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安史之亂的經過和結果!

安史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安史之亂的經過和結果!

安史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安史之亂的經過和結果!

安史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安史之亂的經過和結果!

前言

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

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

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餘年間未災變,

叔孫禮樂蕭何律。

——杜甫《憶昔日》

安史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安史之亂的經過和結果!

安史之亂

《憶昔》是杜甫在目睹了整個安史之亂後所作,當時國家滿目瘡痍,杜甫回憶起開元年間天下太平,百姓豐衣足食的太平景象不勝唏噓,滿懷憧憬的希望大唐可以再回到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世。然而直到杜甫770年餓死在逃亡路上的孤舟中時,天下依然還是藩鎮林立,太平依然越來越遠。

安史之亂不僅僅是唐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分水嶺。

安史之亂前,中國的政治中心在長安,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文臣武將地位平等,整個華夏民族充滿了進取,包容;安史之亂後,關中殘破,唐亡之後,長安在以後的一千多年,再也沒有成為中國的首都;北方的戰亂使得大量人口南移,經濟重心由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南方人口歷史上首次超過北方;“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安史之亂後,這句話成為了各個藩鎮的心聲,軍閥混戰百年,直到趙匡胤建立北宋,有感於唐末五代藩鎮的可怕,採取“強幹弱枝”之策,收令文人掌兵,打壓軍人。這個政策被以後歷代王朝所沿襲,“好男不當兵”“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開始深入人心,軍隊的地位一落千丈直到現代。甚至世界的格局也一定程度上被改變。

安史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安史之亂的經過和結果!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以討楊國忠之名率軍15萬,號稱20萬,從范陽出發向南推進。十九日,安祿山乘鐵輿達博陵(今定州),何千年等20騎將博陵太守楊光翽斬于軍中,河北州縣望風瓦解。不足一個月,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安祿山長驅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佔東都洛陽。

天寶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五月,唐將郭子儀、李光弼率軍大敗安祿山部史思明於嘉山(在今曲陽縣境),斬首4萬餘,俘虜千餘人。史思明奔博陵,李光弼圍博陵,唐軍聲勢大振,河北10餘郡都殺叛軍守將歸唐。六月,潼關失守,唐玄宗西逃,李光弼圍博陵未攻下,聞潼關失守,撤軍南下,河北復為叛軍所有。同年,太子李亨在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區)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郭、李奉詔討伐,分兵進軍河北。史思明率大軍至保定南拒敵。雙方經反覆交戰,史思明敗,郭子儀收復河南河北,

這就是杜甫所寫著名詩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背景。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安祿山,自立為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退河北,途中其部將李歸仁率胡兵數萬人投歸史思明。安慶緒對史思明收其殘部不滿,欲伺機除掉史思明,遂封史思明為媯川王,兼范陽節度使。范陽本是安氏老窩,安祿山從東京和西京所掠珍寶,多半運往這裡存放,已是堆積如山。史思明得到這些財富後,恃富而驕,欲將范陽佔為己有,也不想再被安慶緒節制。

史思明向唐朝廷奉上歸降書,願以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唐肅宗得報大喜,封他為歸義王,兼范陽節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順命,內實通賊”,不斷招兵買馬,引起唐肅宗警覺。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為郭子儀等統兵60餘萬所圍困。但由於唐肅宗的孱弱和猜忌,對郭子儀支援不力,以致戰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軍大敗唐軍。不久史思明伺機殺掉了安慶緒,並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范陽,自稱“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軍內訌,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並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州(今河北任丘北)。廣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於唐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安史之亂宣告結束。

內容參考自網路,侵刪

安史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安史之亂的經過和結果!

歷史這壇酒

以人為鏡明得失,以史為鏡知興替。

我知道你

在看

安史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安史之亂的經過和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