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頻現,公平嗎?

現在考研複試進入高峰階段,也是考研者較為焦慮的時候。一年考試結果如何,只待複試最後一拼。複試過關者高興很是正常,但被汰者也沒有必要沮喪。考研的結果只有兩個,非此即彼,事先心知肚明,本是兩手準備,一邊考研,一邊求職,很難說哪個更好。

隨著各校紛紛公示覆試結果,初試“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也漸漸成為焦點。年年如此,今年也不例外。只要出現這種情況,就會引起熱議,有的質疑公平性,有的指出計分不當,有的認為存在“黑幕”,真是七嘴八舌,眾說紛紜,各有觀點。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看待“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呢?公平還是不公平?應當還是不應當?考生又應如何對待?與任何事情一樣,見仁見智在所難免,但總體情況還得看具體事實和基本規則。在尊重事實的情況下,公平與否也就能夠說得清楚,離開了事實就會變成剪不斷理還亂。

(一)考研複試頻現“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

最後一段不斷傳出這方面的訊息,比如北京航大,3名初試高分考生被刷,3名本科均為北航本校的初試分數相對較低者被錄取。

西北農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公佈擬錄取名單,在學術型碩士中,初試成績排名第一(350分)和第三(337分)的考生被刷掉,而初試成績倒數第一(289分)的考生被錄取。

哈工程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2021年一志願學術型考生複試成績公示,名單顯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人數超過40人,初試成績最高436分者在複試中被淘汰,初試成績僅為305分者被錄取,而且錄取者當中初試成績在300分出頭的不在少數。

浙大也出現相同的情形,初試成績排行第一的考生在複試中被淘汰,初試中最後一名的考生卻意外上岸。在天津大學智慧與計算學部擬錄取名中,計算機專碩400分以上的考生有16位被刷掉,部分380多分的考生卻擬錄取。

還有許多例子,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相信讀者自己手裡也有一大把事實,一口氣能夠說出一串的事實。總之,初試成績第一被刷的情況並不少見。

(二)複試“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現象眾說紛紜。

“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於當事人來說,被刷者自然心有不甘,甚至有些沮喪;逆襲者自然意外驚喜,甚至有些心喜若狂。這都是正常現象,利益相關,能夠得失兩忘者,在現實中並不多。在此暫且不談。

這裡主要看一看旁觀者的觀點。在北京航大交通學院公佈的複試名單裡,一位初試成績為418分、排名第一的考生被淘汰,有的對此提出質疑。其理由是,9名考生進入複試,錄取6名。在9名複試者當中,只有一位考生達到400分以上,就是這位418的高分,他領先初試成績第二名22分,如果沒有出現重大失誤理應錄取。然而此位考生複試成績只有151分,直接倒數第一,被其他8位考生反超而被淘汰。

出現這種情況,有的認為是複試計分辦法存在問題。北航複試總成績220分,按比例換算應占總成績30%左右,複試分差應在20分之內。可是,北航的計分辦法是初試成績和複試成績直接相加,使複試分差達到56分之多,大大超出初試成績分差,極大地拉低了初試成績的作用。按比例計分,初試成績第一者不可能被淘汰,而兩分相加,初試成績第一者很容易被淘汰,這就出現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結果。

還有的認為,考研複試成績佔比越來越高影響公平。有的高校複試成績佔比達到50%,這會出現相當大的“操作空間”,對普通考生很不利。根據考研時兩個階段的付出比例,複試成績應占20%左右。理由是初試經過一年的複習準備,複試卻只兩個月左右準備,最終成績八二開才算合理。

還有極個別人認為,出現“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當中存有“黑幕”、徇私舞弊,導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沒,若是長期這樣下去,會使社會風氣越來越差,不利於社會發展前進,主張取消複試。這應該是自己的猜測,並不代表事實,取消複試環節的建議也過於片面。

縱觀各種觀點,從中會發現一個潛臺詞——高分不應被淘汰,否則就是不合理、不公平甚至懷疑存在“黑幕”。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的觀點,下面再分析另一個方面。

(三)到底應該如何看待“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

要分析“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是否合理、是否公平,必須追根溯源,否則也就說不清楚。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具有研究能力、學成之後能夠進行科技創新、推進國家科技進步的人才,一切考錄程式也應該圍繞這個目的。能不能成為一名研究型人才,關鍵在於兩點,一是具有系統紮實的理論知識,一是具有很強的創新思維、實際動手能力和執著的探索精神。考研安排初試和複試兩個環節,目的就是分別考察這兩個方面的情況。

我國高教已經由規模擴張進入到內涵發展新階段,本科教育注重質量,研究生教育同時注重質量。與以前相比,研究生教育已經發生了三大變化。第一,質量重於數量。對於名牌大學來說,招生容量已達極限,對研究生畢業有了硬的標準,不再是過去那種到點即畢業,而是以學業水平是為標準,達到了即畢業,達不到即延期或是淘汰,所以非常重視從源頭抓起,對招生質量倍加重視。

第二,導師的責任加重。各校對導師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管理越來越細緻,以前研究生延期或是不能畢業無所謂,而現在則是重要考核指標。研究生到期達不到學業要求而不能畢業,導師是要承擔責任的,很難對學校和對學生交代,所以在複試階段也是精心挑選,不願意接手那種高分低能的考生。

第三,錄取機制發生了變化。以前基本是唯分數,初試成績在錄取中佔比很高甚至起決定作用,複試只是走個程式,初試成績不錯的考生幾乎不可能被刷掉,除非複試表現糟糕到讓人看不下去。在這樣的機制之下,出現了一些狀況,一些考生入學之後因為缺乏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而成為一個包袱,往往跟不上學習進度,步伐踏不到點子上,甚至進入不了狀態。當畢業時間來臨時,不讓畢業吧,學生本人不願意,苦苦巴巴的幾年,就是為了一紙文憑,結果不能如願。讓其畢業吧,又達不到學業標準,等於對社會不負責任、對高校不負責任。

有鑑於此,名牌大學紛紛改進研究生錄取辦法,增加複試把關的分量,考研成功與否不再由初試成績單方面決定,而是由初試成績和複試成績共同決定,即兩者都具有否決權——初試成績不達標不能進入複試,複試不達標不能被錄取,考研以初試分數決定勝敗的模式被叫停,綜合能力越來越成為能夠透過複試的關鍵要素。

儘管研究生錄取機制發生重大變化,可是一些人的思維還停留在“一考定勝負”的思維階段, 還是採取既往的考研方式——刷分。一些高校在本科階段就進行針對性訓練,著力培養考生的刷分技巧,個別高校因此成了考研名校,使得高分低能現象愈演愈烈,偏離了研究生教育初衷。

這種落後於時代的應試方式,又使得考研者還是被過去的思維定式所左右,覺得高分者尤其是第一名不應被淘汰,否則就是不合理不公平。於是,對於頻頻出現的“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有點適應不了,表現出驚訝、不解、意外等種種狀態,很少從如何適應新的錄取機制角度進行思考。

現在考研越來越難,除了錄取機制發生重大變化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考研大軍不斷擴大,導致錄取比例年年下降。更重要的因素是,考生的利益訴求與高校培養目的存在巨大差異。多年來,相當多的考研者,只是為了更方便找工作和找一個薪酬高的崗位,對於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並不關心,加上還是一味的採取刷分戰術,這就導致即使是初試成績很高,在複試中淘汰的機率也很高。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也沒有絕對的不公平,公平也是相對的。公平與否的關鍵在於對多數人有利還是對少數人有利,多數人覺得公平就是公平,即多數人覺得平衡就是公平。由此觀察“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現象,公平不公平也就清楚了,只要是按照事先確定的標準進行裁量,而且這個標準又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那麼不論最終結果如何,也就是公平的。就複試結果看,高分被刷佔比並不大,多數考研者也是覺得公平的。

“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的教訓是,考生應該搞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願意以後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自己有沒有能力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如果只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謀一個高薪職位並希望透過刷分的辦法被錄取,則是走入了誤區的表現,難以與高校招錄研究生的標準對接,在複試階段被淘汰也就難免。

具體來講,考研高分被刷,關鍵在於考生缺乏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素質,如果一旦被錄取就有有可能在學習年限之內完成不了學業。如果是這樣,導師們是不能願意接手的。這不是說被淘汰者不優秀,而是不適合從事研究性工作,這與一些人不適合從事藝術表演一樣。

總之,考研已經進入綜合素質(包括理論考試成績和複試面試成績)決定錄取與否的新階段,依靠初試高分進入名校而逆襲的時代已經過去,透過考研基地的強化訓練方式考研也再難行得通,還得在本科學習階段進行各個方面的綜合訓練,做到既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又有一定的科學思維、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網友們,對於考研中“正數第一被刷、倒數第一逆襲”現象就簡要分析到此,不知道你們有何見解,歡迎留言交流!謝謝閱讀與關注。

(本文為原創,小編首發;文中資料與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不妥,請聯絡刪除)

考研406分複試被刷:武大出了狀況,還是考生未入狀況?

該不該考研:最重要的新情況你考慮到了沒有?

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有何不同?

博士找工作也難,看一看這個資料就明白難在何處?

研究生“錄而不讀”,高校“登出資格”:嚴管還是無可奈何?

相關文章