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六世國君未滅一國 而到秦始皇一世卻滅了六

秦國於公元前770年建國,共經歷三十幾代君主。在這些君主的經營下,秦國從最初的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發展成了最終橫掃六國、統一華夏的大一統國家。

秦國六世國君未滅一國 而到秦始皇一世卻滅了六

《過秦論》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國自秦孝公起經歷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六位國君,但六位國君期間東方六國未滅一國。而到秦始皇嬴政時期一舉滅掉六國,一統天下,這是為麼呢?

秦始皇統一六國,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秦國前六位國君已經為嬴政攢足了豐厚的家底,在當時六國合縱都敵不過一個秦國,可見秦國有多麼強大,秦始皇的前六位國君,沒有一個昏君而毀掉秦國的,全都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基礎。這可能就是天意,那我們來看看這六位國君的功績。

秦孝公:秦孝公繼位的時候,秦國的國力雖然經過他的父親秦獻公的努力止住了衰退的趨勢,但是整體局面仍然是比較緊迫和糟糕的。在這種情況下,秦孝公頒佈了一道求賢令,向全天下所有有才之人發出昭告:只要你有超群的智慧和治國之才,無論你是哪國人,是什麼地位和身份,秦國都可以讓你當官。

這道政令一出,很多賢能之人紛紛來拜見秦孝公,其中就有來自衛國的商鞅。在和商鞅經過一番詳談之後,秦孝公覺得此人的才能不可多得,於是便重用他,讓他在秦國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和舉措,秦國很便擺脫了積貧積弱的局面,成為了當時的國家之中最強盛和不容小覷的國家。

秦惠文王:秦惠王在繼位初期就將秦國變法的功臣商鞅給車裂了,但其實背後卻保持了秦王的權力中心。在商鞅死後,在秦國依舊堅持變法為核心,使秦國新體制持續運轉,秦惠文王是標準的守成之主,他承上啟下的功績,絲毫不比建制的秦孝公、成就大統的秦東進攻魏,收復失地,提振國家信心;西進取蜀、攻克義渠,為秦國拿下了一個大糧倉、一片大牧場秦惠文王在位的每一次對外擴張,都能夠以最小的代價為秦國爭取最大化的利益。

秦武王:秦武王雖然只在位了三年,最後因舉鼎而身亡。但其功績也不小,在位期間設定丞相,拔取宜陽,秦對山東各國而言,宜陽其實也是門戶。秦得此城,可以挾二週北攻燕趙,東伐魏齊,南伐宛楚,實施大規模兼併戰爭。秦對宜陽城進行加固,成為東擴的橋頭堡。從此以後,山東六國轉入戰略防守階段,直至滅亡。從這個意義上說,秦拔宜陽之戰是秦統一六國的里程碑。

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56年使秦國曆史上在位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國君,雖然在前41年間其權力被宣太后把持著,但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充分利用了各個國家的矛盾,將其各個擊破,在位後期,六國基本上無力還手,在幾十年間,靈活應用遠交近攻和近交遠攻相結合的策略,給予以齊、楚、趙為代表的東方各國以沉重甚至致命的打擊,使之喪失獨自與秦抗衡的實力而嚴重衰落,極大地發展本國實力,奠定統一天下的堅實基礎。

秦國六世國君未滅一國 而到秦始皇一世卻滅了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