議將大軍分為前後兩部,兩部便於相互支援,也便於一旦有難還能保住一半兵力;斛律羌舉則建議繞過當面的宇文泰,奔襲防守空虛的長安,但都被高歡拒絕。最後高歡採納的是彭樂提出的一鼓作氣的突破式打法,這恰恰是他最為推崇的騎兵戰術,結果大軍在狹隘的蘆葦蕩裡施展不開,吃了大虧。

相比高歡,朱溫在臨場指揮及應變上就要強很多。就拿他和李茂貞爭奪唐昭宗的戰役來說,當時李茂貞裹挾唐昭宗據城不出。朱溫見強攻難以奏效,就假裝撤退,卻暗地裡派一個小將傳播汴軍因糧盡而退的假訊息。李茂貞不疑有詐,出城追擊,結果中伏,被朱溫殺了個大敗。

再比如朱溫在與魏博鎮交戰時,讓手下士兵假裝販夫走卒,設計拿走了魏博軍的武器,然後突襲,殺死許多魏博軍軍官,然後收編其部眾,一下子就把唐末以來北方軍閥中戰力彪悍的魏博軍拉了過來,大大增強了其軍事力量。

顯然,在具體戰術手段上,高歡喜歡大開大合而少有計謀,所以其和宇文泰交手若不勝即為大敗;朱溫則智計百出,且能因敵施策,故而能夠屢克強敵。

治國理政的區別

由於地處飽經戰火、滿目瘡痍的河南之地,所以朱溫深知開展經濟建設、恢復民生的重要性。雖然他為人冷血無情,黃河暴漲時為不使河水沖垮城牆,竟下令決堤分流,致使下游幾十萬戶百姓死亡無數;攻取它處城池時,他總是縱軍劫掠,無惡不作,千年古都長安也被其付之一炬。

但這個惡魔在對待自己的地盤時,卻懂得勸課農桑、獎勵耕織、輕徭薄賦。他重用張全義治理河南,從而使得自己的汴軍集團衣食無憂。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軍隊對地方百姓的滋擾,穩固了後方,這是他能接連戰勝強敵的經濟基礎。史書上稱後梁賦稅尤輕,應該不是虛言。

同樣自東向西打天下,為何朱溫屢克李茂貞,高歡卻奈何不了宇文泰

上圖_ 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後周世宗

現在的史學研究證實,目前公認在殘唐五代時期除後周世宗柴榮外,朱溫治下的後梁是百姓負擔最輕的一個時代。一向認為後梁屬於“偽朝”的宋人,也不得不承認:“梁祖(朱溫)之開國也,內闢汙菜,厲以農桑,薄其租賦,士雖苦戰,民則樂輸……河南之民,雖困於輦運,亦未至流亡。其義無他,蓋賦斂輕而丘園可戀故也。”(《容齋隨筆》)

而相對來說,朱溫的那些對手們,無論是李克用、劉仁恭,還是李茂貞、秦宗權等,在治國理政方面和朱溫的差距簡直不是一點半點,這就是朱溫最後為什麼能成為天下第一強藩的根源所在。

同樣自東向西打天下,為何朱溫屢克李茂貞,高歡卻奈何不了宇文泰

上圖_ 高歡(496年~547年),小字賀六渾

再看高歡,其建立東魏時可謂佔盡天時地利,在鹽鐵、布帛、耕地、馬匹、水利等各項指標上都對宇文泰的西魏形成了絕對優勢。可是高歡始終沒能解決鮮卑人和漢人之間的民族矛盾。

而且以高氏為代表的幾大家族不斷兼併土地資源、盤剝百姓,社會矛盾也日益尖銳,但高歡對此卻無動於衷。有一次,大臣杜弼對他講:“諸勳貴掠奪萬民者皆是。”高歡竟說:“縱其貪鄙,所取處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那些勳貴都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建國元老,他們九死一生才有現在的地位,就算貪一點、壞一點,和他們的貢獻比,所求都不算多。

正是高歡的這種放縱,最終導致各種矛盾不斷激化,使東魏乃至北齊逐漸走向了衰落。反觀他的對頭宇文泰,不但設立八柱國吸引漢族門閥地主加入軍隊,擴大兵源,設立府兵制增強軍隊的凝聚力與戰鬥力,還任用漢族士人蘇綽、盧辯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恢復均田制,促進了西魏經濟的發展。此消彼長,由此一來東魏一直奈何不了西魏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參考資料:

【1】司馬光 《資治通鑑》

【2】李百藥 《北齊書》

【3】薛居正 《舊五代史》

【4】趙奎 《五代十國》

【5】呂思勉 《隋唐五代史》

【6】雲淡心遠 《彪悍南北朝之鐵血雙雄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