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之後再也沒有出過藤甲兵?

藤甲怕火不是理由,凡是人都怕火,並不因為穿了鐵甲就不怕火了,鐵甲的抗火能力也不比藤甲強;再說火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必須對天候、水文、地形完全掌握,且敵方不加提防才可以。

為什麼三國之後再也沒有出過藤甲兵?

藤甲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實際上並沒有很強的防禦力,尤其是防穿刺能力很差。騎兵殺傷力最大的戰法就是重甲長槍的衝鋒,具裝騎兵的騎槍基本都是三米半起步,四米五米的都不稀奇,拿藤甲藤牌去擋等於送死。反過來,步兵對抗騎兵最有力的方式就是遠距離用強弓硬弩+近距離盾牌長槍陣,騎兵如果穿藤甲,沒靠近就被射翻一大半了。所以藤甲嘛,在大規模戰爭中不實用。

第二是因為藤甲製作過於繁瑣,且不易維護容易損壞。札甲麟甲用線把鐵片穿起來就行了,壞了一塊只要換個鐵片。藤甲則需要精細編織而成,還要反覆用油浸泡和晾曬,製作一副可用於戰爭的藤甲需要至少幾個月時間,費時費力,一旦損壞了,也不好修。這對規模化生產而言不能接受。

所謂的使用藤甲,一方面是演義小說的誇張與杜撰,另一方面是一些偏遠國家和部落不夠發達,鍊鐵量少,只能就地取材用藤甲,畢竟比不穿甲冑好點。等到他們有足夠的能力鍊鐵了,幾乎都毫不猶豫地換成了鐵甲。

這一點我要吐槽一句,現在的古裝劇凡是演到南方少數民族軍隊必然身披草繩頭插羽毛,演到北方少數民族軍隊必然身披獸皮頭戴氈帽,實際上是非常不嚴肅的誤解。在魏晉之後隨著冶鐵技術擴散,較大的少數民族部落或國家的裝備水平和風格跟同時期的中原王朝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北魏就有龐大的具裝騎兵部隊。隋唐時北方的突厥、回鶻,東北方的高句麗、靺鞨、渤海國,西面的吐蕃、吐谷渾等,單看軍隊裝具與中原國家差別並不大。到了宋朝之後就更是如此了,如果你穿越回去,不看旗號和一些裝飾,很難分清宋軍與遼軍、金軍、蒙古軍。而明軍與後金軍在裝具上則根本沒有多少區別。甚至還出現了蒙古滅宋之後,越南軍隊把元軍錯認成宋軍的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