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會不會有“吹牛”的成分呢?

中國有數千年的文化歷史傳承,由於歷朝歷代都有記錄史實的慣例和習慣,因此歷史對於我國的文明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到了21世紀,歷史這一社會科學仍然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

想要了解歷史,最好的辦法就是取材於歷代官修史書,也就是以《史記》為首的“二十四史”,這也是上到專業學者,下到普通百姓,瞭解中國歷史的最好途徑和方法。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文明的進步,史書記載中就一定是對的嗎?會不會有“吹牛”的成分呢?

史書記載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會不會有“吹牛”的成分呢?

圖片:《史記》資料截圖

一、史書中為何會出現差異

1、寫史的環境

古時學者對於《史記》等官修史書基本是保持承認的態度,受到這一影響,歷朝歷代在寫史的時候也會按照這個規矩和套路來,縱觀上千年來就寫史這一領域來看,並未出現巨大的改革。

平心而論,《史記》等史料記載的史實大多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會存在不靠譜的地方,尤其是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之後,隨著新史料和新考古證據的出現,《史記》等書中的不少地方是令人質疑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問題出現呢?

其實司馬遷之前,歷代是沒有專業的寫史人員存在的,在制度上對當代歷史也沒有明確的要求一定要記述,因此到了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很多地方都缺乏考證,也缺少必要的史料,尤其是先秦上古時代的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基本也就無從考證了。

可既然要寫全,總要找個辦法解決問題吧,於是司馬遷就很多歷史問題的記述,都採用了類似小說的筆法,

具體來說,也就是撰寫過程中運用了不少“白描手法”,這是一種創作上的方式,特點就是很生動,很細緻,可缺點也相當明顯。

史書記載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會不會有“吹牛”的成分呢?

圖片:司馬遷編寫《史記》資料截圖

2、體裁的問題

比如在《史記》中就有不少關於歷史人物的對話記載,就現實來看,司馬遷本人是不可出現在現場的,而且具體的事情也不見於其他史料,這就是被質疑的地方。

在《陳涉世家》裡有關於陳勝和吳廣就起義一事的對話,據考證,就有很大可能性是被杜撰出來的,不過結合史實來看卻恰到好處,符合歷史人物的性格特點,也就被後世接受了,其實這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史書中的“吹牛”現象。

當然了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堯舜禹時代關於君主之位禪讓的事情,經過後來出土的《竹書紀年》等史料記載,也有較大的出入,更多的只是作者司馬遷對於一個時代的美好願望而已。

《史記》等史書被詬病的原因,關鍵就在於紀傳體本身,因為這種寫法很容易出現前後不一致的現象,

比如一個歷史事件兩人都同時參與,可在兩人的單獨傳記中就會存在差異,這種問題在史書中可謂比比皆是。

史書記載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會不會有“吹牛”的成分呢?

圖片:後人翻閱史料資料截圖

二、這些事情或許並非如此

1、春秋五霸

在很多的史書中都會大篇幅的記述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畢竟這是我國文化、思想、政治大混亂,也是大融合的時代,對於歷史的影響力巨大。

說到春秋時期最富有名望的君主,當屬我們耳熟能詳的“春秋五霸”,也就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相信我們大家在中學歷史課本上也是這樣學到的,

但是縱觀中國史書記載,不同時期的版本各不相同,甚至達數十種之多,這很明顯就帶有“吹牛”的成分。

史書記載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會不會有“吹牛”的成分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春秋五霸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春秋那一動盪的大時代裡,真正在事業上做到“霸主”級別的,其實就只有齊桓公和晉文公兩位諸侯,為什麼這樣說呢?比如很多史家吹噓鄭莊公為“春秋小霸王”,原因是他一戰擊潰了周桓王,相當於直接打了天子的臉,撼動了周王室的權威。

這一點自然沒有錯,但不管鄭莊公本人的能力,還是鄭國的整體實力,在當時都非常有限,只是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小諸侯國,根本無法和晉國、齊國等大國相提並論。

再比如宋襄公,他只是在齊桓公之後企圖稱霸,結果一路上被楚國攆著跑,他還試圖推行仁政在文治方面爭霸,但也慘遭失敗,因此根本不算什麼霸主。

再者就是秦穆公,他雖然實現了一些小計劃,但屢次出關的計劃都被晉國扼殺,所謂的霸業也就僅限於秦國一隅而已,和齊國、晉國取得的成就相差巨大。

史書記載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會不會有“吹牛”的成分呢?

圖片:秦穆公劇照

2、動輒數以萬計

史書中的“吹牛”現象不僅體現在人物上,也會體現在歷史事件上,最明顯的就是關於軍事實力的記載,經常會用“號稱”這一類似的詞語。

比如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史書記載前秦君主苻堅率有112萬大軍,僅僅是先鋒官苻融手下就有25萬軍馬,苻堅本人麾下的軍隊有60萬人,其中還有27萬的騎兵,那麼這個軍力的記載是不是在“吹牛”呢?

根據這一戰鬥的前因後果,結合當時雙方的綜合實力來看,這一戰下來最多也就是30萬人對抗的程度,而且軍馬中還有一半根本就不屬於苻堅統帥,否則不會如此慘敗。

根據較為權威的史料證實,前秦在統一北方大部後,總的戶籍人口數量維持在2000萬上下,按照一半男女比例和適齡徵兵條件來計算,全國的成年男性不會超過500萬,

如果說苻堅一場大戰就帶走了超過100萬人,這明顯超出了一個政權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負荷,是不可能完成的。

史書記載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會不會有“吹牛”的成分呢?

圖片:發動大規模戰爭劇照

類似的事情,還有西漢初期劉邦與匈奴作戰的時候帶走了32萬大軍,當時西漢的總人口只有1300多萬,這相當於傾全國之力,反觀匈奴卻出現了40萬人之巨,要知道,當時的匈奴不管是文明程度還是生產水平,都無法與西漢相提並論,總人口也只有300萬人,如何能夠出現40萬人的大軍呢?

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些軍隊還全部是兇悍的匈奴騎兵,這顯然是史學家為了突出當時的環境之艱苦,帝王為國為民之艱辛故意而為之,是典型的“吹牛”。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