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憋屈的王爺,被許諾平分天下卻被削去兵權!

明朝有這麼一個憋屈的王爺,他謀略過人,卻被人要挾造反,他被許下半分天下的諾言,非但沒兌現,還被搶走了兵權,他便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大明王朝的寧王——朱權。

明朝最憋屈的王爺,被許諾平分天下卻被削去兵權!

在朱元璋的諸多兒子當中,寧王朱權絕對是唯一能與燕王朱棣打個平手的那個《明通鑑》

記載燕王善戰、寧王善謀。在肅清北元的戰爭中,寧王屢建戰功,他是大明諸王爺中擁兵最多的一個,而且手下還有戰無不勝的——朵顏三衛。

那這樣一個兇悍的雄傑,為什麼會說他是個憋屈的王爺呢?

且聽我給您從頭說來。

寧王叫朱權,出生在洪武十年的南京城,那時的大明江山。

已經大至太平,但北元殘餘勢力依然不時侵擾大明北方邊境。

洪武十九年,寧王九歲那年,北元太尉納哈出多次襲擾遼東,流氓、遊擊打到底,他聚守著今在吉林省的金山,貫徹執行敵退我擾、敵進我退。

明朝最憋屈的王爺,被許諾平分天下卻被削去兵權!

朱元璋實在忍不了了,派大將軍馮勝率二十萬大軍出征,最終明軍大勝,納哈出投降。

至此,遼東地區的殘餘被徹底肅清。

為了遼東地區的長治久安,朱元璋政府在大寧,也就是今天內蒙古赤峰設立邊寨,分兵置衛,以求達到長久的控制,這便是寧王藩地的由來。

小時候的寧王聰明、好學、資質在幾個兄弟中數一數二,所以在十三歲那年被正式封為寧王,兩年後就藩大寧,大寧處於喜峰口外,東連遼東、西接宣府,與蒙古接壤,是明朝的軍事重地。

從這個安排來說,寧王是很受朱元璋的器重和信任的。

在幾藩王中,寧王擁有最多兵力,他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還擁有明軍在捕魚兒海戰中收歸的驍勇善戰的蒙古輕騎——朵顏三衛!就藩之後,寧王也確實沒有辜負老父親的重託,《明史》記載曾多次與諸王出塞,打敗北元軍隊,以善謀著稱,而這些都被他的四哥朱棣看在眼裡。

明朝最憋屈的王爺,被許諾平分天下卻被削去兵權!

建文元年,建文帝火速削藩,朱棣起兵,開始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

建文帝擔心寧王會與朱棣合流成大患,於是派人將寧王召回京城,而寧王剛走到半路,朱允文就將他的護衛削掉了,這讓寧王的心裡十分不爽。

他雖然明白兵力最多的自己遲早也會和那些被削的兄弟一樣,但朱允文的做法也太讓人寒心。

而朱棣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心理,他帶著一支軍隊來到大寧,想要寧王站在他這邊兒出兵幫自己靖難吼出這一口氣,寧王是很猶豫的,他不想被削,他也不想造反。

明朝最憋屈的王爺,被許諾平分天下卻被削去兵權!

一邊是老父親的接班人、自己的主子,一邊是和自己同病相憐的兄弟。

朱棣很聰明,他讓所有軍隊駐紮在外面,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地進了大營。

寧王見朱棣如此便放鬆了警惕。

而朱棣進了城之後。一邊裝作是來郊遊的,讓寧王不設防,一邊偷偷拿著錢買通了朵顏三衛吃好、喝好。

到了朱棣離開的那天,他十分可憐的讓寧王到郊外給他送行。

寧王去了,他帶著朵顏三衛以為不會出事兒,結果一出城,朱棣的伏兵就趁機而起,將寧王包圍。

寧王連忙招呼朵顏三衛救駕,然而朵顏三衛收了朱棣的錢,動都不動一下,守將朱健抵擋不住,力戰而死。

明朝最憋屈的王爺,被許諾平分天下卻被削去兵權!

寧王也不想再讓手下的人送命了,打不過那就從了他。

朱棣也很講義氣,他向寧王允諾赤誠之後平分天下。

就這樣寧王被迫加入了靖難的隊伍,既來之則安之。

在靖難的過程中,寧王的朵顏三衛不僅出力頗多,而謀略著稱的他也在營中出謀劃策,甚至時常為朱棣草擬檄文。

這裡有一個問題,寧王真的想和朱棣平分天下嗎?

寧王是聰明人,是讀過《史記》的,他知道人與人之間自古都是隻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所以朱棣的鬼話是不能信的,奢求太多那是會要命的。

所以在幫助朱棣靖難成功後,他只要求朱棣一點,別學朱允文做得那麼絕,江山我也不要你這一半兒。

明朝最憋屈的王爺,被許諾平分天下卻被削去兵權!

你把朵顏三衛還給我,讓我回到老地方去,以後咱哥兒倆井水不犯河水。

朱棣一聽:好啊,兄弟,你靖難有功,要求我全滿足。

不過大寧那邊風沙太大,我不能再讓你去遭罪了,南方的地方你隨便挑,那裡氣候養人呢?

還有朵顏三衛是什麼人?

少數民族武裝、非我族類,說不定哪天造了你的反呢,我幫你保管著。

你去了南方,我暗處給你護衛。

朱棣嘴上說得好聽,但心裡可明白著呢。

朵顏三衛那是一隻蒙古特種騎兵,戰鬥力不說戰無不勝,也算不容小覷。

而大寧在京城北邊兒,地勢居高臨下,俯視著身處南方的南京。

我把朵顏三衛還給你,讓你回到大寧,居高臨下,重新上演一次靖難嘛。

寧王想不想造反我們不知道,至少他是不想就這樣任由朱棣糊弄的,可是現在的他又有什麼選擇的餘地呢?

要麼從當個窩囊的王爺,要麼不從,當個一秒鐘的硬漢。

怎麼幹?

第一個都是明智的選擇。

最終寧王在朱棣的安排下,揹著行李來到了南昌就藩。

前面幾期我們說過,以寧王戰功來說,這不是封王,這是發配。

而且按照明朝的規制,王府是很大的,寧王就藩,怎麼著也得給人家建個新王府。

明朝最憋屈的王爺,被許諾平分天下卻被削去兵權!

結果朱棣下令將原來用過的、陳舊而狹窄的小布政使司改為王府,甚至還派了錦衣衛暗中監控。

所以從那以後,寧王的心裡就有一個疙瘩,反又不能反,死又捨不得。

心有不甘的寧王只能裝作無慾無求。

不過這時候寧王鬱悶歸鬱悶,至少比幾個被廢為庶人的兄弟好,而且他心裡也有小算盤,等把朱棣熬死了,我去和他兒子要封地就行,總不會有人比朱棣還厚黑吧。

於是在朱高熾繼位後,寧王就上書說:侄兒啊,你說我在南昌過得不舒服啊,這裡也不是我的風格呀,我老爹也就是你爺爺當時可是把我封在大寧的,要不你還是讓我去那裡吧。

沒想到朱高熾雖然表面憨憨的厲害,得失心裡還是明鏡兒似的。

他告訴寧王:叔啊,你從先皇那裡受封南昌二十多年了,那裡不是你的封國,又是什麼呢?

言外之意就是這是我老爹定的,我改不了,你就老實待著吧。

寧王吃了鱉,也就死了這份心,但大寧回不去,錢還是想要的。

寧王當時被封到南昌後,大搞經濟,使得寧王府是富得流油,但他依舊不滿足,他要把失去的以另一種方式拿回來。

所以在朱高熾死後的第三年,寧王又像朱瞻基上書,請求皇上把靠近南昌城的大片沃田封賜給他。

一年後,他又從寧王府放出訊息,說什麼皇室、宗族不應該確定品籍,給你臉了。

寧王這個等級的王爺已經是正一品,屬於僅次於皇帝的地位。

明朝最憋屈的王爺,被許諾平分天下卻被削去兵權!

而論品級的意思就是讓你認清自己的位置,你雖然貴為親王,依然是皇帝的臣子,哪怕人家輩分比你低,你也是臣子,怎麼你寧王覺得論品級拉低身份,要不這皇位你來坐好了。

朱瞻基非但沒有答應,反而對寧王多有指責。

寧王的不滿其實是。

可以理解的,他曾以謀斷聞名天下,文武雙全,本應是鎮國之武將、治國之能臣,如今卻偏居一隅、壯志難酬。

他將自己的怨恨化為綿綿長恨,冷冷地注視著皇室的爾虞我詐,五朝是在他眼前滾滾而逝。

朱棣駕崩,朱高熾繼位。

朱高熾駕崩,朱瞻基即位。

朱瞻基駕崩,朱祁鎮繼位,朱祁鎮被俘,朱祁鈺繼位,朱祁鎮奪門成功,朱祁鈺去世,龍椅上的人換了又換,可寧王卻依然活著,直到正統十四年,第一代寧王朱權去世,諡為寧憲王,或許也包含著對朱權獻出朵顏三衛,助朱棣成就帝業、為人作嫁,落得一場空。寧藩的仇恨就這樣一直延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