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溫客行和周子舒這對知己的生死之交,其實早在春秋就有了

《山河令》溫客行和周子舒這對知己的生死之交,其實早在春秋就有了

最近熱播劇《山河令》裡,把溫客行和周子舒這一對知己的生死之交,演繹得蕩氣迴腸。這種肝膽相照的朋友,現實中真的存在嗎?還真有!春秋時有兩個人的交情,真正稱得上是“曠世之交”。

這兩個人,就是春秋時齊國的管仲和鮑叔牙。

齊國國相管仲,是孔子非常佩服的聖賢。鮑叔牙就是管仲的“小迷弟”,對管仲的崇拜和尊敬,簡直到了生死不渝的地步。

但起初,管仲就像《山河令》裡的鬼谷谷主溫客行,名聲可真不怎麼樣。來看看他這幾個“外號”,就知道當時有多“衰”:

第一個:“管賠賠”。

管仲和鮑叔牙兩人合夥做生意,管仲出資少,鮑叔牙出資多,可每次分紅的時候,總是管仲分的多,鮑叔牙反而分的少。

“管仲家裡窮,他比我更需要錢。” 鮑叔牙從來不計較,管仲也拿得心安理得。

但不知為什麼,兩人生意越做越差,最後連老本都賠光了。但要說管仲做生意不行,他自己開的飯店,卻紅火得很,他請的大廚非常會做菜,飯館總是賓客滿堂。

《山河令》溫客行和周子舒這對知己的生死之交,其實早在春秋就有了

有人就勸鮑叔牙,不要再跟管仲合夥,說他就是個大忽悠。鮑叔牙搖搖頭說,“做生意本來就有賠有賺,賠錢是因為機遇沒趕對,不能怪他。”

第二個:“管無能”。

管仲做過幾次小官,從來得不到上司的認可,最後都丟了公職。“管仲就沒什麼真才實學,別跟他混了。”又有人勸鮑叔牙。

“不是管大哥無能,是他的上司不理解他。”鮑叔牙斬釘截鐵地為管仲辯護。

如果以上還算小事,那管仲下面這個行為,就有點“驚世駭俗”了。

第三個:管跑跑。

管仲一共打過三次仗,就逃跑了三次。而鮑叔牙與他正相反,每次都衝鋒在前,撤退在後。因此,大家都嘲笑管仲是膽小鬼。

《山河令》溫客行和周子舒這對知己的生死之交,其實早在春秋就有了

“管仲有個老母親無人贍養,他逃跑只是因為孝順呀。”鮑叔牙就是這樣,永遠都會無條件地跟管仲站在一起。

後來齊國發生內亂,管仲和鮑叔牙各自跟隨一個公子外逃,這也是管仲的主意。因為在當時,兩位公子誰以後可能當上國君,非常不好確定。就像一場賭局,管仲分別在兩邊押寶,確保不會一輸全輸。

再後來,管仲為了阻止公子小白搶先回國繼位,非常不光彩地暗箭傷人。幸虧公子小白反應快,假裝中箭身亡,才騙過管仲。

《山河令》溫客行和周子舒這對知己的生死之交,其實早在春秋就有了

公子小白繼位後就是齊桓公,非常恨管仲,發誓要殺了他。

鮑叔牙這時已經做了小白的老師,連忙勸阻。“主公不但不能殺管仲,還應該感謝他。因為當初就是他讓我來輔佐你的。而且,管仲是治國良才,我不如他。”

齊桓公非常尊敬鮑叔牙,聽老師這麼說,不僅放了管仲,還親自接見他。

齊桓公和管仲,一見面就聊了三天三夜。從此以後,這對春秋乃至中國歷史上君臣合作的典範,就此誕生——

《山河令》溫客行和周子舒這對知己的生死之交,其實早在春秋就有了

齊桓公成就了自己“春秋第一霸主”的千秋功業;而管仲則成為“賢相”的代名詞,是中國曆代為官之人的楷模。

但是,成就齊桓公的,真的只有管仲嗎?又是誰,成就的管仲呢?

再反過來看看,管仲是怎麼對待鮑叔牙的。

齊桓公要組建五卿,也就是管理國政的內閣,管仲推薦的名單裡,偏偏沒有鮑叔牙。

齊桓公怕老師不高興,私下裡去開解。沒想到鮑叔牙知道人選後,反而哈哈大笑。他說,“管仲很有眼力,這才是我推薦他的原因呀!”

管仲之所以不推薦鮑叔牙,實在是因為他太瞭解這個“小弟”。

管仲病重臨死前,齊桓公詢問管仲,可不可以讓鮑叔牙接他的相國之位?

管仲說,“鮑叔牙是個坦蕩君子,但他性格過於好惡分明,誰願意給他當手下呢?”

《山河令》溫客行和周子舒這對知己的生死之交,其實早在春秋就有了

後來齊桓公實在沒人可用,還是把鮑叔牙提拔上來。鮑叔牙一上任,就趕走齊桓公身邊三個寵臣。管仲在的時候,這三個人一點不敢作亂,管仲也沒對他們趕盡殺絕。

可鮑叔牙就是看他們不順眼,非要趕走。沒過多久,齊桓公首先受不了,又把這三人找回來。

鮑叔牙一氣之下,吵嚷著要辭官。齊桓公不答應,鮑叔牙又氣又沒辦法,在管仲死後一年,鮑叔牙也憂鬱而終。

可嘆可惜!

什麼是最好的友誼——“管鮑之交”就是。

知你、懂你,成全你,就是最好的友誼!

《山河令》溫客行和周子舒這對知己的生死之交,其實早在春秋就有了

鮑叔牙並不是對所有人,都寬宏大量的好好先生,他的善解人意,大概只對管仲這麼一個知己。

“我有管仲這樣的朋友,上天已經給了我額外的賞賜,我還能要求什麼呢? ”

鮑叔牙如此珍惜與管仲的友誼,相信管仲有此朋友,也會覺得是一生之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