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朝廷祭祀炎帝陵考

歷代朝廷祭祀炎帝陵考

古代朝廷祭祀炎帝神農氏是從後晉開始的。後晉時,朝廷曾派春官尚書歐陽林啟赴炎陵領祭炎帝陵。到唐朝,玄宗帝詔命在“德業可稱”的“歷代帝王肇跡之處”郡縣“置一祠宇”,於是,長沙郡便在炎帝陵前建造了“唐興寺”,用以延續對炎帝神農氏的“陵寢之祭”。

宋乾德五年(967年),太祖趙匡胤昭告天下:“先代帝王,載在祀典,或廟貌猶在,久廢牲牢;或陵墓雖存,不禁樵採。其太昊、炎帝、黃帝……各置守陵五戶,歲春秋柌以太牢。”隨即“建廟陵前,肖像而祀”,由欽差大臣“齎香帛詣陵”,“三歲一舉,率以為常”。元代承襲宋制,官府沒有中斷對炎帝陵的祭祀活動。

歷代朝廷祭祀炎帝陵考

明清兩代,朝廷對炎帝陵的祭祀十分頻繁,祭祀名目繁多,以告即位為主,此外還有告禳災除患、靖邊軍功、親政復儲、萬壽晉徽、先人後事等。有祭文可考的祭祀活動,明代大祭15次,其中告即位14次;清代大祭38次,其中告即位9次、告靖邊軍功6次、告災1次、告萬壽12次、告復儲1次、告後宮晉徽4次(中有3次兼告)、告先人後事禮成7次,還有一次是乾隆帝弘曆慶幸當了50年皇帝,請人前來謝恩。所告靖邊軍功,包括康熙二十一年平吳三桂之亂,康熙三十六年漠北之戰,乾隆二十年準葛爾之戰等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自建廟以來,歷代“天子有慶,如即位,立儲,壽辰及戰爭告捷,必欽派在京大臣(御祭官),詣陵致祭”,州官縣府“遵朝令典,每歲春秋兩祀”(《路史》),皇帝詔命官員祭祀炎帝陵的“御祭”制度得以形成。縣內及鄰近各州前往拜謁奉祀的官民,每歲年節更是絡繹不絕,形成了固定的官祭道路,古稱“御祭古道”,亦稱“炎陵故道”。

歷代朝廷祭祀炎帝陵考

現今文物部門考證的15。5公里炎帝陵“御祭古道”,湮沒於蒼山林海之中。其中,橋頭嶺段古道儲存最為完整,寬約1。9米,以鵝卵石鋪砌,斜坡處以石壘級,牢固堅實。古道北側石壁上,有“邑有聖陵”摩崖石刻,為清代乾隆年間遺蹟,專家考證這也是古代御祭官的指路標識。“御祭古道”上的坪形村,有渡口和行館遺址。炎帝陵附近的“霍家老圩”鵝卵石鋪就的古道旁,很多二層磚木結構店鋪仍有清代建築風格,令人流連忘返。

炎陵縣文物專家考證,古代御祭官多從京城至衡州府,在地方官陪同下長途跋涉五天五夜至炎帝陵祭祀。在已經發現的“御祭古道”上,還保留著五代後晉御祭官禮部尚書歐陽林啟的墓園。史書記載,歐陽林啟於公元940年前後奉旨祭祀炎帝,因陶醉於炎陵秀美山川,乾脆辭官攜眷從江西廬陵遷至酃縣(即今炎陵縣)定居。

歷代朝廷祭祀炎帝陵考

古代官方祭祀炎帝陵,其聲勢浩大,儀程複雜、講究。祭祀前由禮部開出四品以上堂官名單,提請皇帝欽選。告祭官員欽定後,由欽天監選擇啟程日期。告祭官啟程前一日齋戒,屆期到禮部領取香、帛、祭文。如皇帝親閱,則由禮部知會工部,取龍亭、香亭、御仗,並將祭文、香、帛置於龍亭、香亭,由鑾儀衛派校衛20名迎送,禮部堂官與告祭官隨行。皇帝於中和殿逐件閱視後,再送回禮部,由禮部尚書轉授告祭官,告祭官跪受。祭文由翰林院撰擬,祭帛由太常寺預備;紫降香、沉速香、包裹黃紙及黃綾、黃布等由戶部預備;書寫祭文的白裱紙、帛匣、罩袱及盛祭文的筒、油單,由工部預備,禮部行文諮取。告祭官所用黃羅傘、御仗、龍旗、牌均由工部預備,告祭官自行移取。致祭品物,由地方官預備,禮部行文該地總督巡撫查照。

告祭官至縣後,各官朝服出城跪迎。地方官恭奉御祭文、香帛,安置龍亭內,迎至縣衙中堂,各官行三跪九叩首禮。擇定祭期後,告祭官前期致齋三日,地方官則備鼓樂儀仗,迎御祭文、香帛龍亭至炎帝陵。各官吉服,行一跪三叩首禮。

祭期前一日,告祭官視察祭祀用的供品及三牲(活體),然後與陪祭等官員退入朝房序坐,由地方官至宰牲亭,監視宰牲。宰牲畢,率禮生演習祭祀禮儀。告祭官、陪祭官等立朝房門前觀看。

祭祀日凌晨四鼓,地方官率禮生及各執事人員,先行陳設祭器、祭品、牲俎;樂工陳設樂器,然後齊集陵廟前等候。五鼓,告祭官、陪祭官各朝服至廟門外下車步行,由東戟門進入殿前兩側朝房序坐。執事人擊鼓三嚴(次),告祭官、陪祭官在大殿前就位、行禮。

歷代朝廷祭祀炎帝陵考

議程大致為:1。迎神:瘞毛血;舉樂;上香(告祭官盥洗後三上香)。2。行初獻禮:舉初獻樂;奠帛、爵;讀祝(祭文)。3。行亞獻禮:舉亞獻樂;獻爵。4。行終獻禮:舉終獻樂;獻爵。5。受胙:飲福酒;受胙。6。撤饌:舉撤饌樂;撤饌。7。辭神:舉送神樂;奉祝、帛、饌送燎所(焚燒處)。8。望燎:舉望燎樂;望燎。以上每道程式的開始與結束,均行三跪九叩首禮。禮畢,告祭官等由西戟門退出陵殿。每次官祭都會刻碑文昭於世人。

宣告:分享要尊重原創哦~~轉載“大美炎陵”文章,請註明來源、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