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年,可是有些謎團,至今也沒有答案

秦直道從發現之初到現在,已經具有40多年的歷史,但如此偉大的工程卻還是存在著三個謎團,儘管考古專家們曾苦心鑽研,卻仍未尋找到真正的答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關於秦直道的三個謎團又會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秦直道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年,可是有些謎團,至今也沒有答案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提到秦朝,想必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萬里長城、焚書坑儒、苛政猛於虎的字眼,殊不知,對於歷史的刻板印象卻讓我們忽略了對該王朝的理性觀察。秦朝的覆滅縱然存在多種原因,但仍然不能抹殺其為華夏民族做出的貢獻。秦朝組織的偉大工程中,除名垂青史的萬里長城與臭名昭著的阿房宮外,還有一條震驚於世的秦直道。

秦直道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年,可是有些謎團,至今也沒有答案

秦直道是我國古代時期的第一條高速公路,由秦國大將軍蒙恬主持修建,並在後世加以續修。延安境內的秦直道南自沮河支流大南溝水源頭進入黃陵縣境內,經富縣、甘泉、志丹、安塞四縣,在安塞縣王家灣鄉與靖邊縣青陽岔鎮鄭石灣交界處出境,是貫穿我國北方的一條人工大路,現今仍存有大部分遺蹟。關於秦直道修建的原因,一直存在諸多說法,有專家認為它是秦始皇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侵略而修建的一條運兵道,也有專家稱它是秦始皇巡遊的專屬道路。

秦直道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年,可是有些謎團,至今也沒有答案

1974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組織的文物幹部培訓班在實習時,偶然於伊克昭盟野外發現秦直道遺存。在此之後,當地相關考古專家又對遺存進行了進一步的確認,大概確定了當地秦直道的走向及範圍,並於此後確認了秦直道的北端終點為麻池古城。四年之後,考古專家們又調查了秦直道的南段起點,即漢代甘泉宮遺址。從1991年至1994年,甘肅省文物局還曾組織相關人員在秦直道遺蹟大面積搜尋,意外的找到不少秦磚漢瓦以及古錢、車轍印等文物與遺蹟,為秦直道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實物研究資料。

秦直道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年,可是有些謎團,至今也沒有答案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秦直道的發現已經超過四十年之久,但目前仍存在諸多尚未揭曉的謎團。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談談:

秦直道第一個謎團,秦直道修建者究竟如何進行準確定位?秦直道雖然大部分位於鄂爾多斯高原之上,但考古專家們在仔細研究後發現,它的修建方式十分科學,不僅沒有繞遠,反而正確的找到了最短的捷徑。秦人生活在陝西地區,對鄂爾多斯高原並不太瞭解,加之古代科學技術相當落後,按照常理推斷,如此跌宕起伏的丘陵與溝壑,根本無法被秦人進行合理定位及規劃。他們如何會掌握如此精確的地理知識?眾所周知,羅盤的發明在南宋時期,故此秦人不可能利用羅盤進行精準定位,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定位裝置,只有戰國時期出現的司南。但問題是,司南的精準度極差,它完全不符合秦人建造秦直道定位的基本要求,至於大地測距技術,想必更無從談起。

秦直道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年,可是有些謎團,至今也沒有答案

秦直道第二個謎團,修建秦直道的工匠難道只有蒙恬的軍隊嗎?戰國時期,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邊境都與北方匈奴控制的地區接壤,三方勢力一直存在摩擦,秦國在修建萬里長城時,曾與趙國有過合作,二者所修長城被人為的連線在一起,形成了對匈奴的鋼鐵防禦。與此同時,據古代記載稱,趙武靈王二十六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後,便讓位給兒子(趙惠文王),開始實施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的戰略。由此我們也能發現,趙國曾經對秦直道附近的九原郡有所注意,僅談論秦直道是由蒙恬軍隊一己之力完成的,似乎顯得有些牽強。

秦直道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年,可是有些謎團,至今也沒有答案

秦直道第三個謎團,是秦直道位於鄂爾多斯境內的一座大橋。中國地勢走向頗為複雜,山脈與河流的分佈交織在一起,自然不可能如人所願的一馬平川,修建秦直道的過程中必然需要克服河流的阻隔。鄂爾多斯市的伊金霍洛旗境內有一條名為西烏蘭木倫河的河流,它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大河,其寬度在200米左右,深度達到了20米,秦直道的修建曾被它阻隔了去路。在此之前,秦直道修建者在遇到窪地河谷時,往往都會採取堙谷的方式來進行填埋,但面對西烏蘭木倫河,他們卻一反常態的改用了架橋的方式,橋樑的跨服超過200米,目前仍存有遺蹟。驚歎之餘,我們也對秦人建造橋樑的技術感到好奇,如此巨大的工程,即使是現代工程師都會感到頗為棘手,他們是如何將大橋屹立在河水之上的呢?不得不說,這的確又是一個驚天大謎團。

秦直道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年,可是有些謎團,至今也沒有答案

考古的魅力在於不斷的發現與證明,我們也相信,隨著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關於秦直道的謎團,終有一天會被揭開,我們期望這一天的到來。

參考資料:《秦直道之謎》 鄭華文著 甘肅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