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原配妻子朱安,獨守空房41年的婚姻,臨終前說出心裡話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魯迅

魯迅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或許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本有一個很傳統的名字,叫周樟壽。不知為何,他後來為自己改了一個名字叫周樹人,而我們所熟知的魯迅,是他發表《狂人日記》時用的筆名。魯迅無疑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作家,他創作的第一本短篇小說就給當時的中國文學界帶來了新鮮血液,開創了白話短篇小說這樣一種新的文體。《狂人日記》裡,魯迅將受到封建禮教迫害的主人公稱為“狂人”,他借“狂人”之口表達了自己對封建禮教、文化的痛恨,還有深深的懺悔之意。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獨守空房41年的婚姻,臨終前說出心裡話

為何魯迅在狂人日記裡會表達一種懺悔之意呢?主要還是因為他本身就成長於一個受封建禮教影響特別深的傳統家庭,他自身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甚至他的婚姻都是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被“包辦”的。所以或許在魯迅的心裡,他懺悔的是自己未受新派思想啟蒙之前,沒有主動去反抗封建禮教,還接受了父輩包辦的婚姻。

對於魯迅這樣的思想極為先進的年輕人來說,包辦婚姻是落後的、封建的、腐朽的,這也導致魯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始終得不到丈夫的愛,以至於獨守空房41年。面對這樣的婚姻,朱安女士始終未公開抱怨過一句,即使是在魯迅離世之後,她也沒有對外界說出任何抹黑魯迅的言論,只在臨終前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或許是心中實在憋屈苦悶,也或許是不想帶著滿腔心裡話離開人世,這個被魯迅嫌棄大字不識一個,曾經的大家閨秀朱安,還是忍不住吐露了自己的心聲。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獨守空房41年的婚姻,臨終前說出心裡話

朱安出生於1878年,比魯迅大3歲,紹興當地的傳統就是妻子比丈夫大3歲,因此按照當地習俗,朱安魯迅的結合從年齡上來看是非常合適的。朱安出生於一個較富裕的商人家庭,與魯迅算是門當戶對。雖然當時的魯迅已家道中落,但他的祖父曾經做過京官,而他又是家中長孫。雖然周家經濟拮据,但在當地也算是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與魯迅議親時的朱安,已經是世人眼裡的老姑娘,所以思想老舊傳統的朱家認為,體面的周家和學識淵博的周家長子,配他們家的老姑娘還算合適。不巧的是,當時18歲的魯迅恰好拿到了赴日本留學的獎學金,只得推遲婚期繼續深造。

到日本留學之後,魯迅再也不是那個思想受家族束縛的年輕人,他的學識淵博了不少,最重要的是眼界變得更加開闊。僅僅離家一年的魯迅,就已經能站在某種高度審視中國的落後封建制度,他率先剪掉了長辮,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一傳統觀念拋諸腦後。此時思想解放的魯迅還做了一件大膽的事情,為其後來與朱安不理想的婚姻埋下伏筆。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獨守空房41年的婚姻,臨終前說出心裡話

接受新教育後的魯迅深知裹足是一種落後思想,是對女性殘忍的壓迫和傷害,因此她寫信給朱家,要求自己的未婚妻“放腳”。並且他認為要想將女性從舊思想的泥潭中解救出來,就必須要拋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腐朽思想,讓女性接受應有的教育,從根本上啟發女性的思想。為此,魯迅還給朱家寄去學費,要求他們讓自己的未婚妻朱安進學堂唸書,若當時朱安進了學堂,或許她與魯迅的婚姻會順利很多。魯迅的兩封信猶如一顆天雷砸向朱家,把封建、傳統又守舊的朱家嚇了一跳。

要知道,朱安從小接受的就是所謂大家閨秀的教育,從小就有人告訴他,女子要脾氣和順,要精通女工針線,還要擅長烹飪。她從小就被要求裹腳,母親所灌輸的“所有好人家的女孩都得纏足”這一思想深,深烙印在朱安心中。女子拋頭露面進學堂也為世俗所不容,所以即便家境優渥,在錦衣玉食和傭人成群的環境中長大的朱安,和所有被舊社會迫害的小姐、夫人一樣,大字不識一個。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獨守空房41年的婚姻,臨終前說出心裡話

魯迅寫信的結果可想而知,傳統的朱家必不可能接受如此不知禮數的要求,反而覺得這位在日本留學的女婿“大逆不道”,思想“可怕”。尤其是看到魯迅從日本歸國探親時已穿上西服,剪掉長辮,更覺不妥。無奈他們的女兒朱安議親時就已經是個21歲的“老姑娘”了,如今婚事更是不能再拖。朱安父母只能暗暗嘆氣,傳統的朱家也只能接受魯迅這個女婿,只期待他不要再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最重要的是不要退婚,拋棄他們的老姑娘朱安。

與朱安議親六年後,魯迅仍不肯鬆口提完婚的事,兩家父母都很著急,於是魯迅的家人趕緊寫了急信送到日本,讓魯迅誤以為家中母親生病。匆忙從日本趕回來時,等待他的竟是一場充斥著舊時代封建禮數的婚禮。他被迫戴上假辮子,穿上大紅色喜袍,迎接自己從未謀面的未婚妻朱安。朱安知道丈夫是新派青年,不喜歡裹腳的女人,於是她特意買了一雙大腳鞋,在裡面塞上棉絮,笨拙地穿上大腳鞋走路,以期望獲得丈夫的喜歡。沒想到不合腳的鞋還是讓她露了餡,一雙被裹過的小腳在大庭廣眾之下露了出來,尚且來不及看新婚丈夫的臉色,朱安就一個人被送入了洞房,當晚魯迅不顧新婚妻子的感受搬去了書房。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獨守空房41年的婚姻,臨終前說出心裡話

手足無措的朱安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她既沒有文化,也不懂魯迅這種新派青年的心。新婚當晚就獨守空房備受冷落的朱安,雖然傷心難過但沒有半句吵鬧,她以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照顧好公婆和周家眾人,遲早能討得丈夫歡心。從此朱安和魯迅開始了流於形式的婚姻生活,魯迅在外求學工作,朱安就在家中照顧魯迅的母親。即便是世人眼中的老姑娘,嫁給魯迅時的朱安也不到30歲。她一直陪伴了魯迅的母親13年,直至徹底熬成一個老姑娘。

與朱安共處一室時,魯迅甚至連一句話都不願與她說,他們每天的對話不超過三句,全都圍繞著日常瑣事。13年的青春並沒有讓魯迅對大字不識的朱安刮目相看,他任性地將許廣平帶回家,與其完婚。此時魯迅的母親也不再向著朱安,她只希望能在自己擁有一個孫子。因此魯迅的母親對許廣平的到來十分高興,絲毫沒有考慮一直為家庭默默付出的朱安心中有多麼失落。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獨守空房41年的婚姻,臨終前說出心裡話

和朱安流於形式的婚姻不同,魯迅對許廣平這位思想同樣很新潮的女性很是欣賞,他們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朱安每天看著魯迅與許廣平的恩愛日常,心中滿是悲涼和絕望,但她逢人必說:“大先生(魯迅)待我很好”,甚至對許廣平照顧有加,朱安將許廣平視作姐妹,將許廣平生的孩子視如己出。她曾對人說:魯迅的兒子就是他的兒子,等她百年之後,魯迅的兒子自然會給她養老送終。

雖然沒有受過一天教育,沒有上過一天學堂,但朱安是一位正直善良明事理的女性,她真正做到了愛屋及烏,將魯迅與許廣平的孩子看成自己的親人。年老的朱安除了懷念早已病逝的魯迅以外,還十分想念許廣平母子。病危臨終前,她淚流滿面地對人說:希望能夠葬在魯迅的墓旁。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朱安也想念著沒有給過她多少關愛的丈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