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為何慘敗給朱棣?朱棣道出了五大原因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當然對他來說這是“靖難”、“清君側”。不久以後,朱棣在真定大敗建文帝朱允炆的心腹耿炳文。這次慘敗讓建文帝臉上很掛不住,也讓朝廷方面開始惶恐起來。朱棣來勢洶洶,他又是跟著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戰的悍將,派誰去平定,這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為何慘敗給朱棣?朱棣道出了五大原因

建文帝思來想去,最終採納了顧命大臣黃子澄的建議,任命李景隆為大將軍,傾全國之兵,讓他率五十萬大軍前往平定造反的朱棣。朱棣有多少兵呢?五萬左右。從兵力對比上來看,李景隆佔據絕對優勢,從軍隊戰鬥力來講,李景隆率領的是朝廷的正規軍,而非臨時組建的烏合之眾,憑藉兵力優勢李景隆也該碾死朱棣。

可令人詫異的是,歷經數次鏖戰以後,李景隆的大軍全軍覆沒,朱棣一路勢如破竹,攻破南京都城,並最終奪取了皇位,大明天下由此換了主人。

李景隆以五十萬對朱棣的五萬,為何會慘敗?其實朱棣在戰前,就已經道出原因:

“兵法有五敗,景隆皆蹈之。為將政令不脩,紀律不整,上下異心,死生離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皸瘃,甚者墮指,又士無贏糧,馬無宿槁,二也;不量險易,深入趨利,三也;貪而不治,智信不足,氣盈而愎,仁勇俱無,威令不行,三軍易撓,四也;部曲喧譁,金鼓無節,好諛喜佞,專任小人,五也。”(《明太祖實錄》)

朱棣此番評價未嘗沒有達到鼓舞士氣的目的,但也切中了要害,指出了朝廷軍敗的緣由。

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為何慘敗給朱棣?朱棣道出了五大原因

其一,李景隆治軍無方,上下異心。早年的李景隆在軍中的名氣不小,眾人都稱他善於治兵,但實際上卻是名不副實。李景隆“讀書通典故”。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每朝會,進止雍容甚都”,朱元璋因而很看重李景隆。倒也不能說朱元璋眼拙,看錯了李景隆。在起家的時候,朱元璋看重的是常遇春、徐達這樣的悍將,但建立明朝以後,當朱元璋決定把皇帝傳給孫子朱允炆的時候,他選拔人才的著力點就從能力轉移到了便於駕馭上,這一點從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的文臣班子就可以看出。

與開國名將相比,李景隆當然是一個花架子,但朱元璋也不希望再出一個藍玉,他想給孫子留的是一位便於駕馭,對皇位沒有威脅的將領,所以朱元璋才會欣賞李景隆。朱元璋一欣賞,朝中眾臣自然也爭相誇讚李景隆,說他善於帶兵,建文帝讓他出入湖廣、河南等地練兵,還讓他負責與西番的貿易。

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為何慘敗給朱棣?朱棣道出了五大原因

天下太平時,李景隆不需要做什麼,只要皇帝信任他,他就是良將,可是當天下大亂,需要李景隆匡扶社稷,挽大廈於將傾時,李景隆頓時就漏了怯。五十萬大軍是朝廷集各路人馬而來,勢力錯綜複雜,將領人數繁多,這個時候主帥的作用十分關鍵。李景隆顯然擔不起這個位置,他只有資歷,而無戰功,不說與開國將領相比,即便是與他敵對的朱棣,在軍中的威望都要比他高得多。李景隆在軍中沒有威望,又沒有樹立軍紀,整個軍隊戰鬥力自然就無法發揮出來了。

其二,南軍將士不適應北方環境,糧草不足。這個問題不能歸咎於李景隆,畢竟自古以來,北伐一直是輸多勝少,不論是寒冷的天氣還是北方遼闊的平原,對於騎兵更強的北方軍隊來說都更加有利。

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為何慘敗給朱棣?朱棣道出了五大原因

當然環境只是影響因素,對於建文帝來說,他本來有大把的準備時間。從決定削藩時建文帝就應該料想到燕王可能造反,如若他這個時候就開始籌措物資糧餉,整頓軍備,也不至於朱棣造反後朝廷只能慌忙出兵。

其三,李景隆貪功冒進,錯失良機。朱棣得知是李景隆率軍前來後大喜,立刻定下誘敵深入的計策。朱棣輕蔑的親率部隊馳援永平,讓朱高熾留守北平,臨走時他還把盧溝橋的守兵都撤走了。

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為何慘敗給朱棣?朱棣道出了五大原因

李景隆一看果然中計,他向左右說朱棣已經無力防守,疲於奔命,此時就是進攻北平,拿下朱棣老窩的最好時機。於是李景隆放棄了圍攻朱棣的機會,一頭扎進北平城外,對這座易守難攻的重城進行強攻。結果北平沒有攻下,朱棣還解了永平之圍,並拿下大寧,收編了大寧軍,實力大增。等朱棣掉過頭與李景隆決戰時,李景隆又十分恐慌,前後猶豫,導致南軍連戰連敗,損失慘重。

其四,李景隆剛愎自用,自大貪功,不信任將領。實際上在靖難之役中,南軍曾差一點就取得了勝利。在攻打北平時,南軍都督瞿能率領千餘精騎,殺入張掖門。李景隆擔心讓瞿能拿下首功對自己不利,於是他下令讓瞿能按兵不動。結果瞿能喪失良機,北平城守軍得到喘息,連夜往城牆上潑水,使得南軍無法攀登上城牆。

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為何慘敗給朱棣?朱棣道出了五大原因

在白溝河激戰時,南軍先鋒平安和都督瞿能合力夾擊朱棣,讓朱棣損失慘重,朱棣本人連換三匹馬,險些被陣斬。無奈之下,朱棣站在河堤上揮舞馬鞭,裝作呼喚援兵的樣子,李景隆見狀以為朱棣有埋伏,下令全軍停止進攻,結果又給了朱棣喘息反撲的時機。

其五,李景隆親信奸佞小人,全軍全是溜鬚拍馬之人。後半句是朱棣對南軍的詆譭,不論是平安還是瞿能,都是能征善戰之輩,若不是為李景隆所拖累,朱棣恐怕已死於兩人之手,說南軍是烏合之眾,顯然是在給自己壯聲勢。不過前半句卻是實話,李景隆親信小人,他身為紈絝子弟,最喜歡對他溜鬚拍馬、阿諛奉承之輩,反而是能征善戰的悍將卻得不到他的信任。

身為主帥,李景治軍無方,剛愎自用,貪功冒進,猜忌部下,這樣的人莫說五十萬,便是讓他統兵十萬,也是高看了他。也難怪朱棣一聽朱允炆讓李景隆率軍五十萬來討伐自己就自信的說道:“漢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為用,不過能將十萬,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趙括之敗可待矣。”(《明太宗實錄》)

參考資料:

《明太宗實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