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汗馬功勞的陸遜為何鬱鬱而終?

陸遜本名叫陸議,吳郡吳縣人,字伯言。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三國時期陸遜曾為東吳立下汗馬功勞,那麼他有哪些功勞呢?

一、奇襲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季,孫權與駐軍陸口的呂蒙定下爭奪南郡的計劃。閏十月,為隱藏自己的企圖,呂蒙稱病返回建業,路經蕪湖,陸遜前往拜見。陸遜對呂蒙說:“關羽自恃他的驍勇膽氣,欺悔別人。現在更加意氣驕橫志向狂肆,未存戒心,他若聽到您病重,必然更加不設防備。您見到至尊,應好好計劃。於是呂蒙假意稱病回京,孫權問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回答說:“陸遜考慮事情深遠,有擔當重任的才幹,而且名聲尚未遠揚,不會被關羽重視。”孫權即拜三十六歲的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陸遜至陸口,即寫信給關羽,陸遜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在書中以卑下的言辭寫信吹捧關羽,讚賞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並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關羽看信後,甚是輕視陸遜,把留守後方防備東吳的軍隊調到前線,全力對付曹操,陸遜見時機成熟將此事上報孫權,孫權於是征討關羽,最後關羽兵敗被擒。

立下汗馬功勞的陸遜為何鬱鬱而終?

二、夷陵之戰

黃武元年(221年),劉備不聽諸葛亮等群臣勸諫,執意伐吳。七月,劉備令趙雲為江州後軍督,丞相諸葛亮留守成都,親統大軍討伐東吳。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令其選將以拒劉備。當四萬士兵進攻巫秭歸時,陸遜採取了主動後撤,誘敵深入的計策,把數百里的峽谷山地讓給了劉備,以使蜀軍戰線拉長,首尾不能兼顧。當劉備軍不斷挑戰,東吳將領皆想迎擊時,陸遜及時勸止,堅守不出,欲使劉備軍疲憊。他認為此時蜀軍銳氣正盛,難以發動有效進攻。不如靜待時機,觀察形勢變化。東吳諸將皆不解,認為陸遜在害怕敵人,各懷憤怒 。有些老將和貴族出身的將領不服從約束,陸遜則按照軍紀懲處,加以制止。兩軍如此相持有半年之久,當時盛夏,蜀軍無法速勝,而兵意鬆懈。蜀漢水軍又奉命轉移陸地,因此水陸兩軍失去了相互策應的能力。再加上蜀軍深入敵國腹地,營寨延綿百里,因戰線過長造成運轉補給困難。六月,陸遜等待的時機來臨了,他上書孫權認為此時正是攻擊劉備的時候,讓其高枕無憂。陸遜在決戰時用火攻,結果蜀軍大敗,損失慘重,劉備則逃到了白帝城。

立下汗馬功勞的陸遜為何鬱鬱而終?

三、石亭之戰

黃武七年(228年)五月,吳鄱陽太守周魴謊稱受到孫權責難,要投降曹魏,請求曹休派兵接應。曹休未知真偽即率步,騎兵十萬人前往皖城接應,曹叡則命大將軍司馬懿率軍隊前往江陵;建威將軍賈逵率軍隊前往東關,與曹休相策應 。此戰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並親自為陸遜執鞭開道,令百官朝陸遜下跪。陸遜與曹休最終戰於石亭,陸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此戰大敗魏軍。魏軍敗走,陸遜等領軍追殺,直抵夾石,斬擒魏軍一萬多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無數。曹休殘部僥倖得到賈逵接應,這才生還,但不久便因氣憤發病而死。

立下汗馬功勞的陸遜為何鬱鬱而終?

陸遜如此被孫權看中,為何晚年這麼不受待見?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功高震主,不懂得收斂。

陸遜在夷陵之戰後就一直坐鎮荊州,陸遜雖然擔任過大都督打過幾場勝仗,但是陸遜還是以文人自居,因此陸遜對於荊州的治理完全是自己的那一套文人體系,在他的治理下荊州顯得井井有條。不僅如此,陸遜在軍事上也完全是行家,荊州之兵無有不精者。但是或許是陸遜表現的太過出色了,使得荊州出現了“只知陸伯言,不知孫仲謀的情況。”孫權在稱帝后更是疑心此事,再加上陸遜的妻子是孫策之女,而孫權對於孫策的後人一直都有防範。

立下汗馬功勞的陸遜為何鬱鬱而終?

二、結黨營私、與太子站的太近。

在太子和魯王孫霸為首的黨爭中,陸遜是太子身邊的堅定支持者,對於孫權來講,選擇繼承人是自己的家事,外人豈能干涉?然而陸遜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得罪了孫權,也為自己以後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三、孫策曾殺陸遜從祖父陸康

孫策當年曾經對陸遜家族用過兵,導致了陸遜的從祖父身亡,這件事情一直是孫權和陸遜心中的疙瘩。最後,孫權逼死了陸遜,陸遜鋒芒畢露,不知藏拙,孫權剛愎自用,胡亂猜疑,都是原因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