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招生將變化,高中錄取推出新方式,高燒不退的擇校能否降溫

中考招生將變化,高中錄取推出新方式,高燒不退的擇校能否降溫

前言

擇校也是教育中一個比較令人頭痛的問題。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導致家長自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擇校了。擇校擾亂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有的熱點學校人滿為患,為了讓孩子能進入好學校,家長使盡種種手段;有的學校學額不足,或者只能招收在各方面都很普通的學生。不需幾年,造成各校之間教育教學質量的巨大差距。

初中校之間教學質量差距較大,主要表現在錄取優質高中人數上

進入一所優質幼兒園,幾年後孩子很可能進入一所著名的小學,六年後大機率能進入一所中考質量上乘的初中,三年後考入優質的四星級高中就如囊中探物了,當然最後成為著名高等學府的一員保險係數就非常大了。正因為如此,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擠進好學校,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

為了進入一所好學校,家長各顯神通。有的傾其所有購買學區房,有的卯足勁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競賽,當然還有一些人利用特殊關係搞些歪門邪道。義務教育階段,初中特別關鍵,涉及到中考升學選拔。

家長們都明白,一所好初中和一所差初中,中考的升學率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雖說現在規定高中錄取率約在50%左右,但是好的初中的升學率遠遠不止50%,升入四星級優質高中的人數更是非常可觀,有時一個班級絕大部分都能升入四星級高中。反觀差一點的初中,全校都沒幾人能升入四星級的優質高中。

優質高中招生名額按初中學生比例分配

為了均衡教育,給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降溫,各省市都在探索中考考試、招生改革路子。好多地方把四星級優質高中的招生比例下放到了各初中校,按照各初中校當年度初三學生數確定分配比例。

怎樣操作呢?在統一試卷統一評價的前提下,劃定一條最低分數線,達到最低分數線的學生只要在本校的高中招生比例內均可錄取優質高中,而不需要和其他學校的學生比拼分數了。

這一下放招生比例的做法在一些省市已經實施了多年,現在這個下放比例在逐年增加,比如浙江省就宣佈今年優質高中招生分配名額比例調至70%,餘下的名額全區域競爭。

比如一學生在差一點的初中就讀,中考分數雖然並不很高,但達到了最低分數線又在本校招生比例內,同樣能上優質高中;而假如同樣的分數,在好的初中就可能根本上不了優質高中。這樣的政策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打破擇校的現狀,給擇校降溫。

下放招生名額能讓擇校熱降溫嗎

這樣的政策可能會抑制一下擇校風氣,但並不能真正讓擇校熱降溫。中考畢竟是選拔性考試,分數不夠高即使進入了優質高中,三年後不一定能獲得好的高考成績;況且,這對那些考了較高的分數,因為比例原因而沒有進入心儀的高中也是不公平的。真正要給擇校熱降溫,必須讓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均衡發展。

嚴格執行就地入學、絕對禁止各種名義的掐尖招生,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生源均衡。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各鄉鎮學校全部是就地入學,也沒有某所特權學校可以掐尖招生,各鄉鎮學校每年的中考成績都是各具特色,每所學校都有亮點,學校的教育教學都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首肯。

擇校熱的出現完全是人為所導致,默許某幾所刻意打造的學校跨區域招生、掐尖招生,打破了原來義務教育階段各學校的均衡發展格局,最終導致成就了幾所所謂名校,衰落了一大批原本良性發展的學校。

現在問題越積越嚴重,但沒有從源頭上入手治理,以下放招生比例的形式來引導家長不要擇校,效果不會好到哪裡。

各位,你們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